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歌手(1926—2020)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梁萍(1927年11月14日—2020年2月10日[5]),曾署名梁愛音,出生於上海市的華裔歌手,同时活躍於廣播、演唱會等領域,1945年以流行歌手的身份進入演藝圈[6]。之後移民至美國舊金山[1]。
又名梁愛音,廣東中山人,出生在上海,祖父梁琴軒,父親梁燕雲,是書香門第。 戰後上海歌壇崛起的新人。她從小喜歡唱歌,每天放學後就跑到姚英(姚秀英)、姚敏、姚莉三姊弟的“大同音樂社”去聽歌[7]。姚敏發現她很有唱歌的天賦,就鼓勵她唱歌。她的母親為她請了音樂老師,讓她一面讀書一面學習聲樂。[8]
梁萍曾就讀於上海廣肇小學及旭東小學,自小在學校成績名列前茅,尤其是歌唱成績更是班中之冠。中學時就讀惠靈中學及愛國女中,中學畢業後考取「上海國立音樂學院」,學習樂理、聲樂、鋼琴、合唱等,為她後來的歌唱事業打下了良好基礎。當年教授過梁萍的老師包括:應尚能、勞景賢,還有法國留學回來的張昊,及俄國教授蘇士林等。另外,梁萍還跟王家恩教授學鋼琴,她的鋼琴指法盡得王教授真傳。[8]
15歲時,梁萍以第一名考入「百代唱片」公司(法商百代電影公司以前唱片事業,後被EMI收購仍沿用此名)。當時她得到嚴華、姚敏、姚莉及黎錦光等老師多方指導,對時代曲(今華語流行音樂)的歌唱技巧,獲益良多[7]。梁萍說她的一生最高興的是考入百代唱片公司,而最令她心痛的是她考取英國一所音樂學院,卻因為經濟問題而無法前往就讀,這是她一生最大的遺憾。[8]
梁萍就讀上海音專(今上海音樂學院)時,學院派常常排斥時代曲,認為是靡靡之音,使愛唱時代曲的梁萍內心痛苦掙扎,於是在校改名「梁愛音」,不敢讓人知道她就是梁萍。梁萍認為,時代曲像一個活潑可愛的少女,而藝術歌曲像是一個高貴的少婦,兩者並存,人生才會多姿多彩,不應互相排斥。[8]
在上海音專(今上海音樂學院)讀書期間,梁萍就開始為百代唱片公司灌錄唱片,梁萍最受歡迎的歌曲,包括《少年的我》(黎錦光作曲)、《春來人不來》(劉如曾作曲)、《不老的爸爸》(梁萍作曲,姚敏修改)、《千里盼知音》(梁萍作曲,黎錦光修改)等。而流傳至今,膾炙人口的《王昭君》與《昭君怨》是黎錦光為梁萍度身而編的作品,令她一曲走紅歌壇。
黎錦光除了選用中國樂器為主奏,也融入了西方的打弦樂器,先後以廣東音樂旋律編成《王昭君》與《昭君怨》兩首歌曲。而這兩首歌曲的主旋律是相同的,只是在歌詞與音樂的編排及演繹方式,稍有不同罷了。黎錦光非常了解梁萍的音色和功力。才能用一種與眾不同的歌唱方式,將梁萍捧紅,成為梁萍的代表作。梁萍在演唱此曲時,用別具韻味的唱法,將王昭君遠離家鄉和親人,為了漢朝的和平,與漢皇分憂,前往塞外和番的複雜心情,表現的淋漓盡致,催人淚下。40年代末,梁萍以這首《昭君怨》和《王昭君》走紅上海與東南亞,當時她坐鎮新加坡的滿江紅歌台,可謂大紅大紫,大家公認《昭君怨》 和《王昭君》是梁萍的“招牌曲”(代表作)。黎錦光以李七牛的筆名為梁萍寫的《少年的我》在上海、香港和東南亞也紅極一時。 黎錦光以李七牛為筆名給梁萍寫的歌還有《薔薇和玫瑰》,以及署名金鋼(也是黎錦光的筆名)作曲的《丁個兒鈴鼓鐺》,梁萍和姚敏對唱,唱片一經問世就火爆走紅。
