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鷹科鳶屬下的一種鳥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黑鸢(学名:Milvus migrans),俗稱老鹰、老鸢或鸡屎鹰,粵語稱麻鷹(粵拼:maa4 jing1),閩南語作萊葉、獵鴞、鶆鴞(台羅:lāi-hio̍h),客語稱鷂婆(yeu-phò),是鷹形目鷹科鳶屬下的一種猛禽,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和澳大利亞等地。此鳥種最明顯的特徵是其棕黑的羽色和些微分岔的尾羽。和多數鷹科猛禽不同的是,黑鳶雖然也會主動打獵,但以食腐為主,且非繁殖季會成群生活。[2]黑鳶的適應力強,除了棲息於水域附近、草原、森林外,還能居住於城市內,實際棲地因分布區域而差異很大。雖然不少地區的族群量有所減少,但黑鳶仍是世界上最常見、最都市化的猛禽之一。目前屬無危物種。[1]
黑鸢 | |
---|---|
歐洲黑鳶 M. m. migrans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鹰形目 Accipitriformes |
科: | 鹰科 Accipitridae |
属: | 鳶屬 Milvus |
种: | 黑鸢 M. migrans
|
二名法 | |
Milvus migrans (Boddaert, 1783)
| |
黑鳶分布範圍。部分非洲族群有時被視為異域形成的獨立物種黃嘴鳶
繁殖區 留鳥 非繁殖區 過境
| |
異名 | |
|
黑鳶體長58—69cm;翼展157—162cm;[3]體重900—1160公克;嘴峰25—40毫米;翅435—550毫米;尾270—362毫米;跗蹠50—75毫米,屬中型猛禽。[4]體色大致棕褐。眼暗褐色,臘膜黃色或棕色,眼先灰色,眼後羽色略暗,嘴基部黃色,上喙黑色。頭部、頸部及肩羽較淡,呈現許多白斑。腹面棕褐色,羽毛邊緣的顏色較淺,因而形成交錯的斑紋。[2]尾羽展開時呈三角形;收攏時略為內凹,類似魚尾,飛行時常不停扭動; [5]展翅時翅末端成掌狀,腹面初級飛羽基部白色,連成翅下兩片顯眼的白斑,翱翔時翅末些微下垂。[2]腳黃色或灰色,爪黑色。幼鳥身上帶有絨毛及白斑,腹面帶白色縱紋。每年換羽一次,繁殖期羽色相同。和許多猛禽相同的是,黑鳶雌雄同型,而雌鳥比雄鳥略大。[2]
相較同為鳶屬物種的近親紅鳶,除了體色一棕黑、一紅褐外,黑鳶體型略小,尾羽分岔較淺。黃嘴鳶的體色則比黑鳶略呈紅棕,嘴部黃色,黑鳶則是黑色。[6]
黑鳶鳴聲響亮,無論是否為繁殖季皆鳴唱,一般鳴聲為悠揚的「fee~ee~ee~yu~」,鳴聲頗長而尾音顫抖;警戒聲則似「fee-er-er」,短暫急促。[2]
黑鳶的屬名「Milvus」指鳶;種小名「migrans」指的是遷徙。黑鳶和紅鳶、黃嘴鳶共同構成了鳶屬,其中紅鳶會和黑鳶雜交,尤其是在人為圈養之下;在佛德角,後來移入的黑鳶和紅鳶繁殖,現在佛德角的鳶是紅鳶和黑鳶的混種,並被視為是紅鳶的亞種(Milvus milvus fasciicauda),[7]甚至亦有將其視為獨立物種者(Milvus fasciicauda);[8]黃嘴鳶分布於非洲和阿拉伯半島南方,過去認為是黑鳶的一個亞種(M. milvus aegyptius),但分子生物學研究則認為黃嘴鳶應是一個獨立物種(M. aegyptius),目前其物種地位尚不明確。
黑鳶被普遍接受的亞種約有五個,但在不同的研究中對黑鳶的亞種數量有許多表述,最多可達十二個。黃嘴鳶有時會被視為是黑鳶的亞種,有時則是獨立物種,[8]黃嘴鳶的亞種(M. aegyptius parasitus或M. milvus parasitus)甚至也被DNA研究認為是獨立物種;亦有認為黑耳鳶應獨立成一種者(M. lineatus),但缺乏有力支持。[9]
