国家图书馆 ,简称 国图 ,旧称国立中央图书馆 (简称中图 、央图 ),是中华民国 的国家图书馆 和研究型图书馆 [ 1] ,也是台湾三所国立 图书馆 之一,隶属于中华民国教育部 ;不同于其他两间国立图书馆为公共图书馆 ,该馆为台湾唯一的国家图书馆 ,其任务为搜集、整理和典藏全国的出版品 ,弘扬学术 ,推动及辅导全国各类型图书馆 之发展。由于国家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在于典藏,因此除电子书 外,其馆藏不提供外借,只限于馆内阅览 、影印 、扫描 ,闭架 刊物则需调阅[ 2] [ 3] [ 4] 。
Quick Facts 国家图书馆, 国家/地区 ...
Close
Quick Facts 国家图书馆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英语), 基本信息 ...
国家图书馆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英语) 机关类型 三级机构 所属部门 教育部 员额 129人 授权法源 教育部组织法 国家图书馆组织法 馆长 王涵青 副馆长 翁志聪 任命者 教育部 部长任期 无任期保障 内部单位 行政单位:6组、4室、4中心 分馆:资讯图书馆、艺术暨视听资料中心 成立日期 1940年8月1日 前身机关 国立中央图书馆 地址 本馆:台北市 中正区 中山南路 20号南馆 :台南市 新营区 长荣路二段199号 网站 www.ncl.edu.tw
Close
身为中华民国政府 指定的法定送存 机构,国家图书馆收藏各种类型的出版品 与文献资料[ 5] ,包括书籍 、博硕士论文 、期刊论文 、报纸 杂志 、政府出版品等,并设有检索这些资源的数据库 ,如国图馆藏目录、全国新书资讯网、全国图书书目资讯网、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期刊文献资讯网、台湾书目整合查询系统、台湾人社引文数据库、全国报纸影像系统、政府公报资讯网、政府统计资讯网等。国图的特藏 文献,包含了各类善本 古籍、线装书 、金石拓片、名家手稿、台湾旧籍文献等,并建置古籍与特藏文献资源、特藏线上展览馆、当代名人手稿典藏系统、台湾记忆等网站将特藏文物呈现[ 6] ,另外也授权所珍藏古籍之出版与文创 产品开发[ 7] 。数位典藏 方面,除了特藏文献的数字化 与展示,国图为馆内影音资源与讲座内容建置数位影音服务系统,并和电视台 、广播电台 合作,数字化其影音资料。国图也联合国内图书馆、学校及文化局 等机构,推动将1911-1949年出版品加以数字化的台湾华文电子书库。国图的典藏对象亦扩及至网络资源,建置了台湾网站典藏系统。国图还成立了“汉学研究中心 ”,搜罗汉学 研究的学术刊物和国内所未见到的中国古籍 ,并编制书目 与索引 ,建置数据库 ,举办研讨会 ,发行期刊 等,以促进汉学 研究之学术发展与交流为宗旨[ 8] [ 9] 。
在参考工具书 的利用上,国图设置参考书区,提供参考咨询服务 ,协助并指引读者使用馆藏资源或知识性的网络资源获得答案[ 10] ,又建置了“学术知识服务网”,提供线上参考咨询服务、开放取用 电子书和期刊、资讯素养 数位教材、中文参考工具书 选介。国图还会择期办理针对不同群体的资讯素养 和图书馆资源利用 课程。实体空间上,国图提供阅览区、自修室 、研究小间、团体讨论室以及展演厅、会议厅、研习教室,还有资讯检索区、网络资源区,并于地下一楼设有餐厅和便利商店。
