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猞猁”号炮舰(德语:SMS Luchs[b][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德意志帝国海军黑鼬级六艘炮舰中的第四艘。同舰级其他几艘分别是“黑鼬”号[d]“虎”号[e]“埃贝尔”号[f]“茄格亚”号英语SMS Jaguar[g]“豹”号[h]

Quick Facts 历史, 技术数据 ...
Thumb
1900年后在中国水域活动的“猞猁”号(“卢克斯”号)[1]
历史
动工日 1898年
下水日 1899年10月18日
停用 1914年
结局 1914年9月28日被凿沉
技术数据
舰级 黑鼬级
舰型 炮舰
排水量 1,108 t(1,091 long ton
全长 65.2米(214英尺) o/a
全宽 9.1米(30英尺)
吃水 3.59米(11.8英尺)
动力输出
动力来源
速度 13.9(25.7千米每小时;16.0英里每小时)
续航距离 9节(17千米每小时;10英里每小时)航速下达到2,580海里(4,780千米;2,970英里)
乘员
  • 9名军官
  • 121名水手
武器装备
  • 2门单装10.5厘米(4.1英寸) SK L/40舰炮
  • 6挺机枪
Close

设计

“猞猁”号总长65.2米(214英尺),舷宽9.1米(30英尺),舰首吃水3.56米(11.7英尺),满载排水1,108公吨(1,091长吨;1,221短吨)。该舰的推进系统由一对立式三胀蒸汽机组成,每台蒸汽机驱动一个螺旋桨,蒸汽由四台燃煤舒尔茨-桑尼克罗夫特式英语Schulz-Thornycroft[i]锅炉提供。“猞猁”号在1,345匹公制马力(1,327匹指示马力)输出功率下最高时速可达13.9(25.7千米每小时;16.0英里每小时)。该舰可以在9节(17千米每小时;10英里每小时)的航速下达到巡航半径约为2,580海里(4,780千米;2,970英里)。舰上通常配置有9名军官和121名士兵。火力方面,“猞猁”号装备了两门10.5厘米(4.1英寸)SK L/40主炮组,以及482发子弹。此外,舰上还配备了六挺机枪[16][17]

服役记录

Thumb
一艘鸡貂级炮舰停靠在青岛港

“猞猁”号于1898年在但泽的帝国造船厂铺设龙骨。该舰于1899年10月18日下水,并于1900年5月15日加入德国海军[18]。入役初,该舰与防护巡洋舰“维纳塔”号[j]以及无防护巡洋舰“兀鹰”号[k]一起被分配到美洲基地。[21]

1904年8月,在黄海海战中严重受损的俄国海军战列舰“太子”号[l]以及其他三艘驱逐舰前往德国在山东青岛的海军基地寻求庇护。由于德国保持中立,东亚分舰队扣留了“太子”号等舰。8月13日,俄国舰只从三艘英国轮船上补充了煤炭供应,但德国海军装甲巡洋舰“俾斯麦侯爵”号[m]和防护巡洋舰“汉莎”号[n]接到命令阻止俄国军舰离开港口。随后“猞猁”号及其姊妹舰“虎”号与“赫塔”号[o]和“兀鹰”号巡洋舰加入了德军舰只增援。[24]

1909年12月和1910年1月初,“猞猁”号与装甲巡洋舰“肖恩霍斯特”号[p]以及轻巡洋舰“莱比锡”号[q]一起在香港度过了圣诞节和新年。1910年1月,这三艘舰只先后访问了曼谷马尼拉等东亚港口,并在苏门答腊北婆罗洲稍作停留。3月22日,这几艘军舰返回位于青岛的德国港口。[27]

“猞猁”号于1914年9月28日在胶州湾租借地青岛战役中沉没。其三艘姊妹舰也在围攻中沉没,其中包括同一天自沉的“鸡貂”号。[28]

脚注

参考书籍

拓展阅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