黎錦光不但為梁萍寫歌,還教梁萍作曲,他寫了《小小雲雀》《千里盼知音》的歌詞,交由梁萍譜曲,唱片推出後十分暢銷。梁萍不負師望,她自己寫詞譜曲,創作了節奏輕快帶有美國爵士味的《不老的爸爸》在當年的上海和東南亞都曾風行一時。她還寫過《偉大的母親》,電台經常播出,在新、馬地區連小學生都會唱,十分流行。由金鋼作詞、吉美譜曲的《恭喜大家今年好》經梁萍灌錄唱片一直被視為賀歲的經典名曲。
梁萍的名曲還有一首《春來人不來》,這首歌是山川作詞、金牛作曲,歌詞哀怨感人,旋律舒緩優美,走紅的程度不亞於《昭君怨》。為梁萍寫歌的作曲家,還有姚敏、嚴華、李厚襄、陳歌辛、劉如曾等老師。姚敏老師不僅是最初發現梁萍音樂天賦的人,還為梁萍寫歌,較有影響的有《梅娘曲》、《堤邊柳》等。梁萍說,黎錦光和姚敏都是她的老師,都教過她唱歌。 梁萍離開中國大陸前灌錄的唱片有20多首歌,其中有黎錦光的《不幸的愛》,《回頭再見》,《丁個兒鈴鼓鐺》以及1947年國泰影片公司所拍的電影《假面女郎》的插曲《奇異的愛情》,這是梁萍上海時期灌錄的唯一一首電影歌曲。
梁萍在1950至1952年間遷居香港,在麗的呼聲姚敏及莊元庸的節目中演唱。工餘期間,好學的梁萍跟隨趙梅伯老師學習聲樂。1952年梁萍前往新加坡登台,正式踏上舞台演唱生涯。梁萍非常懷緬新加坡的歌迷,她說歌迷們的熱情是她最大的精神支柱。後來梁萍定居新加坡,獲電視台聘請教授唱歌,並在家中設立一個歌唱教室,培育人才。梁萍對當年學生非常懷念,希望有一天能與他們重聚,將她後來在美國學到的歌唱技巧,與他們分享。梁萍在香港期間曾參加1952年度香港小姐競選並入圍複賽[9]。
1970年,梁萍去香港探望她住在一間天主教老人院的姨媽,她看到那些修女非常熱心,每天到餐館收集剩菜剩飯帶回老人院餵給貧病無依的老人吃,使她十分感動,於是將她當年所賺的所有歌曲的版稅全數捐給老人院。梁萍亦因此常常前往老人院彈奏聖歌給老人們聽,以慰籍他們孤獨的心靈。
1971年,梁萍移民美國舊金山,一方面在聖瑪麗天主教學校教中文及擔任美容師,另一方面亦在當地一所音樂學院繼續進修,同時又在一間餐館表演,自彈自唱賺學費。其後梁萍亦在當地的社區大學參加他們的合唱團,吸收不同的演唱方式。
在美國時,梁萍曾跟從一位黑人老師Dr. Helen學習聲樂,吸收到一首歌有多種唱法的技巧。梁萍說在她歌唱生命中從這位老師身上,得益最多,Dr. Helen又鼓勵梁萍參加黑人的聖樂合唱團,由一位黑人牧師指揮及彈奏。梁萍從這個合唱團學到很多和聲學(Harmony)。除此之外梁萍亦曾跟隨美國一位老師Dr. James學習流行歌曲彈奏模式,梁萍一生對唱歌學習孜孜不倦,活到老,學到老。
梁萍居美期間,曾去過澳洲的墨爾本,雪梨,美國的洛杉磯,紐約,芝加哥及加拿大的溫哥華,多倫多演出。她於美國安享晚年。有2個女兒及4個外孫。她是為兒孫而移民美國。她曾每星期去3次教會。她說教會的平和音樂令她心境寧靜。
2020年2月10日於美國舊金山离世,享年93岁[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