除了馆藏的典藏保存、阅读推广和加值利用[ 注 1] ,及一般图书馆通常会办理的讲座、艺文活动之外,国图的业务还包括出版品国际交换,图书馆相关规范与指引的研拟,全国图书馆的调查及统计,图书借阅统计与阅读趋势分析,图书出版统计与出版趋势分析,学术资源利用和被引用 统计与研究趋势分析,图书馆年鉴 与名录的编印,专题文献目录的编制[ 12] [ 13] ,图书馆专业人员的培训,以及供出版社申请国际标准书号 (ISBN)、出版品预行编目(CIP)及国际标准录音录影资料代码 (ISRC)[ 14] 。自2013年至2016年间,国图为协助公共图书馆 整合馆藏资源,规划一些图书馆作为全国各区域的资源中心,邀请学科专家评选书目作为中心选书参考,并建置了“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让读者 无需新办借阅证 ,即可借阅资源中心的图书和线上观看所提供的影片,并可至超商 门市或中心的合作图书馆取还书[ 15] [ 16] [ 17] 。
国图的本馆位于台北市 中山南路 ,开放16岁以上民众及高中职学生办证入馆,高中以下学生则须另行申请。另有位于中正区 秀山街的“多媒体创意实验中心”,用作创意 发想的自造者 (创客)空间,开放6岁以上民众办证入馆,未满6岁孩童须陪同者照顾[ 18] 。2017年行政院 核定于台南市 新营区 成立南部分馆暨联合典藏中心 。
本馆(右侧之褐色建筑)位于中山南路,邻近中正纪念堂 与外交部
本馆大厅入口
本馆当前馆舍于1986年启用,为地上六层、地下二层,内部使用功能略分为阅览区、书库区、行政区与文教活动区。阅览区为整座图书馆之主体,居核心位置,自地下一楼至地上六楼,提供读者宽阔舒适的阅览空间。书库区分布于三至七楼,地下一楼并有密集书库,以存放复本及过时罕用图书。行政区主要分布于一楼北侧,供馆内同仁办公使用。文教区在整栋建筑的南侧,包括演讲厅、会议厅及讨论室等,设有独立出入口,场地可外借供学术及文教活动之用。
2017年2月14日,时任行政院院长 林全 宣布国家图书馆南部分馆暨国家联合典藏中心 定址于台南市 新营区 ,已于2022年9月动工,预计2025年完工。南部分馆完工后提供图书资讯专业发展基地、图书馆服务创新育成中心、图书文献保存及修复实验中心、本土儿童及青少年文学史料中心等四项服务功能。另外南馆旁的国家典藏中心将设有自动典藏库、联合典藏馆及数位资源保存中心,建置全国规模最大的自动化仓储系统及仓储书架,除丰富南部图书资源,满足中南部县市图书资讯需求,更能促使南部学术研究与国际趋势接轨。位置紧邻台南市立新营体育场 与家乐福 新营店。
国家图书馆自2016年4月起使用塑胶材质之新式阅览证,并陆续更新纸质旧证。
一般款阅览证,系以《礼记 》为底,搭配四眼线装书 格式,沉稳的青石色调,带有浓厚书卷味,让读者在书香气息中体会《礼记》之精神气质。
文昌君阅览证,是每年考生季节(3月至6月)发行的限量版本,配色以温和明亮的大地色系为主。正面左上方之文昌君圆戳,外环文字取自《文昌帝君阴骘文》,文句间点缀梅花意象。文昌君头戴朱色状元帽,左手持书卷,右手执文昌笔;身披国图馆徽金黄袍、系玉腰带,身旁展开“金榜题名”挂轴 。背面底纹为文昌君圆戳印花。整体设计配合每年3月起陆续登场的升学及就业考试,蕴含对读者的祝福。
More information 名称, 地址 ...
