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国古代科举功名的最高等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进士原是科举的科目之一。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到了元朝以后,惟存进士一科,遂成为科举功名的最高等级。民间又称考中进士为“金榜题名”。
隋、唐时,“进士科”和“明经科”都算是考试科别:明经科考经学和时务策;进士科除考经学和时务策以外,还要“加考诗赋”。武后为了与唐朝宗室、善考明经的士族抗衡,特别重视进士科的地位,以选拔贤才。唐武宗下诏,凡进士及第者称为“衣冠户”,其家享受轻税免役之权,成为一种殊荣[1]。宋真宗时,尚有衣冠户之名[2],后来由“官户”所取代。[3]
唐朝科举,进士科最难,明经科较易,唐人有谚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4]意思是说,三十岁考上明经科,已算是年老,因为明经科较易,而五十岁登进士第,已经很年轻了。一般进士百人中取一二人,明经十人中取一二人[5]。韩愈称进士考试,到最后录取时,“有终身不得与者焉”,一旦得第时,“班白之老半焉”[6]。依据清徐松《登科记考》记载,孟郊于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登进士第,时四十六岁。从他的〈登科后〉一诗来看,登科的喜事几乎把几十年为仕途的努力和艰辛都一扫而空。 [7]
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一般每次只取二、三十人[8],仅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时人称进士及第者为“白衣公卿”[9]。
在唐朝,进士考试可以在考前公开推举,称作“通榜”[10]。因此凡是应进士举的人,常常将自己的作品送给朝中有文学声望的人看,希望通过他们宣扬自己的名誉,甚至推荐给主考官,这就是“温卷”。而二者之间的关系称为“知己”。在唐朝,进士及第后,要到吏部进行关试,才能得到官职。
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复核和决定名次。宋仁宗时,曾有一名考生张元因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愤而投奔西夏。自此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而不会黜落考生。
宋朝的科举制度,一开始,也分为进士、明经、诸科等。直到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废明经、诸科,只用进士科一科取士。
元朝正式仅存进士一科。明朝、清朝继承,亦只有进士一科取士。自此,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封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仅录取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在于“史”的意味。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40或50人),称进士出身
日本在奈良时代模仿中国唐代制度,由式部省实行的次于秀才、明经的第三等官吏考试制度,亦称进士试。 因为比秀才叙位低,问题又难,所以考进士的人并不多。平安时代贞观年间废除进士制度,后遂成为汉文考试选拔纪传道的学生文章生之别称。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