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氯硝基甲烷,俗称氯化苦(英語:Chloropicrin),是一种化学式为Cl3CNO2的有机氯化合物。这种高毒性的物质曾被用作代号为PS的化学武器;现在则主要用作熏蒸剂和杀线虫剂。[1][2]
三氯硝基甲烷 | |||
---|---|---|---|
| |||
IUPAC名 trichloro(nitro)methane | |||
别名 | PS | ||
识别 | |||
CAS号 | 76-06-2 | ||
ChemSpider | 13861343 | ||
SMILES |
| ||
InChI |
| ||
InChIKey | LFHISGNCFUNFFM-UHFFFAOYAJ | ||
ChEBI | 39285 | ||
KEGG | C18445 | ||
性质 | |||
化学式 | CCl3NO2 | ||
摩尔质量 | 164.375 g·mol⁻¹ | ||
外观 | 无色液体 | ||
密度 | 1.692 g/ml | ||
熔点 | -69 °C | ||
沸点 | 112 °C(分解) | ||
危险性 | |||
警示术语 | R:R22, R26, R36/37/38, R43, R50/53 | ||
安全术语 | S:S36/37, S38, S45 | ||
欧盟分类 | T+ | ||
GHS危险性符号 | |||
NFPA 704 | |||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
氯化苦最早于1848年由苏格兰化学家约翰·斯登豪斯发现。当时他用氯化剂(可能是次氯酸钙)与苦味酸(Picric acid)反应:[3]
斯登豪斯根据他使用的反应物将合成出来的这种物质命名为“氯化苦”(Chloro-picrin),尽管氯化苦并不是苦味酸的氯化物。
氯化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被使用。在1917年,有报道指德军当时在测试一种新型化学武器,后来人们发现这种化学武器就是氯化苦。虽然毒性不如当时的其他化学武器,但氯化苦是一种能被皮肤吸收的强力催泪剂并能导致中毒者呕吐——这常常使得协约国的士兵不得不脱下防毒面具,暴露在毒气中。这在意大利战役中导致了大量伤亡,尤其是在早期协约国士兵不了解这种毒气的情况下。[2][3]
氯化苦在常温常压下是不溶于水的无色液体,且不与水发生反应。它的蒸汽压是24 mm Hg,挥发性与光气接近,介于光气与芥子气之间。[2] 氯化苦能以吸入、进食及经皮肤进入人体。它对眼睛、皮肤和肺部均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实验证明其刺激性会使人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溅入眼睛之后则会使角膜水肿甚至液化。[5][6] 因此,氯化苦只能以毒气弹的形式用作化学武器。[2]
氯化苦具有高毒性。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的报告指出:
曾有报道指,27名纤维素工厂的工人,在暴露于高浓度的氯化苦中3分钟后,一直呼吸困难并不断咳嗽,并在3至12小时内均患上了肺炎;病情随即恶化成肺水肿,其中有一名工人因此而死亡。[6]
氯化苦目前一般作为熏蒸剂用于控制土壤里的害虫,尤其是草莓园。[1][7] 偶尔它也会被用于毒杀田地里的兔子等脊椎动物。作为熏蒸剂时氯化苦常与其他同类药剂一同使用(如溴甲烷、1,3-二氯丙烯和磺酰氟),以此增强药效及起到警告作用(因其具有强烈刺激性,容易被察觉)。[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