名称
地址
电话
本馆
台北市 中正区 中山南路 20号
02-2361-9132
南馆
台南市 新营区 长荣路二段199号
暂无
多媒体创意实验中心
台北市中正区秀山街4号14楼
02-2361-2551
Close
组织部门
图书馆事业发展组
馆藏发展及书目管理组
知识服务组
特藏文献组
数位知识系统组
国际合作组
秘书室
人事室
政风室
主计室
汉学研究中心
国际标准书号中心
书目资讯中心
出版中心
分馆
南京原国立中央图书馆旧址
蒋复璁担任国立中央图书馆馆长简任状
1911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教育部已有筹办中央图书馆之意。后首都 迁至北京 ,北洋政府 已设有国立京师图书馆 ,故未继续筹办中央图书馆。
1925年9月,中华民国加入《布鲁塞尔协定》(Brussel Conventions),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教育部出版物国际交换局”。
1927年,国民政府 奠都南京市 。
1928年5月17至28日,中华民国大学院 于南京市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决议于南京筹设国立中央图书馆。
1928年10月,教育部出版物国际交换局改由中央研究院 接管,改名为“中央研究院出版物国际交换处”。
1933年1月21日,教育部在南京成贤街 成立“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 ”,教育部派曾任职北京故宫博物院 和国立北平图书馆 的蒋复璁 担任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委员[ 19] ;4月8日,教育部复令蒋复璁为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主任;4月21日,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租定南京沙塘园民房为办公地点,开始筹备工作;4月24日,教育部核定《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组织大纲》。
1934年7月1日,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接办中央研究院出版物国际交换处业务,出版物国际交换处改名为“出版品国际交换处”。
1936年2月10日,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迁入南京成贤街馆舍办公;9月1日,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正式开放阅览。
1937年3月,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勘定南京国府路(今南京人民大会堂 )46亩土地,并由行政院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 拨付150万元预算,拟建立国立中央图书馆新厦。
1937年8月15日,日军 空袭 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停止开放阅览;11月21日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迁至汉口 ,设办事处于圣安得烈堂 ;12月15日再迁至长沙 。
1938年2月12日,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奉命迁至重庆 ,借用川东师范学校 大礼堂楼屋为办事处;5月1日于重庆成立参考阅览室;5月9日勘定重庆两路口新市街第一苗圃为分馆基地;9月10日于昆明 分设出版品国际交换处办事处。1939年3月1日,日军空袭重庆,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奉命疏散至乡镇;3月12日选定于重庆江津县 白沙镇 设立民众阅览室。
1940年8月1日,“国立中央图书馆 ”(官方简称中图 [ 注 2] ,英文名称为“National Central Library”,蒋复璁出任创馆馆长;10月16日,国民政府制定公布《国立中央图书馆组织条例》。
1941年1月1日,国立中央图书馆重庆馆舍落成;2月1日,重庆馆舍正式对外启用;6月3日,国民政府任命蒋复璁担任馆长。
1945年10月27日,国民政府修正公布《国立中央图书馆组织条例》。
1946年6月1日迁回南京,位于南京的国立中央图书馆总馆正式开放阅览,原重庆分馆之馆舍、家具设备及12,083册馆藏图书,移赠国立罗斯福图书馆 ;7月1日于南京成立出版品国际交换处,并设立出版品国际交换处上海 办事处;7月12日,行政院 公布《国立中央图书馆出版品国际交换处组织规程》。
1948年12月1日,中华民国海军 与轮船招商局 开始把国立中央图书馆馆藏图书文物运到台湾。
