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扭椎龍屬(屬名:Eustreptospondylus,意為「真正的扭椎龍」)又名優椎龍,是斑龍科下的一屬恐龍,生活於侏羅紀中期卡洛維階的英格蘭南部,距今約1億6500萬至1億6100萬年前,當時歐洲還是一些分散的島嶼。牠是雙足的肉食性恐龍,有堅實的尾巴。牠是典型的獸腳亞目恐龍:有強壯的後肢、直立的姿勢及小型的前肢。頭顱骨有空腔,可減輕重量,手部有三根指頭。美扭椎龍的唯一標本是個未完全成長個體,身長約4.63公尺[1]。
美扭椎龙属 化石时期:侏罗纪晚期,
| |
---|---|
以紀錄片《與恐龍同行》中的形象所復原的美扭椎龍頭部模型,位于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亚目: | 獸腳亞目 Theropoda |
科: | †斑龙科 Megalosauridae |
亚科: | †美扭椎龙亚科 Eustreptospondylinae |
属: | †美扭椎龙属 Eustreptospondylus Walker, 1964 |
模式種 | |
牛津美扭椎龍 Eustreptospondylus oxoniensis Walker, 1964
|
美扭椎龙的主要标本属于未完全成长的个体,根据美國古生物學家Gregory S. Paul测量该个体有4.63米(15.2英尺)长,218公斤(481英磅)重。[1]根据各个测量结果认为美扭椎龙属于中等大小的兽脚亚目恐龙,推测其成年个体约有6米(20英尺)长,0.5公噸(0.49長噸;0.55短噸)重。[2][3]
从美扭椎龙的头骨侧边看,它有着相当尖锐的鼻子,有着大型水平定向的鼻孔,没有泪腺。其颅顶较厚,下颌关节的斜槽在张口的时候能让嘴巴变宽。化石的上下颚并没有保存有牙齿,但牙槽的位置证明美扭椎龙下颚的第三根牙齿是扩大的。尽管没发现其龙骨,美扭椎龙前背椎骨的下侧也有成对的下丘脑,就像阿尔特多弗扭椎龙一样。
美扭椎龍是由理查德·歐文(Richard Owen)於1841年首先描述,被認為是斑龍的一個新物種,並命名為居氏斑龍(Megalosaurus cuvieri)。這個標本是在英格蘭牛津市北部,牛津黏土的一個磚窯中發現,但曾一度遺失。在1964年,艾力克·沃克(Alick Walker)從找回的化石與其描述比較,發現牠應該是另一個屬,並將之命名為牛津美扭椎龍(E. oxoniensis)[4]。在被命名為美扭椎龍前,這個標本曾被編入扭椎龍中,並命名為居氏扭椎龍(Streptospondylus cuvieri)。
在2000年,有研究人員發現美扭椎龍的骨盆與大龍的只有很小差別[5],故牠們被認為其實是屬於同一屬的,名為牛津大龍(Magnosaurus oxoniensis)[6]。
目前只有發現一個美扭椎龍的化石,而且是在海相的沉積層中發現的,科學家們推論牠們的屍體是從河流沖刷到海洋中,該化石在死亡時可能還未成年[7]。
美扭椎龍出現於BBC的電視節目《與恐龍共舞》(Walking with Dinosaurs)的第三集中,一隻在岸邊的美扭椎龍遭到躍出海面的滑齒龍所吞食;在該集最後,一隻巨大年老年滑齒龍遭暴風雨沖上陸地擱淺,死後遺體遭島嶼上的美扭椎龍吃食。節目中亦有對美扭椎龍吃食海龜遺骸及捕食喙嘴翼龍的描述。
美扭椎龍也出現於電視節目《遠古入侵》的周邊小說《Fire and Water》,美扭椎龍被描繪成侏儸紀中期的頂級掠食動物,曾經游泳到小型島嶼。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