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横公路,全名东西横贯公路或中部横贯公路,简称中横,是台湾第一条串联东部与西部的公路系统,与南横公路、北横公路并列为台湾三大横贯公路。1956年7月7日开工,由美援提供主要经费及工程规划,退辅会及荣民担任开发主力并于1960年5月9日通车。
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后长期封闭台八线上谷关至德基路段,至2011年完成便道的整修,惟仅供梨山地区与公路沿线居民和工程人员等出入使用,未对公众开放[2];迟至2018年11月16日才再开放公车行驶[1],历经廿五年的休养生息,行政院2024年二月通过复建可行性评估,最快2037年完工。经2024年花莲地震,又造成中横公路东段多处坍方[3]。
路线
中横公路贯穿分隔台湾东岸与西岸的中央山脉,所经的地形相当多样化,从平地直到三千多米高的合欢山,中间有隧道、河谷等开凿,亦经过太鲁阁国家公园。省道台八线是此系统中的主线,另有宜兰、雾社两条支线,公路编号分别为台七甲线与台十四甲线。
主线的西边起点是东势、经过白冷、梨山、大禹岭之后一路爬高,开始沿着立雾溪通往花莲太鲁阁,其中经过了关原、慈恩、洛韶和天祥。这一条主线全长187.797公里,即省道台8线。
中横公路主线于谷关到德基水库段设计了二条路线,其中台8线段称为青山上线,而台8甲线则称为青山下线(目前此二线均因九二一集集大地震而封闭,详见下文)。
除主线外,中横公路另有宜兰支线与雾社支线。宜兰支线编号为台7甲线,可从梨山开始往北,在中央山脉中行经武陵农场,最后衔接北横公路通往宜兰,全长74.217公里。至于雾社支线则长有41.719公里,也就是台14甲线公路,于雾社附近接台14线为起点,经清境农场、翠峰、鸢峰、昆阳、武岭接上大禹岭后,回到立雾溪边的中横公路主线。
历史
中横的概念始于原住民的狩猎道,1914年,日治时期,日军依照“五年理蕃计划”发动太鲁阁战争[4],以原住民族太鲁阁族在立雾溪峡谷的传统道路为基础开辟理蕃步道,1935年,完成由雾社经合欢山,沿着锥麓断崖达太鲁阁、花莲的步道,命名为“合欢越岭道路”。该步道的路线和今天中横并不完全相同,其中合欢垭口(大禹岭)至太鲁阁口之东段路线并为目前中横公路主线东段。雾社至合欢垭口(大禹岭)之路段则为今台14甲线。中横公路主线西段则大部分与“大甲溪警备道”路线重叠。
1937年第二次中日战争爆发,为挹注大日本帝国日渐衰弱的国力,于1940年将合欢越人行山道东侧的部分路段,拓宽改建为汽车道,以便开发山地资源。分别是太鲁阁口至溪畔的“发电道路”、溪畔至今日天祥的“产金道路”;直到1945年8月战争结束前,完成至合流部分路段[5],西部仅完成埔里到雾社;就停止进行。
1951年4月进行南北两线初勘,经过东西两线分别出发,南线东段利用能高越岭古道,经40天探勘,方才探至能高鞍部,后选定北线合欢越岭古道,作为中横东段的大致路线,与雾社支线连结,此地古步道与车道有很大部分重叠。西段则是连结大甲溪警备道路段,然而仅到现在的天冷,谷关一带、之后一直到大禹岭,七十公里的一大段,仍原始蛮荒状态,没有贯通[6]。
1954年11月美国怀特顾问公司经理狄宝赛(V.S. de Beausset)等踏勘路线,参酌先前各参考路线后,决定如今的主线(台中花莲线),以台中为起点,经丰原,谷关,达见,至梨山后,沿立雾溪而下,经关原,碧绿,天祥,到花莲太鲁阁。 另外也决定支线(台中罗东线),由梨山沿大甲溪上溯,向东北经环山,思源哑口,后沿兰阳溪谷,南山,四季,百韬桥到罗东(即今之中横宜兰支线)。为了同时东西两端开工,因应深山补给困难需求,再由日人已开通的雾社为起点另辟中横雾社支线做为补给线。[7]中横成为美国军援计划之“1955年度军援军用道路计划”的一部分[8],由美援提供约八成之工程经费、关键技术人员及机具钢材建材。[9][10]
