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英國駐華大使(英語:Ambassador of the United Kingdom to China)是英國派駐中國(清朝、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級別的外交使節,並主管英國駐華大使館及其餘在中國大陸的領事館。目前,正式職稱是英王陛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His Britannic Majesty's Ambassador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英國駐華使節職稱曾為英國駐華全權公使或英國駐華公使,是联合王國(1801年-1927年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7年至今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驻中國(清朝、中华民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級外交代表,主理英國在華事務。一般認為,歷史上第一和第二位英國駐華全權公使是馬戛爾尼伯爵和亞美士德伯爵,兩人分別在1793年和1816年來華,但兩人都並不常駐中國。第一位常駐中國的駐華全權公使是璞鼎查爵士,他當時以兼任香港行政官、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的身份駐守香港,而一直至1857年,港督才不再兼任公使一職。
在1858年《天津條約》簽訂後,英國得以在北京設置公使馆,1935年升格为大使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国民政府迁往重慶,1946年又随国民政府迁到南京。1950年,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並與中華民國斷交,英方遂於北京設置臨時代辦處,兩國復於1954年正式建立代辦級關係。英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國後來復於1972年升為大使級外交關係,以迄於今。現今的英國駐華大使館位於北京建國門外光華路11號;在上海、廣州、重慶和武汉則置有總領事館。
姓名(中文) | 姓名(英文) | 任命 | 到任 | 离任 | 外交衔级 | 外交职务 | 备注 | |
---|---|---|---|---|---|---|---|---|
璞鼎查爵士 | Sir Henry Pottinger | 1841年8月12日 | 1844年5月8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兼任駐華商務總監 1841年任香港行政官 《香港憲報》初年譯作“煲顛茶” | ||
德庇时爵士 | Sir John Francis Davis | 1844年5月8日 | 1848年3月18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兼任駐華商務總監 、香港總督 | ||
文翰爵士 | Sir Samuel George Bonham | 1848年3月18日 | 1851年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兼任駐華商務總監 、香港總督 | ||
包令爵士 | Sir John Bowring | 1853年12月20日 | 1857年4月17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兼任駐華商務總監 、香港總督 |
姓名(中文) | 姓名(英文) | 任命 | 到任 | 递交国书 | 离任 | 外交衔级 | 外交职务 | 备注 | |
---|---|---|---|---|---|---|---|---|---|
額爾金伯爵 | Earl of Elgin | 1857年 | 1860年 | 大使 英法聯軍總司令 | |||||
卜魯斯爵士 | Sir Frederick Bruce | 1858年12月2日[4] | 1860年11月7日[註 1] | 1864年6月19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額爾金伯爵之弟 | ||
威妥瑪爵士 | Sir Thomas Francis Wade | 1864年6月19日 | 1865年12月7日 | 參贊 | 临时代办 | ||||
阿禮國爵士 | Sir Rutherford Alcock | 1865年12月7日 | 1869年11月1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1869年达成阿禮國协定,未获英国政府批准 | |||
傅磊斯 | Hugh Fraser | 1869年11月1日 | 1869年11月28日 | 副參贊 | 临时代办 | ||||
威妥瑪爵士 | Sir Thomas Francis Wade | 1869年11月28日 | 1871年8月1日 | 参赞 | 临时代办 | 升任公使 | |||
威妥瑪爵士 | Sir Thomas Francis Wade | 1871年8月1日 | 1882年8月14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1873年觐见同治帝 1875年至1876年处理马嘉理案,1876年签订《烟台条约》 | |||
傅磊斯 | Hugh Fraser | 1876年11月6日 | 1879年6月29日 | 參贊 | 临时代办 | ||||
格維納 | Thomas George Grosvenor | 1882年8月14日 | 1883年9月17日 | 參贊 | 临时代办 | ||||
巴夏禮爵士 | Sir Harry Smith Parkes | 1883年9月28日 | 1885年3月22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任内去世 | |||
歐格訥爵士 | Sir Nicholas Roderick O'Conor | 1885年3月22日 | 1886年6月15日 | 參贊 | 临时代办 | ||||
華爾身爵士 | Sir John Walsham | 1886年6月15日 | 1892年9月28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
寶克樂 | William Nelthorpe Beauclerk | 1892年9月28日 | 1892年11月19日 | 临时代办 | |||||
歐格訥爵士 | Sir Nicholas Roderick O'Conor | 1892年11月19日 | 1895年9月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