黑鳶幾乎遍布於整個舊大陸的溫帶與熱帶地區,包括歐洲大陸、地中海沿岸、中亞、西伯利亞南部、東亞(包含日本列島與台灣)、南亞、中南半島,在澳洲、新幾內亞、華萊士線以東的海洋東南亞也有分布;如果算入黃嘴鳶,更涵蓋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陸(除了剛果盆地)、馬達加斯加、阿拉伯半島南端。在英國[10]、夏威夷 [11][12]、紐西蘭[13]等地曾有迷鳥記錄。
黑鳶的棲息地非常多樣,視分布地區而有所不同,通常偏好低海拔、半開放式的環境,如草原、沼澤、灌叢,[14]通常避開茂密的林地。[15]覓食地通常靠近水域,或著垃圾場、港口等易撿拾人類廢棄物的區域。然而在中亞、澳洲等地,黑鳶甚至可在於乾燥的草原和沙漠覓食;在歐洲、東亞則主要生活於水域附近。雖然一般棲息於低海拔地區,但在喜馬拉雅山脈,黑鳶被記錄到在海拔4000公尺處覓食。[15]
和許多猛禽不同的是,黑鳶在遷徙時及非繁殖季常成群活動,並會於秋冬黃昏的空中群聚、盤旋,又稱「晚點名」,入夜後各自歸巢。[2]在臺灣,幼鳥離巢後的活動範圍約為291平方公里,[16]非繁殖個體較已婚成鳥的活動範圍大4至8倍[14],德國的研究發現,繁殖季的親鳥領域為15平方公里,幼鳥離巢後增加至40平方公里。[17]
在歐洲、中亞和北亞,黑鳶和人類的關係較遠,然而在南亞、東亞和非洲,黑鳶相當熟悉城市環境,甚至可以在人類附近飛行。在印度的觀察發現,黑鳶親鳥能認出入侵其巢的人類,並對其進行攻擊,[18]當地進一步的研究亦指出較常受到餵食的黑鳶更有可能攻擊人類。[19]
黑鳶是機會主義的猛禽,食性非常廣泛,同時身為清除者和掠食者。既食用屍體、腐肉和人類廢棄物,也會獵捕魚類、小型鳥類、囓齒類、兩棲類、爬蟲類甚至蝙蝠,還會食用棕櫚果實。[15]黑鳶在白天覓食,常利用上升氣流在空中滑翔、盤旋,當找到目標時牠們會收起雙腿,快速俯衝而下,使用腳爪捕捉獵物。
在臺灣,黑鳶會在農地翻耕時尋找逃竄的動物或其屍體。[16]在澳洲,黑鳶會利用野火獵捕動物、拾取屍體,甚至會撿拾燃燒的樹枝再丟下以傳播野火。[21][22]黑鳶曾被記錄到從海鷗、鵟、黃頭鷺[2]等鳥類口中搶奪食物。印度的黑鳶非常適應城市生活,在某些地方,牠們會俯衝並搶奪人類的食物。[23][24]在德里,黑鳶在城市中繁殖,穆斯林會宗教性地向牠們獻上祭品:將肉拋到空中,黑鳶則會俯衝接住肉,但牠們鋒利的腳距可能會使附近的人受傷。[19]在日本,黑鳶的食物來源亦相當仰賴人類餵食,並亦有搶奪人類食物的習性。[25]
在臺灣的黑鳶求偶期為12月—2月;孵化期2月—4月;育雛期3月—5月,南部分別比北部早一個月。[26]在印度繁殖期則為1月—2月,歐洲為3月—5月後。一般是一夫一妻制,但亦會有婚外性行為。[27]在繁殖期時,黑鳶會抓起塑膠袋、樹枝等物品,在空中放掉後由其他同伴接住;[2]其他求偶行為亦包含兩隻黑鳶互相抓住對方的腳爪,在空中水平旋轉等,求偶期亦有特殊的鳴聲。[28]
黑鳶一般在鄰近水域、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丘陵樹木樹冠上或峭壁上築巢,[29]雌雄共同築巢,並會重複使用巢位。[30]在香港、日本與印度,黑鳶會在都市的樹木或建築物上築巢,而歐洲、台灣等地的族群相較則傾向棲息於野外。[25]在臺灣,方圓10公里內最多14巢;在日本、西班牙,方圓1公里可達30巢;[29]在新德里市每平方公里則為約15對。[23][31]巢以樹枝築成,內部襯以樹葉、紙、布、塑膠材料等人工製品[32][2],偏好白色明亮的材料,[33]西班牙的研究認為,塑膠的反光或許可以用來警告其他黑鳶遠離。[34]