1949年,国立中央图书馆派特藏组主任屈万里 为台湾办事处主任;12月1日普通书刊移运台北市,暂借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 及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 阅览。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 、第三野战军 于攻克南京时,已经搬了超过13万册的珍本古籍到台湾。10月,国立中央图书馆裁缩为国立中央博物图书院馆联合管理处 中图组 ,书籍与迁台的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 、国立中央博物院 文物和人员暂居台湾省 台中县 雾峰乡 ,蒋复璁和屈万里已转任国立台湾大学 教职(蒋1951年由香港 来台,屈1949年转任傅斯年 校长秘书)。
1950年,国立中央图书馆南京原馆舍和未迁台的部分藏书约6、7万册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改为南京图书馆 (1952年,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 (原江南图书馆 )并入南京图书馆)。
1954年1月1日,国立中央图书馆 恢复建制,并于教育部内设办事处,蒋复璁回任馆长。
1954年8月1日,教育部令蒋复璁筹备国立中央图书馆复馆事宜。
1955年9月18日,国立中央图书馆复馆,总馆设于台北市南海路43号(南海学园 内)。
1956年2月20日,国立中央图书馆总馆正式开放阅览。
1963年11月18日,国立中央图书馆从美国 接运并奉令代管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 图书。
1966年3月10日,存放于国立故宫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 北沟陈列室的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图书运回国立中央图书馆总馆。
1969年1月3日,国立中央图书馆成立“国家目录中心”。
1967年7月1日台北市升格为直辖市 ,社会各界不希望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随台湾省政府 迁到台湾中部 ,最后决定由教育部接管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1973年10月22日,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改称“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 ”,但组织独立。
1977年4月22日,教育部筹设“汉学研究资料及服务中心”,国立中央图书馆兼办筹备业务。
1978年3月28日,国立中央图书馆成立“迁建委员会”,开始筹备总馆迁建事宜。
1981年6月1日,教育部聘国立中央图书馆馆长王振鹄 为汉学研究资料及服务中心主任。9月30日,汉学研究资料及服务中心指导委员会召开第一次指导委员会议,正式成立汉学研究资料及服务中心。
1982年10月12日,国立中央图书馆举行新总馆建筑工程开工典礼。同年12月1日,国立中央图书馆装设王安电脑 制造的“VS-100-16F”电脑,开始图书馆自动化 作业。隔年3月12日,国立中央图书馆公开展示全国第一套图书馆自动化线上操作系统。
1985年11月1日,国立中央图书馆新总馆竣工,位于台北市中山南路 20号(国立中正纪念堂 对面)。此处原为一眷村 ,被北一女 学生称为“绿门”,贩卖许多小吃 。[ 20]
1986年6月1日,国立中央图书馆进行图书清点装箱,暂停对外开放;7月21日,国立中央图书馆起运图书至新总馆;9月8日,国立中央图书馆原总馆移交国立教育资料馆 (今国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资源及出版中心 );9月28日,国立中央图书馆新总馆正式启用。
1987年5月5日,汉学研究资料及服务中心更名为“汉学研究中心”。
1988年9月16日,位于台北市和平东路 二段科技大楼内的“国立中央图书馆附设资讯图书馆”正式启用。
1989年7月1日,正式为中华民国出版品编配国际标准书号。
1990年2月1日,成立“中华民国国际标准书号中心”。7月13日,成立“书目资讯中心”。
1991年10月30日,启用“全国图书资讯网络线上合作编目系统”。
1993年7月9日,完成开发并启用“中华民国期刊论文索引光碟系统”。
1994年9月15日,完成开发“中华民国出版图书目录光碟系统”。10月1日,启用资讯网络系统。
国家图书馆阅览空间
