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歌》(俄语: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гимн СССР,羅馬字轉寫:Gosudarstvenny Gimn SSSR),是1944年之后的苏联国歌,其中文非正式曲名又依首句为《牢不可破的联盟》。其旋律重新填词后成为《俄罗斯联邦国歌》,自2000年使用至今。[1][2]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гимн СССР(俄文) | |
---|---|
Gosudarstvenny Gimn SSSR(俄文羅馬化) | |
苏联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歌 | |
作詞 | 谢尔盖·米哈尔科夫 葛布列·艾爾瑞傑斯坦 |
作曲 | 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夫,1939年 |
採用 | 1944年1月1日 1977年9月1日 (修订歌词) |
廢止 | 1991年12月26日 (作为苏联国歌) 1990年11月23日 (作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歌) |
音频样本 |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歌 (演奏版) |
俄罗斯国歌历史 | |
---|---|
1791 - 1816 | 胜利的惊雷,响起来吧! |
1794 - 1816 | 吾主在锡安是何等光荣 |
1816 - 1833 | 俄罗斯人的祈祷 |
1833 - 1917 | 天佑沙皇 |
1917 1917 - 1918 | 工人馬賽曲 |
1918 - 1922 1922 - 1944 | 国际歌 |
1944 - 1990 1944 - 1991 1944 - 1953 1953 - 1977 1977 - 1991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歌 原歌词 无歌词 修订歌词 |
1990 - 1991 1991 - 2000 | 爱国歌 |
2000 - | 俄羅斯聯邦國歌 |
外部视频链接 | |
---|---|
1984年的苏联国歌MV(YouTube) | |
有多國語言的蘇聯國歌MV (YouTube) |
歷史
此曲原為全联盟共产党(布)的非正式黨歌,作於1938年,由瓦西里·列别捷夫-庫馬奇作詞,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夫作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蘇聯政府決定制定一首能激勵民心的新國歌,於是在謝爾蓋·米哈爾科夫和葛布列·艾爾瑞傑斯坦兩人合作寫出新歌詞後,《牢不可破的聯盟》於1944年3月15日首次在苏联电台播放,正式取代《国际歌》,成為苏联的国歌。
由於當時在斯大林執政時期,對他的崇拜十分盛行,故在原歌詞中斯大林亦有被提及。但隨著斯大林1953年去世後在蘇共二十大上受到赫鲁晓夫的批判,歌頌他的歌詞亦不被採納,此時只演奏歌曲,歌詞則廢棄不用。直到1977年由原歌詞作者之一的謝爾蓋·米哈爾科夫重新修改歌詞。
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罗斯联邦改爲使用米哈伊尔·格林卡的《愛國歌》(Патриотическая Песня)作為國歌,直到俄羅斯國家杜馬於2000年12月8日通過關於國歌、国旗和国徽的法律草案,決定把《牢不可破的聯盟》經修改歌詞後重新定為《俄羅斯聯邦國歌》。新的修訂版本仍然由原歌詞作者之一的谢尔盖·米哈尔科夫作词,歌詞被大幅修改,不再提及“列寧”、“共產主義”與“蘇聯”,而將其替代為歌頌俄羅斯故土的幅員遼闊與資源豐富等內容。[1][2]
歌词
Союз нерушимый республик свободных |
Sojuz nerušimyj respublik svobodnyh |
[sɐˈjus nʲɪruˈʂɨmɨj rʲɪsˈpublʲɪk svɐˈbodnɨx] |
|
副歌:
|
副歌:
|
Союз нерушимый республик свободных |
Sojuz nerušimyj respublik svobodnyh |
[sɐˈjʉs nʲɪrʊˈʂɨmɨj rʲɪsˈpublʲɪk svɐˈbodnɨx] |
|
|
*每段副歌第二行的第一個字均不同。
乐谱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