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武训墓及祠堂,是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現位於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武训是清朝期間一名興辦義學的乞丐,其墳墓起初是一座土墓,後歷經修繕,改為水泥墓;武训的祠堂亦得以建立。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武训墓及祠堂遭到破壞,墓被紅衛兵挖開,遺體不知所終,祠堂也受砸損。武訓獲平反後,武訓墓進行重建工程,武訓祠也進行了整修和擴建工程。
清朝的武训是一名自幼家贫的乞丐,因為文盲而備受凌辱,因此決心為贫苦人家興辦义学;他最終成功建立三所义学,轰动朝野上下[1]。其後,武训在其中一所自己開辦的义学裡病逝,按其遺囑葬於他建立的柳林祟贤义塾东面,其墳墓當時是一座土墓[1][2]。1903年,山東巡撫衙門爲武訓修繕陵墓、由乡绅建立專祠,並就此事設立紀念碑;在中華民國成立後的1921年,曾擔任山東教育廳長的何思源撥款重建武訓祠,並為武訓製造一尊漢白玉雕像,置於祠堂內[2][3]。1936年,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按照1903年武训專祠的外貌,正式修建武训祠堂;此工程由當地民眾捐款支持,一度因日本人侵而延誤[2]。武训的土墓亦在1936年改为水泥墓[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1年,領導人毛澤東發動對電影《武訓傳》和武訓本人的批判[4]。中共中央華北局宣傳部向中共中央宣传部提出請示報告,認為要移除關於武訓的塑像和紀念碑,但應該保留武訓墓,中央宣傳部對此批示「可予同意」[5]。但是,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間,造反派违背中央指示,破壞武训墓[5]。1966年8月下旬[a],冠县第二中学全体师生前來挖墓,柳林农中和柳林卫生学校的师生相继加入;紅衛兵砸開以水泥製成的墓頂外殼、挖開青磚砌成的椁槨,把椁槨內的柏木棺材砸開[2][4][6]。及後,紅衛兵用棺材的底板抬起武訓屍骨,把遺骸遊街示眾,最終運到柳林北門西側附近的廢棄磚窑,召開批鬥大會[4]。武訓遺體此後不知所終,其失蹤過程有不同版本:第一種說法指,武訓的遺體已被紅衛兵焚燒成灰;第二種說法指,紅衛兵威胁武訓亲属不可收屍,一位不知名的牲口饲养员私下取得已被砸烂的遺體,葬在附近的水渠,確實地点不详;武訓四世侄孫武玉泉則認為,武訓的曾侄孙武金興在批鬥大會當天的晚上取回遺體,埋葬於一幅麥子地,至今難以找回[4][7][8]。武训祠堂亦在文化大革命時遭到砸損,祠堂内的牌位和神龕被毁[2][9]。
後來,對武訓的批判隨着文化大革命結束而終止,武訓亦在1986年獲平反[4]。武训墓在1989年進行重建工程,期間曾多次詢問相關人士,仍不能找回武训的遗體[1][10]。一直主張為武训恢復名譽李士钊參與了武训墓揭牌仪式[11]。武训祠也進行整修和扩建工程,更名「武训纪念堂」[9]。
武训墓及祠堂是第三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2]。根據山东省情资料库的數據,此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有数千人参观,其中在1993年接待了超過2,500名訪客[13]。
武训墓及祠堂周圍有青砖搭成的围墙,墙外有河水环绕,是一所整体呈长方形的大院子[14]。围墙周长890.12米,裡面的建築物坐北朝南,呈中轴线排列[14]。武训墓呈圓包形,高兩米、周长十米,墓的前方有一塊石碑,上面有徐运北题寫的「武训先生之墓」字樣[14][15]。武训祠堂位於武训墓前方,髙12米、东西长16米、南北闊10.25米,採用了歇山式屋顶,屋簷向上翹起,正门上面有同樣由徐运北手书的「武训纪念堂」五字,前方有武训的半身汉白玉塑像;祠堂還運用了减柱法,室内看不到柱子[9][14][16][17]。武训祠堂大门牌坊有一道长140米、樹立了26块石碑的碑廊,碑廊東西兩面分別設有「高歌台」和「武训魂亭」[14]。武训墓的北面有一座陈列室,用作展示武训的生平[1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