1996年1月31日,《国立中央图书馆组织条例》修正公布并更名为《国家图书馆组织条例》。据此,国立中央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 ”,英文名称仍为“National Central Library”;国立中央图书馆附设资讯图书馆则更名为“国家图书馆附设资讯图书馆”。
1998年2月19日,启用远距图书服务系统;5月14日,成立“参考组”、“研究组”、“辅导组”。7月1日,成立“资讯组”。
1999年4月3日,中华民国国际标准书号中心正式兼任中华民国国际标准录音录影资料代码 (ISRC)管理中心。
2002年5月15日,台湾电视公司 与国家图书馆签约,国家图书馆分两阶段典藏台视新闻 全部影音资料。[ 21]
2003年4月21日,国家图书馆70周年馆庆,启用“台湾记忆”、“台湾概览”系统。
2004年9月15日,《国家图书馆万维网》新版网页与《华文知识入口网》上线。
2005年3月9日,与美国国会图书馆 签订古籍数字化合作协议。
2006年8月29日,与蒙古国家图书馆 签署合作协议。
2008年10月27日,“国家图书馆艺术暨视听资料中心”揭牌启用,位于台北市中正区延平南路 156号,由实践堂整修而成[ 22] 。12月16日,国家图书馆馆长顾敏 与台湾基督长老教会 总会牧师 张德谦签订《国家图书馆与财团法人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宣教基金会文献资料数字化合作计划协议书》。加入世界数位图书馆 。
2009年5月18日,与政治大学公企中心 合作成立“国家图书馆国际组织资讯中心”。7月9日,与蒙古国立儿童图书馆合作成立“台湾书苑”(Taiwan Reading Garden)。9月1日,与慈济传播人文志业基金会 签署《文献资料典藏合作协议书》。11月10日,国家图书馆艺术暨视听资料中心开放免证件入内参观,但调阅图书及视听资料时应出示有效证件[ 23] 。12月31日,国家图书馆委托凌网科技营运之《国家图书馆远距图书服务系统》终止服务[ 24] 。10月8日,与法鼓佛教学院 举行学术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第一次工作会议。
2010年2月23日,国家图书馆艺术暨视听资料中心启用位于该中心3楼的“漫画屋”,台湾漫画家刘兴钦 莅临开幕会场,另有3位台湾漫画家王平 、林俐、陈钧同在开幕会场现场示范创作漫画[ 25] 。4月19日,与台北市立教育大学 举办学术结盟签约仪式。7月7日,与大爱电视首次跨业合作制播的全民阅读推广节目《悦读‧浮世绘》开播,顾敏主持,首播时间为每星期三22时整,每集邀请该集主题书相关作者或学者专家与顾敏对谈[ 26] [ 27] 。10月25日,国家图书馆以英文名称“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Taiwan)”加入全球博硕士论文联盟(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简称NDLTD),是NDLTD亚太区 唯一机构会员。[ 28]
2011年6月3日,启用“数位阅读体验区”。
2013年9月11日,国家图书馆、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 人文及社会科学发展处、国家实验研究院 科技政策研究与资讯中心等单位合作建置的《台湾人文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Taiwan Citation Index -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简称TCI-HSS)启用。[ 29]
2017年2月14日,行政院院长 林全 宣布,国家图书馆南部分馆暨国家联合典藏中心 定址台南市 新营区 文高11用地,目前筹备中。
2022年6月30日,国家图书馆艺术暨视听资料中心结束营运,相关图书调阅转移至总馆。原艺术暨视听资料中心将转型为“多媒体创意实验中心”。[ 30]
2022年11月19日,多媒体创意实验中心开幕,位于台北市 中正区 秀山街4号14楼(新生报业广场,原行政院环境保护署 第二办公室)。原艺术暨视听资料中心改为环保署后栋,2022年11月开始内部改建,2023年8月19日举行环保署36周年署庆并公开内装。
1933年4月24日,教育部核定《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组织大纲》,全文七条,为最早的组织条例。
1940年10月16日,国民政府公布《国立中央图书馆组织条例》,全文13条。
1945年10月27日,国民政府修正公布《国立中央图书馆组织条例》,全文14条,此一条例共依法施行了50年。
1996年1月31日,《国立中央图书馆组织条例》修正公布并更名为《国家图书馆组织条例》,全文14条。
目前设有采访组、编目组、阅览组、参考组、特藏组、资讯组、辅导组、研究组、总务组、出版品国际交换处、国际标准书号中心、书目资讯中心、汉学研究中心等。
2012年2月3日,总统令制定公布《国家图书馆组织法》,全文6条。2013年元旦实施。
More information 时期, 任次 ...
