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士族,是中国歷史上東漢至唐代,世代為官的士大夫階層,是一种贵族化的官僚家族。宋代及以後,「士族」一詞含義有所改變,士人取得官位後就是士族、士大夫,已沒有世襲的意味。[1]
士族名称甚多,据考证还有世族、世门、高门、门户、门阀、门地、门第、门胄、门望、华侪、华腴、膏腴、膏粱、甲族、贵游、贵势、贵族、望族、势族、势家、世家、世胄、金张世族、大姓、甲姓、著姓、右姓、阀阅、名族、高族、高门大族、士流、鼎族、盛族、冠族、华族、右族、权族等[2][3][4]。
士族往往擁有大量土地,其宗族位於廣大農村,在地方上擁有勢力,進而參與國家政事,分享中央權力。地方有事時,士族借助其在中央的權力,維護自身的宗族勢力。中央有變時,士族在地方的宗族與地主身份仍延續不絕。[5]南北朝時的世家大族,还往往供養大量奴隸、部曲和蔭附民。[6]
士族階級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漢代。西汉一度十分的平民化,出现布衣将相之局,但此后新一轮世家的因素逐渐缓慢积累,出现了官场上有官僚世家,地方里有豪强世家,士林中有文化世家的三元格局[7]。
官僚世家:秦汉实行选贤任能,但也保障官僚特权,二千石一级的官员可以任子一人为郎官。尽管有些家族做官仅延续两三代就衰落了,但是总有一些家族延续的更长,因为世代为官,逐渐建立了族望,形成官族,进而“家世二千石”[7]。
豪强世家:在乡里,拥有大量田地、大量宗族和大量依附民的豪强世家。于东汉不断发展,其子弟往往在本地做官[7]。
文化世家:东汉以来,经学主要通过家族来传承,不断涌现经学世家,如弘农杨氏世传欧阳《尚书》,号称“四世三公”,汝南袁氏世传孟氏《易经》,四代人有五人位居三公之位,号称“四世五公”。东汉末年,因为学风的转变,士人不再埋头读书,而是投身于交游和聚会,讨论文化和政治,因此又出现了名士和世代名士的家族,如颍川荀氏和颍川陈氏等[7]。
乡里豪族因为有经济实力,可以让子弟去读书,学习经学后有了文化进入士林,可以通过明经做官的道路进入官场,政治权势的获得,又反过来加强他们在乡里的权势。东汉的官场官族、乡里豪族、士林学门不断的互相转化,逐渐融合,最终发展成中古时期的士族门阀,把经济、政治、文化融为一体[7]。
董卓亂後,地方割據。雖然曹操因自己父親曹嵩是宦官養子,出身宦官家族的他,出于唯才是举的政略需要,曾试图削弱门第的影响力,不以人才的出身决定其职务。但其子曹丕篡漢后,接受了九品官人法(又稱九品中正制)的提议,反而极大強化了士族对于官职的垄断。而孫吳之所以能與曹魏长期抗衡,与孫氏獲得江东地區士族的合作不無關係。相反的,蜀汉則是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集團長期佔據統治地位,未能得到巴蜀地区士族的支持。
漢末以來的社會動盪,使人才流徙,無法進行察舉,故曹丕採用陳群等的建議,創制九品官人法,以選拔官吏,擴大政權基礎。其辦法是,在朝廷選擇賢能與有識鑒的官員,擔任其本州、郡的中正官,由中正官負責查訪散居各地的同籍貫的人事。
中正官主要依據人的德行與才能評定優劣,定為九品,據以作任官的標準。九品中正制初行時,尚能秉持當年曹操用人「唯才是舉」的原則,不分門第高卑。但因中正官多由高門子弟擔任,他們在評選時不免偏私,往往只看族譜家世。制度實行久了,中正官被門閥把持,只推選門閥子弟,加速士族階級發展,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遂形成不成文的姓氏出身等級制度,鞏固了門閥對官職的壟斷。
西晉沿用九品中正制,加速士族階級發展,門閥在政治上居於絕對主導地位。司馬懿家族出身士族河內司馬氏,故重視士族利益,門第愈高,官職愈高。永嘉之亂後,東晉立足金陵,亟需南遷士族及當地門閥的支持,而五胡亂華後統一北方的北魏政權也希望取得鮮卑貴族和漢人士族的擁戴,門閥政治因此進入鼎盛期。
南方的僑姓和吳姓又統稱「江左士族」。大體來說,吳姓被僑姓壓抑,略次一等,且兩者之間的芥蒂甚深。東晉之初,中原沉淪,吳郡便以上國自居,妄自尊大,常稱南下的北人為「荒傖」、「傖父」等,为天下笑。而同為僑姓又有渡江早晚之分,劉宋以後,渡江較早的北人反而也以「荒傖」來稱呼晚來的北人。与侨姓相比,江東本土的吳姓并没有完全驯染于清谈中,而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两汉经学的学风。[8]南梁末年,西魏攻克江陵,大批士族之民被擄往關中,江左士族名存實亡。