1955年6月底,时任行政院退除役官兵就业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蒋经国亲自率队,踏勘日人拟开辟之中线,后因此线地质不佳作罢[11]:111。1956年6月中旬,蒋经国率队自谷关入山,由西向东,对北线作最后一次的勘验,与台湾省公路局总工程司兼横贯公路工程总处总处长林则彬同行[12]:111。7月7日,由台湾省公路局成立的“横贯公路工程总处”负责开路、规划、建造、铺路等工程事宜。开工典礼分别在东西端一起举行,由时任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俞鸿钧主持,当时负责兼代退辅会主委的蒋经国也应邀参与。此工程动员了1万多位退伍的荣民。
中横公路在开工之后,由于台风、地震等天候影响,曾发生过不少意外。第一件重大死亡事件是在1957年10月发生的,由于清晨发生一起地震,导致正在进行架桥灌浆的工程毁损。公路局工程师靳珩被地震落石击中,坠落山谷身亡。当时没有精密先进的工程设备,开路工人最主要的工具就是十字镐与炸药,因为炸药控制不当而受伤的工人也有不少。后来又发生过多起死亡意外,经统计因工程意外及天灾而殉难的有212人、受伤者702人,平均下来每公里牺牲1人余。
在开路之前,中横东段曾被称为“产金道路”,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成为立雾溪砂金采矿的交通道路。中横西段则与“大甲溪水力发电计划”一并规划,开路同时,大甲溪上游的德基水库也在规划兴建,中横也充当了工程道路。于是规划在1956年将中间路段打通接起,并做为安置退伍后荣民上山兴建农场果园的交通道路。然而从太鲁阁到天祥这一段20公里的道路,都必须通过悬崖峭壁以及坚硬的大理石岩,因此开通显得特别辛苦,这一段道路的桥梁、隧道也都特别多,成为中横日后最主要的景观。
中横的完工日期比预定的提早半年完工,整个工程费时三年九个月十八天,花费约4亿9,456万新台币(含美援3亿8,994万元)。通车典礼是由时任中华民国副总统陈诚亲临主持[13]。在1960年5月9日开放通车。
中横公路的开凿人力是以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就业辅导委员会(今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所辅导之中华民国国军退除役官兵为主,当时政府经费不足,故主要开凿经费来自美援。主导和规划开凿的机构,当时曾经集合行政院美援运用委员会、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经济部、台湾省政府建设厅、农林厅、交通处、公路局(后转为交通部下的公路总局,现交通部公路局)等有关机构商讨相关事宜,最后因主要开凿人力来自退辅会国军官兵,故最后决定由退辅会主导,并正式组织“横贯公路兴建开发委员会”。[14]
横贯公路之开凿是一个具有多重目的与意义,当时辅导会主委蒋经国曾就开发中横之目的作一说法:1、为适应国防需要,打通中央山脉,建设一条横贯台湾东西两部之便捷交通线。2、配合国家经济建设,便利山区资源开发。3、安置退除役官兵就业。[15]
开凿中部横贯公路,当时除了意义上国防军事要道因素之外,经济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经济部也曾经介入支持横贯公路兴建开发委员会之下所设置之“公路工程处与经济计划处”,并提出中横沿线之可用经济资源调查报告,详细的说明中横的开通可促进沿线农业、林业、畜牧、蚕桑、矿业、水力、灌溉等。这些资源调查报告也有助于政府安置开凿的除役官兵屯垦安家。[16]
此外,安置退除役官兵转入开凿公路的事业,也是其中一个关键原因,从很多层面可以看出借由公路开凿事业,并随公路完成后,适当的协助退役军人安家,是当时重要考量。中部横贯公路沿线可供政府安置退役军人使用土地,福寿山、雾社、上梅园、莲花池、西宝与武陵等处,皆是以集中安置退除役官兵为主。[17]人称刘班长的刘建绪先生等人为例,皆安居在清境农场等处。
