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愛之風富山鐵道股份有限公司(日语:あいの風とやま鉄道株式会社),簡稱愛之風富山鐵道,是一家位於日本富山縣的第三部門鐵路經營者,總部設於富山縣富山市牛島町24-7、富山站旁的辦公建築內。
在2015年3月14日北陸新幹線長野站至金澤站之間路段通車後,西日本旅客鐵道所屬的北陸本線部分路段因而成為並行在來線,為了承接經營倶利伽羅車站至市振車站之間位於富山縣內的路段,因而富山縣政府與鐵路沿線的行政區劃,以及當地的企業北陸電力、北陸銀行、INTEC、YKK共同出資成立此公司[2]。
公司名稱是透過公開召募後,由一位居住於高岡市的女性市民[3]的提案獲選,其中「あいの風」(Ainokaze,又稱「あゆの風」「あぇの風」)原本是指每年春季至夏季沿著日本海海岸由東北朝東南方向吹拂的季候性微風,古時居民相信這段時期的風能令農作物和漁獲豐收,是帶來幸運的風,相關的名稱亦出現於《萬葉集》等與富山有地緣關係的古代文學作品當中[4][5]。因地理位置緣故,在富山縣境內「愛之風」大致是以東到西吹的方向橫貫縣境,與此條鐵路路線由東至西伸展的鐵路線吻合,因此被選為新成立的鐵路公司之命名[5]。除了是季節風的名稱外,「あい」也象徵了與搭乘旅客的「相遇」和富山縣民的「愛」[註 1],因此公司名稱也帶有「愛之風」的意思[5]。
兩邊公司區界雖然設於倶利伽羅站及市振站,但由於兩站皆並非座落於富山縣,所以只有使用權而沒有管理權,實際管理車站為富山縣內的石動站~越中宮崎站。
正式通車後,路線與另外兩間第三鐵道公司「IR石川鐵道」及「越後朱鷺鐵道」進行直通運行,以富山站及泊站為轉車站,列車可由富山站西行直通至金澤站、東行至糸魚川站;然而,過往直通至直江津站的安排則取消,直通糸魚川站的列車也減至每天2來回,取以代之的是在泊站轉乘越後朱鷺鐵道的列車前往糸魚川站及直江津站[7],這安排導致其管轄的越中宮崎站,絕大部份班次均由越後朱鷺鐵道的列車負責營運的奇怪現象。
另外,因應在來線特急列車取消,特別開設了3來回金澤至泊的快速列車「愛之風Liner」(あいの風ライナー)[8]。至於原本晨早由城端線單向經高岡站直通至富山站的安排也獲維持。
北陸本線易手後,富山縣內JR西日本仍會繼續營運高山本線、城端線及冰見線,同時位於石川縣仍由JR西日本經營的七尾線亦存有不少乘客,不少人擔心易手後導致車費大幅加價,因此愛之風富山鐵道宣佈推出一系列的優惠措施,減輕這些線路居民的加價負擔。而在開業首兩年,JR西日本承諾可以繼續使用其原來操作管理系統,及後則須使用自己的操作管理系統。
然而,同樣位於縣內的城端線及冰見線長久以來均存在用車殘舊,班次不穩、社會老年少子化及過疎化的問題(特別在南礪市及礪波市),即使新高岡站的啟用亦對整體客量幫助不大,富山縣及高岡市都曾希望對兩線進行改善工程,包括參照萬葉線的經驗,將兩線電化及輕鐵化,又或是更換列車。不過,由於費用高昂,而JR西日本又要求沿線自治體分擔開支,財政較弱的礪波市和南礪市均有所保留,在經過多輪跨組織的「城端線、冰見線活化計劃」會議後,最終決定於2029年度由愛之風富山鐵道接手兩線,並逐步改善兩線的規格及最終將兩線一體化[9][10][11]。
2014年10月27日,公佈了最高可徵收車費及實際車費表[35]。區間內加幅由5%-15%不等,其中全區間(倶利伽羅—市振)加幅只是120日圓,是加幅最輕微的區間;相反介乎7-10公里的路段,JR車費原為200日圓,轉換後將調升至230日圓,是加幅最高的區間,達15%。2020年原打算再申請加價,但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而擱置,2022年12月獲得了北陸信越運輸局批准,於2023年4月1日起加價,幅度約為2%-6%[27][28]。
距離 | 2023年的車費 (日圓) |
2015年開業時的車費 (日圓) |
JR實時代車費 (日圓) |
與2023年車費差距(日圓)(百分比) | 與2015年車費差距(日圓)(百分比) |
---|---|---|---|---|---|
最初3km | 170 | 160 | 140 | 30 (21.4%) | 20 (14.4%) |
4 - 6 | 220 | 210 | 190 | 30 (15.8%) | 20 (10.5%) |
7 - 10 | 240 | 230 | 200 | 40 (20%) | 30 (15%) |
11 - 15 | 290 | 270 | 240 | 50 (20.8%) | 30 (12.5%) |
16 - 20 | 390 | 360 | 320 | 70 (21.9%) | 40 (12.5%) |
21 - 25 | 500 | 460 | 410 | 90 (22.0%) | 50 (12.1%) |
26 - 30 | 600 | 560 | 500 | 100 (20%) | 60 (12%) |
31 - 35 | 700 | 660 | 580 | 120 (17.1%) | 80 (13.8%) |
36 - 40 | 810 | 760 | 670 | 140 (17.3%) | 90 (13.4%) |
41 - 45 | 920 | 860 | 760 | 160 (17.4%) | 100 (13.1%) |
46 - 50 | 1020 | 960 | 840 | 180 (21.4%) | 120 (14.3%) |
51 - 60 | 1180 | 1110 | 970 | 210 (21.6%) | 140 (14.4%) |
61 - 70 | 1390 | 1260 | 1140 | 250 (18.0%) | 120 (14.2%) |
71 - 80 | 1590 | 1460 | 1320 | 270 (20.5%) | 140 (14.1%) |
81 - 90 | 1810 | 1660 | 1490 | 320 (21.5%) | 170 (11.4%) |
91 - 100 | 2010 | 1860 | 1660 | 350 (21.1%) | 200 (12.1%) |
101 | 2220 | 2060 | 1940 | 280 (14.4%) | 120 (5.1%)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