寶克樂 | William Nelthorpe Beauclerk | 1895年9月 | 1896年4月24日 | 临时代办 | |||||
竇納樂爵士 | Sir Claude Maxwell MacDonald | 1896年4月24日 | 1900年10月25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
薩道義爵士 | Sir Ernest Mason Satow | 1900年10月25日 | 1906年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代表英方簽訂 《辛丑條約》 | |||
燾訥里 | R. G. Townley | 1902年12月3日 | 1903年8月21日 | 參贊 | 临时代办 | ||||
朱邇典爵士 | Sir John Newell Jordan | 1906年9月19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续任驻中华民国公使 |
姓名(中文) | 姓名(英文) | 任命 | 到任 | 递交国书 | 离任 | 外交衔级 | 外交职务 | 备注 | |
---|---|---|---|---|---|---|---|---|---|
朱邇典爵士 | Sir John Newell Jordan | 1913年12月4日[5] | 1920年3月1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中国变更国体,重新遞交國書 | |||
艾斯頓爵士 | Sir Beilby Francis Alston | 1920年3月1日 | 1920年4月15日 | 1920年4月21日[6] | 1922年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
克來佛 | Robert Henry Clive | 1922年 | 1922年 | 临时代办 | |||||
麻克類爵士 | Sir James Ronald Macleay | 1922年 | 1923年2月15日 | 1923年2月21日[7] | 1926年12月20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
藍浦生爵士 | Sir Miles Wedderburn Lampson | 1926年10月 | 1928年12月20日[8] | 1933年12月6日[9]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向国民政府递交国书 | ||
應哥蘭 | E. M. B. Ingram | 1932年5月5日 | 1934年3月4日 | 参赞 | 临时代办 | ||||
賈德幹爵士 | Sir Alexander George Montagu Cadogan | 1933年9月3日 | 1934年3月5日[10] | 1934年3月6日[11] | 1935年5月19日 | 公使 | 特命全权公使 | 又譯卡多根,升任大使 |
姓名(中文) | 姓名(英文) | 任命 | 到任 | 递交国书 | 离任 | 外交衔级 | 外交职务 | 备注 | |
---|---|---|---|---|---|---|---|---|---|
賈德幹爵士 | Sir Alexander George Montagu Cadogan | 1935年6月15日[12] | 1936年4月5日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首任驻华全權大使 | |||
賀武 | Robert George Howe | 1936年4月5日 | 1936年9月2日 | 参事 | 临时代办 | ||||
許閣森爵士 | Sir Hughe Montgomery Knatchbull-Hugessen | 1936年2月20日[13] | 1936年9月23日[14] | 1937年10月3日[15]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1937年12月20日免职[16] | ||
卡爾爵士 | Sir Archibald Clark Kerr | 1937年12月20日[16] | 1938年4月12日[17] | 1942年2月4日[18]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初駐上海,后迁重庆 | ||
薛穆爵士 | Sir Horace James Seymour | 1942年1月16日[19] | 1942年2月25日[20] | 1942年3月7日[21] | 1946年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施諦文爵士 | Sir Ralph Clarmont Skrine Stevenson | 1946年5月23日[22] | 1946年8月1日[23] | 1946年8月7日[24] | 1950年1月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藍來訥爵士 | Sir Lionel Henry Lamb | 1948年 | 1948年 | 公使 | 临时代办 |
1950年1月6日,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致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周恩来,承认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之政府”,愿意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未任命大使之前,派胡階森为临时代办。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僅承認胡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派来北京就贵我两国建立外交关系问题进行谈判的代表”[25]。1954年6月17日,中英双方同时发表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联合王国协议,中央人民政府派遣代办驻在伦敦,其地位和任务与英国驻北京代办的地位和任务相同。”[26]
姓名(中文) | 姓名(英文) | 任命 | 到任 | 递交委任书 | 离任 | 外交衔级 | 外交职务 | 备注 | |
---|---|---|---|---|---|---|---|---|---|
胡階森爵士 | Sir John Colville Hutchison | 1950年1月6日[25] | 1950年2月13日[27] | 1951年3月5日[28] | 臨時代辦 (中方稱作外交代表) |