时期
任次
姓名
任期
备注
国立中央图书馆
大陆时期
1
蒋复璁
1940年8月1日-1966年9月21日
中央研究院院士 国立故宫博物院 1965年在台重建后首任院长
迁台时期
2
屈万里
1966年9月21日-1968年3月2日
3
包遵彭
1968年3月2日-1970年2月20日
代理
鲍幼玉
1970年2月20日-1970年8月15日
编纂代理
4
李志锺
1970年8月15日-1972年8月11日
代理
谢又华
1972年8月11日-1973年4月6日
教育部 社会教育司司长代理
5
诸家骏
1973年4月11日-1977年3月31日
6
王振鹄
1977年3月31日-1989年8月1日
7
杨崇森
1989年8月1日-1992年5月5日
8
曾济群
1992年5月5日-1997年10月30日
更名为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时期
代
宋建成
1997年10月30日-1998年4月10日
阅览组主任代理
9
庄芳荣
1998年4月10日-2007年3月1日
10
王文陆
2007年3月1日-2007年9月1日
代
宋建成
2007年9月1日-2007年9月17日
副馆长代理
11
黄宽重
2007年9月17日-2008年5月20日
原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研究员兼所长
代
宋建成
2008年5月20日-2008年8月1日
副馆长代理
12
顾敏
2008年8月1日-2010年12月30日
曾任立法院国会图书馆 馆长
13
曾淑贤
2010年12月31日-2024年1月15日
曾任台北市立图书馆 馆长
代
翁志聪
2024年1月16日-1月31日
副馆长代理
14
王涵青
2024年2月1日-现任
曾任国立成功大学图书馆 馆长
Close
总馆大门之一
总馆大门之二
从中正纪念堂自由广场远观总馆大门
总馆大门正上方的馆徽
总馆大门前阶梯右侧的馆名中文标准字
总馆大门前阶梯左侧的馆徽与馆名英文标准字
总馆右侧外观
总馆善本书室
公文用印
朱汇森 撰〈国立中央图书馆迁建工程缘起〉,作于1982年10月12日,刻于总馆外墙
俞国华 撰〈国立中央图书馆新厦落成题识〉,作于1986年9月16日,刻于总馆大厅墙面
邱子恒; 邱昭闵; 吴亭佑; 林郁欣. 國家圖書館使用者需求之研究: 三個不同使用族群之初探 (PDF) . 国家图书馆馆刊. 2017, 106年2期 [2023-09-02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3-09-02). 国家图书馆(简称国图)以永久典藏国家图书文献为职责,馆藏内容侧重学术研究,服务对象也以具备学术研究能力与需求之使用者为主,为使馆藏资源确实发挥功能,入馆的使用者年龄原限制为 19 岁以上或大专校院学生。有鉴于近年来教育制度及升学方式改变,高中生为进行专题研究及撰写论文报告,利用学术图书馆馆藏的需求日益殷切,自民国 100 年 7 月 1 日起,开放年满 16 岁以上及高中职学生申请阅览证……此外,退休人士及银发长者也一直是国图主要的使用族群。……国图为研究型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为大学生、研究生及研究人员。
张嘉彬. 國家圖書館古籍授權出版之探討 (PDF) . 国家图书馆馆刊. 2022, 111年2期 : 91–115 [2023-07-12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3-04-26).
你知道嗎?在統一超商可以免費借書、還書 運費政府出 . 自由时报. 2018-05-21 [2023-07-0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7-08). 虎尾图书馆人员指出,其实早自去年12月12日起,凡持有任一县市公共图书馆借阅证读者,就可利用借阅证号及密码,依原各县市规定登入“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预约借阅全国12所公共图书馆资源中心馆藏图书、40余万册,并可选择在图书馆或统一超商门市办理取书或还书
宋美珍,〈全媒体的阅读之夜—悦读‧浮世绘〉,《国家图书馆馆讯》99年第3期(总号第125期,2010年8月出版)第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