以上僑姓、吳姓、郡姓、虜姓又合稱「四姓」,南北朝時期「舉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在選」。《新唐書‧柳沖傳》:「山東之人質,故尚婚婭;江左之人文,故尚人物;關中之人雄,故尚冠冕;代北之人武,故尚貴戚。」山東士族重視姻親關係,江左士族重視個人風格,關中士族重視功成名就,代北士族重視帝王亲族。
隋唐時期的士族以關中士族和山東士族兩大集團為主,其特徵是注重郡望,世官世祿世婚。[9]自魏晉以來的中國政權,幾乎都為士族所操控。隋唐政權有賴關中士族支持擁戴,而山東士族仍保有數百年的重閥閱、講經學之傳統,所以依舊享有優越的政治及社會地位。
隋唐以來都有君主致力於削弱門閥,但由於他們對朝代的建立有功,且社會聲望甚高,故君主通常以溫和的政策來削弱士族。例如隋文帝任內廢除九品官人法,改行科舉取士,目的即是擇取人才,削弱門閥任官系統。可惜隋朝國祚甚短,到唐初,科舉並不發達。唐太宗指示以當時大臣品位高低訂定等級,重新判定《氏族志》。結果改定唐朝皇族李氏為第一等,其次是皇后外戚長孫氏,山東士族博陵崔氏被降為第三等。
武后為抗衡以關中士族為核心的的唐宗室及官僚,在科舉制度中提昇進士科的地位,使科舉制度更加完備。明經科、進士科都是考試科別,明經科考主要考驗對儒家經典的記憶和理解;而進士科除了經學外,加考詩賦和時務策論,對文學創造力及治國政策見解有著更高的要求,極難考取,錄取率僅明經科的十分之一,而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因此進士科愈來愈受重視,地位尊崇,時人稱進士及第者「白衣公卿」。這意味着傳統上主攻明經科的士族在歷代所享有的優勢,也就是對於經學的優渥學識,随着進士科地位的提升受到挑戰。所以唐代出現了牛李黨爭,即明經科的李德裕黨與進士科的牛僧孺黨之間的政爭。
北方在經過了數百年的門第觀念影響下,民間相當盛行「門當戶對」這種不同門第、不相通婚的風氣,有些世家大族甚至連皇室也看不上眼。唐文宗为庄恪太子李永选妃时,朝臣的女儿们都進入了挑选名单中,朝廷内外為之不安。唐文宗得知后对宰相郑覃说:“朕本想为太子求娶你们荥阳郑氏的衣冠女子为媳婦,聽聞朝中大臣们都不愿與朕結親,為甚麼?我家也是数百年的衣冠世族,怎麼把神堯皇帝的家族當作不娶妻的羅漢!”唐文宗于是放弃了為太子选妃的计划[10][11]。不久郑覃把孙女嫁给了仅为九品卫佐的崔皋[12],唐文宗無奈地说:“民间缔结婚姻,不计较官品却崇尚閥閱。我家族當了兩百年的天子,竟还比不上崔氏和卢氏吗[13]?”陈寅恪认为李唐数百年的天子门户还比不上山东旧族九品卫佐的崔皋,可以想见山东世族心目中两者社会价值的差距,李唐皇室出自关陇胡汉集团,与山东士族以礼法为门风的家法大有不同,李唐汉化程度较深后,与旧有的士族相比自觉相形见绌,越发仰慕,贵为天子也不能胜过山东世族九品卫佐的崔皋,说明山东旧族的自我高标准并非没有原因[14]。
從晚唐到北宋,名族貴冑為官者,由七成多降至一成多;寒族為官,則由約一成增至近六成。北宋士族盡是新興,唐代大族幾盡消亡。[15]
在唐末的黃巢之亂中,由於黃巢本人出自社會底層,仇視士族,造成大量士族的傷亡。再者,唐哀帝末年朱溫投當朝公卿三十餘人于黃河中,當時武夫李振在朱溫側,說道:「此輩自稱清流,今投入黃河,永為濁流!」而朱溫竟笑着點頭,史稱白馬之禍。黃巢、朱溫、柳璨之流,不僅覬覦皇位,也滿腹牢騷,對既有的社會階級懷有強烈恨意,大肆殺害、醜化士族。唐朝覆滅後,五代十國仍為唐末政治格局及藩鎮割據的延續,各政權的統治者多不屑文人,重武輕文,資源集中於軍事,各官職多由武將擔任;從而導致武人干政嚴重,叛變和戰爭不斷,政權迅速更迭。這樣的環境使社會風氣劇變,文化與儒家思想的影響力大幅降低,人們不再尊敬唐代的那些門閥,也不再渴望與士族聯姻,對於所謂的世家大族普遍產生反感。士族富饒的家園與產業遭到破壞,引以為傲的貫冊族譜也流失,重要人物死亡,其餘族人逃亡各地。百年間士族便徹底衰亡,与庶民再无区别,其地位由鄉紳地主階級取代。
唐末五代的戰亂,亦可說是一場「階級戰爭」,徹底摧毀中國自東漢晚期以來長達約七百年、以門閥為主的政治、社會型態。幾代之後,那些散居各地的族人已各自化成不同家庭,忘記共有的傳承。[16]
五代時,舊有統治階層毀滅,為一批新人所取代,傳統士族崩潰。宋代的望族,即使附會是某個唐代士族的後人,可信的世系都只由北宋時開始。[17]北宋王清明《揮麈前錄》,記錄了當時最顯赫的36個望族,是全新的名士集團,和唐代的社會中堅沒有關係,已沒有一個望族可以追溯到唐及五代。[1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