仅限于谈判建交事宜。 又译胡阶生 | |||
藍來訥爵士 | Sir Lionel Henry Lamb | 1951年3月6日[28] | 1953年6月19日[29] | 臨時代辦 (中方稱作外交代表) |
|||||
杜维廉爵士 | Sir Humphrey Trevelyan | 1953年8月23日[29] | 1954年6月 | 臨時代辦 (中方稱作外交代表) |
1954年兩國相互建立代辦處后首任駐華臨時代辦 曾參加日内瓦會議 | ||||
杜维廉爵士 | Sir Humphrey Trevelyan | 1954年6月28日[30] | 1954年7月8日[31] | 1955年5月28日[32] | 代办 | 處理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 |||
欧念儒爵士 | Sir Con O'Neill | 1955年7月11日[32] | 1955年7月13日[33] | 1957年6月26日[34] | 代办 | 處理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處理雙十暴動帶來的外交糾紛[35] | |||
文郁生爵士 | Sir Archibald Duncan Wilson | 1957年9月3日[36] | 1957年9月9日[37] | 1959年7月23日[38] | 代办 | 应对第二次台海危机[39] | |||
施棣华爵士 | Sir Michael Stewart | 1959年9月14日[40] | 1959年9月16日[41][42] | 1962年4月11日[43] | 代办 | ||||
贾维爵士 | Sir Terence Garvey | 1962年7月3日[44] | 1962年7月9日[45] | 1965年4月16日[46] | 代办 | 处理史本基事件[47] 解决广东省向香港供水问题[48] | |||
霍普森爵士 | Sir Donald Hopson | 1965年5月8日[49] | 1965年5月13日[50] | 1968年8月 | 代办 | 亲历“火烧英国代办处事件” | |||
柯利達爵士 | Sir Percy Cradock | 1968年8月 | 1969年2月[51] | 临时代办 | “火烧英国代办处事件”善后 | ||||
谭森 | John Denson | 1969年2月 | 1971年1月[52] | 临时代办 | 1970年5月1日在天安门受到毛泽东接见。[53] | ||||
谭森 | John Denson | 1971年1月[52] | 1971年1月14日[52] | 1971年11月18日[54] | 代办 | ||||
艾惕思爵士 | Sir John Addis | 1972年1月24日[55] | 1972年1月26日[56] | 1972年3月13日[57] | 代办 | 升任大使 |
1972年3月13日,英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互派大使。[58]
姓名(中文) | 姓名(英文) | 任命 | 到任 | 递交国书 | 离任 | 外交衔级 | 外交职务 | 备注 | |
---|---|---|---|---|---|---|---|---|---|
艾惕思爵士 | Sir John Addis | 1972年3月13日 | 1972年3月29日[59] | 1974年6月17日[60]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尤德爵士 | Sir Edward Youde | 1974年8月21日[61] | 1974年8月29日[62] | 1978年4月2日[63]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1982年-1986年任香港總督 中方初译为“爱德华·游德” | ||
柯利達爵士 | Sir Percy Cradock | 1978年6月15日[64] | 1983年12月[65]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伊文思爵士 | Sir Richard Evans | 1984年1月19日[66] | 1984年1月23日[66] | 1988年3月[67]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唐納德爵士 | Sir Alan Donald | 1988年5月14日[68] | 1988年5月26日[68] | 1991年4月[69]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麥若彬爵士 | Sir Robin McLaren | 1991年6月5日[70] | 1991年6月20日[70] | 1994年7月[71]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艾博雅爵士 | Sir Leonard Appleyard | 1994年9月24日[72] | 1997年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高德年爵士 | Sir Anthony Galsworthy | 1997年12月16日[73] | 1997年12月29日[73] | 2002年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韓魁發爵士 | Sir Christopher Hum | 2002年3月19日[74][75] | 2002年4月4日[75] | 2006年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歐威廉爵士 | Sir William Ehrman | 2006年3月15日[76] | 2010年1月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吳思田爵士 | Sir Sebastian Wood | 2010年3月3日[77] | 2015年1月[78]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吴百纳女爵士 | Dame Barbara Woodward | 2015年2月20日[79] | 2015年4月14日[80] | 2020年9月8日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
吴若兰女爵士 | Dame Caroline Wilson | 2020年6月15日 | 2020年10月10日[81] | 2021年4月14日[82] | 现任 | 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