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荀顗(205年—274年6月19日),字景倩,潁川郡潁陰縣(今河南許昌)人,三國時代魏、晉的政治家。是荀彧的庶六子[1],荀惲之弟,荀粲的兄長,陈泰的舅舅。
年幼時父親病死之後,他由姐夫陳群所養育。由於兒時起就是個博學多才的天才,因而陳群大大地稱讚「博學洽聞,意思縝密」。於魏文帝黃初末年出仕中郎[2],司馬懿在見到少年時代的荀顗時,亦感嘆「荀令君之子也。近見袁侃,亦曜卿之子也」。
司馬懿和司馬師父子在魏的專權正要開始时,荀顗因為和司馬懿有親密的關係,因而協助司馬師和司馬昭篡位。接著由於鎮壓毌丘儉叛亂有功,獲封為萬歲亭侯,之後擔任司空一職[3]。司馬昭死後他出仕於司馬炎,並且以身為支持祖父和父親的功臣,得到了司馬炎的高度評價,獲升為臨淮公,擔任侍中和太尉。
但若與其他人的傳相互對照的話,清流派名門,荀氏嫡系,「有王佐之風」之稱的荀彧之子,卻有許多無節劣蹟。
在晉朝建立後,他與賈充一起推舉司馬衷(後來的惠帝)為太子,並進言讓賈充的女兒賈南風(之後的賈太后)做太子妃,稱賈南風「姿德淑茂」,極力奉承權力中心。獲推舉為太子妃的賈氏粗暴傲慢,擁有害人濫殺的殘忍特質,若以此為由打算廢掉武帝的話,實在應該先上表反對。
在頗有人望、聰明的司馬攸,獲推舉為輔佐以愚昧出名的惠帝之人的時候,賈充隨即斥退此議,把他遠封為齊王。加上以「因藩屏衰退而滅亡的魏為鑑」為由,賈充積極地主導推動大封皇親諸王於遠國,讓藩鎮握有包括軍權等諸多權利的計畫,卻又因「有吳楚七國之亂的先例」引起強硬反彈,結果就牽扯到後代的「八王之亂」。
這樣的荀顗,狡猾地周旋在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和賈充之間,做為各個掌權者的心腹,可說是重視名聲和地位的人物。據《晉書·荀顗傳》,「顗明三禮,知朝廷大儀,而無質直之操,唯阿意苟合於荀勖、賈充之間」,對這樣的人品作出十分嚴厲的評價。
[编]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