中横公路在1999年921大地震之后,由于位在震中九份二山附近,道路毁损相当严重,特别是谷关到德基水库这一段,还有台八甲线坝新路口到德基段。据公路局资料显示,在路工部分,边坡崩塌里程达80%以上,高度有数百米,路基全部流失处多达26处,受创而造成路面宽度不足则有134处。此外亦有数座隧道坍塌或半毁,增加了抢修通车的难度。当时围困在谷关的游客约有上百人,在9月21日之后,一直受困到9月23日抢通台八线谷关往台中路线之后,才得以脱困。直到四个月后,也就是2000年的1月18日,公路局德基抢修小组和谷关抢修小组,才接起这一段路线。但接起路线后并未马上开放通车,由于其中有24公里属极危险路段,只要下雨或有余震,就会造成二次严重坍方。[18]
此时引起相当多媒体报导,多数集中在中横公路生态问题,许多学者表示不建议开放通车,其原因相当多,包括中横公路过去的使命在现代社会,多数已获得解决,如交通问题、荣民安置问题等,此外尚有强行恢复旧观后导致更严重的土壤流失到德基水库问题,天然植被、造林计划需要一同拟定等。
然而公路局为了梨山地区居民通车问题(需绕道南投到西岸往合欢山,要多花四个小时车程,观光及果园生计大受打击),依然拟定修复计划,逐渐打通中横公路谷关至德基路段,并提供中横沿线居民使用暂时通行证。在2004年5月底,已进入最后路面加封,管制站与监测系统测试阶段。并拟定禁止高度超过三米六的车辆、联结车、大客车通行,每日8到17点定时开放单向通车等,原预计在7月15日可实施;但7月的敏督利台风引发的七二水灾,中横沿线花了超过新台币二十亿元刚修好的路段又大量崩塌,连台湾电力公司设立于沿路的六处发电厂都几近全毁。于是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举行了听证会议,名为“从大甲溪流域的未来评估中横公路是否修建”,会中决议暂不复建中横,让山林获得休息的时间。并推动恢复以中央山脉为主的国土保育计划,只开放台电工程车辆通行。此举引起梨山地区两千多位居民的抗议,由于当时公听会决议青山到德基的八公里路段要放弃修复(原路已完全消失),然而中横其他路段却都已抢修恢复旧观,这一决议使得国土保育的理想自相矛盾,也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中横有多个路段依然是时时崩塌,交通中断影响当地观光与经济,让中横公路的水土保持问题变成相当重要的议题。
2007年7月15日,时任中华民国总统候选人马英九,访问梨山时,提出了修复中横的诉求。于是交通部公路总局于2009年及2010年总共编列新台币6亿2,000万元预算准备进行修复抢通工程,预计2010年底可抢通便道。但2010年1月下旬时公路总局谷关工务段召开交通管制事宜协调会中宣布,办理“中横公路台八线及台八甲线上谷关至德基路段便道抢通建设计划”核列经费,在2009年1月中旬已被立法院民主进步党立法委员反对、中国国民党立法委员也不支持下删除,便道抢通无法执行,引爆梨山地区居民抗议。经沟通,交通部公路总局于同意从2010年2月6日至3月31日开放上谷关至德基路段,但仅限梨山居民通行。
2013至2015年间,白沙桥路段发生多次山崩,中横公路屡遭险阻,危及通行安全。2015年11月开始,公路总局以隧道贯通方式,将路线截弯取直,由白沙一桥与白沙二桥相接,历经三年施工,于2018年10月完成改道工程。[19][20]
现在此便道已整修完成,通称“中横便道”(公路编号为“台8临37线”),但沿线地质非常不稳,极易落石坍方,为安全起见,仅供梨山当地居民或在梨山工作的人员使用,以上欲使用便道者,必须先向便道所在地的台中市政府提出申请,再由交通部公路总局第二区养护工程处谷关工务段(便道之主管机关)核准后始可通行。[2][2][21][22]。2018年11月16日,台中市政府开辟从谷关经中横便道至梨山地区的台中市公车865路(采预约制、丰原客运负责营运),但仍禁止一般各类车辆通行。[23]
公路总局已投入新台币40亿元提升“台8临37线”安全性,对于谷关至梨山段亦持续推动复建,并提出下线强化、上线下线对开(修复上线)、长隧道等三方案。与会各方对三方案均能接受,期望加速推动期程,不过梨山居民普遍认为长隧道案比较安全而建议该案。[24]