黑鳶一窩產蛋1—5枚,以二枚為多,蛋白色或淡青藍色,帶有不規則紅褐色斑點,長55mm,寬43mm。[2]孵化期30—34日,主要由雌鳥孵卵,為晚熟型鳥類,[35]孵化後由雄鳥覓食,雌鳥餵養幼雛,親鳥並會驅逐接近其巢位者。[18]在城市環境的繁殖成功率似乎較低。[36]孵化42—50日後離巢,此後幼鳥仍依賴父母生活一段期間,長短受到是否有遷徙性影響,[16]在臺灣為38—72日,在西班牙為15—36日,能獨立捕獵後,幼鳥方離開親鳥的領域。[18]此後黑鳶每年換羽一次,3歲後可以開始繁殖,世代長度約為9年,[1]壽命部分在西班牙有28歲的記錄。[37]
在歐洲、中亞及西伯利亞繁殖的黑鳶會遷徙;在東亞、南亞、非洲及澳洲的族群則為留鳥。分布於歐洲的指名亞種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過冬;中亞的族群過冬於波斯灣和南亞;分布於西伯利亞者過冬於中國南方和東南亞。[1]臺灣猛禽研究會認為臺灣有部分過冬個體。[38]黑鳶於7月至10月南遷,2月至5月北返。[36],黑鳶在白天利用上升氣流遷徙,通常成群行動,穿越水域時更是如此。[39]
國際鳥盟統計,歐洲的黑鳶數量約為37萬—50萬隻,以此推估全世界黑鳶的數量約為400萬—570萬隻。[1]即使身為世界上最普遍的猛禽之一,黑鳶仍然面臨著棲地破壞[30]、農藥[40]及重金屬[41][42]隨食物鏈累積造成的毒害、獵捕、路殺(因其撿食屍體的習性)、撞擊窗戶致死、觸電[43]等等的危機。黑鳶在南亞的數量龐大,歐洲則較少,在東歐、南歐的數量有所下滑,在中歐持平或略為成長,在德里和伊斯坦堡下滑。[36]香港定居的黑鳶約有600隻,在冬季渡冬期間更是會來到1000隻以上,是黑鳶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44]由於儘管有跡象顯示其族群數量略有下降,但目前其族群並未受到威脅,國際鳥盟在IUCN的名錄中將黑鳶列為無危物種,[1]但在歐洲屬於易危物種,臺灣2005年時亦曾屬瀕危物種,[45]其後雖然數量有所增加,2016年出版的台灣鳥類紅皮書名錄仍因其族群稀少列為易危鳥種。[46]
黑鳶曾經是台灣常見的猛禽。1860年代時黑鳶在台灣的平原「隨處可見」,[20]在日治時期亦十分普遍,但到了1980年代時已變得相當稀少,1992年沈振中調查時已不到兩百隻,主要棲地僅存北海岸和屏東平原。[27]亦發現黑鳶因為食用鳥類及鼠類,間接累積農藥加保扶或滅鼠藥而中毒的情況,[40][16][47]尤其因為南部黑鳶經常在農地環境覓食,又更為常見,[16]2010年代後,黑鳶的數量開始回升;2017年,農業委員會禁用高濃度加保扶。臺灣猛禽研究會的調查指出,黑鳶的數量在2013年至2023年間已從272隻上升到808隻,[38]但族群仍以北部和南部較常見。[40]臺灣黑鳶相關的保育行動亦拍攝成紀錄片《老鷹想飛》。
黑鳶是台灣基隆市的市鳥。由於市場的各種內臟腐肉最後經常排放到基隆港水域,黑鳶經常在當地上方盤旋覓食,使基隆成為台灣少數能經常看到黑鳶的地區。[30]然而1990年代,當地外木山海岸的開發使黑鳶的棲息地流失,爾後僅在基隆覓食,並未定居。[27]2012年的一份調查指出,大多數基隆市民雖然對黑鳶的生態不了解,但仍認同黑鳶是當地重要的生態資產。[30]2014年,因為基隆港的水質改善計畫可能會影響到黑鳶在當地的食物來源,[30]開始實驗人工餵食黑鳶,然而未見黑鳶利用餵食池,停止餵食後數量亦未見下降。[48]不過在嘉義縣曾文水庫,仍結合生態觀光進行餵食,但也引起爭議。[48]
日本的研究發現黑鳶身體內的汞70%位於羽毛,研究者並推測換羽具有代謝的功能。[41]分析台灣黑鳶羽毛中的汞等重金屬濃度後發現有隨年代上升的趨勢,[49]西班牙的研究也在居住於垃圾焚化廠附近的黑鳶身上發現鎘,並且認為可能影響免疫系統。[50]1950年代,黑鳶曾因為農藥中毒在以色列滅絕,但後來又重新定居該地。[15]
黑鳶受到以下法律及條約保護: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