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挂轴,又称立轴,是汉字文化圈传统书画的一种装裱形式,是卷轴的一种。先绘画图像或书写文字在纸或绢上,再装裱成可以悬挂和卷起收纳挂轴。挂轴可用于装饰房间、厅堂。它可以短暂悬挂,不展示时可以卷起保存[1]。
挂轴起源于中国唐代,唐代张彦远所著之《历代名画记》就有提到挂轴的制作和保存[2]。其来源有绢本壁画、佛教幡画、帧画、屏风绢画、画障等[3],宋代起普及,明代时盛行。至今仍是书画作品一种常见装裱和展示方式。
有单独悬挂的独幅。由多幅有特定一致主题的挂轴组成的称为联幅,其中可拼合为一幅画的称为拼合联幅。中堂幅由数幅长度相同的单数挂轴组成,中间一幅较宽,两侧的较窄,两侧的挂轴对称排列,其尺幅限定于2∶1的长宽比。
不同主题、类型的挂轴会挂在房屋的特定位置,例如数幅主题相关、大小相同的挂轴挂在屏风每一扇面上代替屏条画。亦有些是挂在房屋中特定位置,有特定尺寸、形式。例如中国挂在厅堂或居室正面墙壁的中堂画、日本茶室中的茶室挂物等。还有挂在祠堂或庙宇的先人容像,挂在神龛的神像画挂轴、挂在佛堂的佛画挂轴等。
屏条画是屏风画中的一种,是由联幅组成,每一扇挂一幅挂轴,一些大型的屏风可达24扇,屏条联幅的数目亦与屏风的扇数相同。可分为多景屏和通景屏两种。多景屏是以多幅独立但主题一致的联幅挂轴组成,四扇屏风各挂上梅、兰、菊、竹是为四君子屏。通景屏是把一幅画分成数幅挂轴的拼合联幅组成,跨幅连景[4]。
中堂画又称大轴或堂幅,是中国挂轴类型之一,挂于厅堂、居室正西墙壁正中,由数幅长度相同的单数挂轴组成,中间一幅较宽,两侧的较窄,少则一宽二窄,多则一宽六窄。两侧的挂轴对称排列,其尺幅限定于2∶1的长宽比,而不得小于三尺,中间一幅多为山水、人物或花鸟作品。两边窄幅至少一对是对联,俗称“堂联”或者“挑山”[1]。
置于日本传统和室中“床之间”(又称凹间、壁龛)中之装饰用挂轴,其尺寸会依据凹间的尺寸所设计,常见有只得一行数个文字一行物、书画并存的画赞、画心宽短文字横写的横物。而日本茶道的茶室的床之间中必具挂轴,《南方录》所述:挂轴为茶道具中最为重要者,乃客、主得茶汤三昧一心得道之物也。由此可见,挂轴为茶道具中最重要之装饰品。内容也常根据季节的意境气氛不同而有不同的摆设[5][6]。
一些祭祀场所以卷轴代替代表祭祀对象的塑像或牌位,例如一些家庭神桌就以神像画挂轴代替神像,一些佛堂也用佛画挂轴代替佛像。某些宗祠以及祭祀历史人物的祠或庙会用容像挂轴代替先人牌位或造像,而净土真宗就以法名轴代替牌位。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