2023年,交通部长王国材宣布中横复建确定采青山下线(原台8甲线、现台8线临37便道)双向通车方案,并交由国家发展委员会审查。[25]
交通意外
- 1986年游览车谷关坠河事故,42死,是台湾公路交通里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意外。
景点
中横公路通车之后,由于景观随四季多变,加上险峻的太鲁阁峡谷开凿,成为了早期台湾八景之一,以及不少台湾邮票的主题。1986年也规划入太鲁阁国家公园范围。
几个知名的中横公路景点都在太鲁阁峡谷、天祥附近,包括有长春祠、燕子口、九曲洞等。
- 长春祠
当年没有现代筑路工具,建路进度缓慢,危险陪增,因此意外频传,后来中横公路修建一座长春祠以为纪念。[26]:113在祠堂中供奉225位殉职开路工程人员。在1970年曾遭山崩损毁后,于1973年整修重建完成。1987年又遭落石损毁,整个原先的祠堂连基座都崩损。因此1988年在原址的左侧又兴建一座新的长春祠。
- 九曲洞
位于中横公路太鲁阁西行后14.4公里处,要过一个流芳桥,就会到达九曲洞,此处刻有大字为“如肠之回,如河之曲,人定胜天,开此奇局!”,是黄杰所题的。九曲洞并非有九曲,而是取其曲折洞天之意。现在在九曲洞旁开有双线隧道,原九曲洞的道路已设为景观道路,并有解说牌和停车场等让游客可步行观赏。
- 愚公峭壁
愚公峭壁位于中横公路 123K 附近,金马隧道东侧的碧绿大断崖,这个峭壁叫“愚公峭壁”,是蒋经国先生命名,为了纪念这些人不怕死的精神,把生命牺牲,也要开通这条路!所以在中横通车后,提了“愚公峭壁”这四个字,民国五十六年镶在峭壁上。 这几个字还在,由现在的碧绿公厕休息站往峭壁附近的明隧道左侧山壁仔细查看,隐约可以看到四方的、间隔约10米的白色大理石字块。[27]。
- 燕子口
顾名思义,是在道路上方大理石峭壁洞穴中,住有许多小雨燕或洋燕,以至有“百燕鸣谷”的奇景。现也修有燕子口步道,步道中有另一个知名的景点为“印地安人头像”,可看到对岸的岩石造型宛如一个印地安人的侧面。燕子口步道尽头有靳珩桥,是纪念殉职的工程师靳珩(于1957年10月被地震落石击落山谷,也是工程期间第一位殉职的工作人员,他的职位是合流工务段段长,也就是燕子口这一段道路的负责工程师,但常被媒体误认为他叫做段靳珩)。[28]:113
沿线路名及地名
- 台中市东势区
- 东势大桥(起点,台3线交叉)→东势中正路(外环道)→东关路(东势镇上城、下城、大茅埔)→龙安桥(往新社)→天冷(天福大桥接台21线)→燥坑
- 台中市和平区
- 东关路三段(和平乡治,南势村)→白鹿桥→东关路二段→白冷(东卯桥,天轮发电厂)→中冷(谷关大道院)→里冷→东关路一段→松鹤(博爱村、久良栖、Gulasu古拉斯)→丽阳→十文溪(哈仑台)→笃铭桥(叉路往八仙山林场)→谷关(温泉区)→上谷关(天轮坝)→37K管制站(以下至德基称为台8临37便道)…马陵1-5号隧道…马陵(马仑桥)…坝新亭早已拆除…(自此分上下线)
- 青山上线:敬勤桥…青潭…马来山…乌来桥(久良屏峡)…青山山庄…小泽台…光明桥(登仙峡)…比寿潭山…德基水库路口
- 青山下线(台8甲称为台8临37便道):谷关坝…大仁桥(久良屏峡)…青山桥(青山发电厂)…大勇桥(登仙峡)…成乐路口…德基水库路口
- 南投县仁爱乡
- 台中南投县市界86.3K→合欢溪→碧绿溪(荣兴村)→智远庄→松泉岗→日新岗→合欢山隧道→大禹岭(中横主线最高点,2565m,接台14甲中横雾社支线)
- 花莲县秀林乡(中横东段全线属富世村及太鲁阁国家公园)
- 大禹岭至天祥段
- 天祥至太鲁阁段
- 太鲁阁延伸段(原台9线苏花公路路段)
公路客运
- 东行(台中往花莲)
可自高铁台中站、台中火车站或丰原站出发,前往谷关。
- 西行(花莲往台中)
可转乘不同的路线前往高铁台中站、台中火车站或丰原站。
注释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