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由茲卡病毒所引發的疾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茲卡熱(英語:Zika fever),又稱作茲卡病毒感染症、寨卡熱,是一種由茲卡病毒所引發的疾病[1] 。大部分被感染的個案並無明顯症狀,但若有症狀出現,則與登革熱的症狀相似[1][2] 。茲卡熱的病人可能會有發燒、眼睛紅腫、關節痛、頭痛,或是產生斑丘疹等輕微症狀,且通常不會持續超過七天[3][1][4]。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因初期感染茲卡病毒而死亡的案例[2]。茲卡病毒的感染被認為可能和吉巴氏綜合症(Guillain-Barré Syndrome)有關[2]。
茲卡熱的傳播方式主要是透過黑斑蚊的叮咬[3],也可經由性行為、血液傳輸而感染[3],茲卡病毒甚至可能透過母子垂直傳染,引起胎兒的小頭症[1][2] 。經由檢測血液、尿液或是唾液中的病毒RNA,可以診斷病人是否感染茲卡病毒[1][3]。
預防方法包含使用驅蚊物品、穿著衣物包裹全身、使用蚊帳與清除蚊蟲孳生的積水等方式,並避免在疾病發生區被蚊蟲叮咬[3]。目前沒有有效的疫苗[3]。巴西的衛生官員在2015年建議因疫情爆發,而應推延懷孕的時間,並建議懷孕的婦女不應前往疫情爆發區旅遊[3][5]。在此疾病沒有特定的治療方式下,撲熱息痛可能會幫助緩解症狀[3] ,而並不太需要去醫院至醫院診療[2]。
造成茲卡熱的茲卡病毒於1947年被分離出來[6]。人類史上第一次有紀錄的茲卡熱大爆發發生於2007年,地點在密克羅尼西亞[3]。2016年一月,茲卡熱開始蔓延於美國境內約20個地區[3]。 非洲、亞洲和大洋洲也都有茲卡熱的疫情[1]。世界衛生組織根據2015年開始於巴西的大爆發,於2016年二月發布了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7]。
根据《Nature Medicine》期刊上的报告,UCLA和中科院研究人员报告了2015年至2016 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茲卡熱大流行期间,感染病毒的孕妇生下的216名婴儿的神经发育情况,结果显示,约 1/3 的儿童神经发育或视力/听力异常。绝大多数茲卡熱感染者症状温和,但孕妇感染病毒可能损害胎儿大脑,导致新生儿小头症及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对 216 名儿童的研究发现,在 7~32 个月大的儿童中,有31.5%的儿童神经发育低于平均水平,而且视力或听力评估异常;语言功能受影响最大,146 名儿童中有35%低于平均水平。[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