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殯葬也稱爲生態葬自然葬環保自然葬循环再生葬英語green burial, ecological burial, eco-burial, natural burial),是當今推廣的殯葬觀念,鼓勵人民以自然環保節能簡約可持續的方法,佔用較少的土地資源,用革新、有創意和低消費的方式開創新世代的殯葬文化。[1][2][3]

Thumb
家屬將骨灰埋葬在森林的樹下,獻上花束致意

廣義的綠色殯葬是指不刻意去抑制遺體分解現象,甚至是有意地去把遺體加速分解,讓遺體能夠快速且直接地被大自然回收,它可以是風葬天葬海葬水葬火葬土葬樹葬、沙葬、冷凍葬水焚葬等形式;狹義的綠色殯葬則是指先將遺體火化以後,再將遺骨、骨殖或骨灰埋入土中,其上栽種樹木、花坛、草坪加以紀念、追思和綠化環境,或是直接將骨灰灑向大自然的喪葬方式。

殯葬改革

Thumb
森林葬

城市化工業發展導致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加上土地資源缺乏,出現「死人與活人爭地」的現象,一些政府開始倡導殯葬業進行改革,引導社會移風易俗,鼓勵人民接受以節能、清潔英语Cleanliness、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式辦理喪事。[4][5] 在此趨勢下,傳統的土葬方式已開始不合時宜,火葬、拾骨葬等方式則得到大力推崇。[6][7]

1990年代之後興起的树葬、海葬、花葬等生态葬形式,更加节约土地资源,还减少修坟立碑对石材、木材和其他丧葬用品的消耗,有益于生态环境,极大降低高昂的墓地价格给普罗大众的压力,也避免因办理丧事而出现的攀比之风。

喪葬方式

Thumb
臺北市陽明山公墓臻愛園花葬區

傳統的殯葬文化強調的是保存遺體的完整性,刻意去抑制遺體在死亡後所出現的各種變化,通過冰存防腐或其他科學的技術,將遺體作短期或長期保存,防止遺體出現腐敗的現象,讓家族成員能在安葬遺體之前,有更長時間可以瞻仰遺容。

綠色殯葬並不刻意去抑制遺體的分解現象,甚至有意去加速遺體的分解,讓其能夠快速且直接地被大自然回收,強調「生命源於自然,也歸於自然」、「讓生命回歸大地」的自然精神,將死亡昇華爲「尊重生命、關愛生命、珍惜生命」的生命文化內涵。[2] 狹義的來說,則是指將死者的遺體火化,不修墳墓、不立碑文,亦不放進納骨塔,用以下的方式來處理死者的骨灰。[8]

  • 納骨磚、納骨牆、納骨廊道
Thumb
紐約大理石公墓英语New York Marble Cemetery納骨牆
納骨磚、納骨牆和納骨廊道的概念是把骨殖(火化後的遺骨)研磨成粉狀,裝入小型的骨灰罐內,鑲嵌在紀念公園的雕塑、花壇、圍牆、廊道等庭園造景,與環境合爲一體,雖是佔用土地空間,但能保存骨灰,也有美化環境的功能。
  • 植存、树葬、花葬、草坪葬、森林葬(中國大陸統稱爲「循环再生殡葬」)
「植存」的做法是将骨灰裝入可分解的容器,掘洞埋藏在森林或地下,其上种植树木花坛草坪,地面上没有多餘的殡葬设施,位置可以再做循环利用;但在過渡的情況下,可以在边上建设刻有死者姓名、生歿年份等內容的标记,以茲纪念。[8] 骨灰中的养分可以用來滋养植物生长,让生命生于自然,归于自然,表现生命的再生与转换,有绿化环境的作用;同时,体现了“入土为安”的传统价值观,较容易被普遍接受。[9]
  • 拋葬、灑葬、撒葬(中國大陸統稱爲「生态殡葬」)
「拋葬」是將骨灰裝入可分解的容器,拋投入河流湖泊大海;「灑葬」或「撒葬」是不將骨灰裝入任何容器,直接拋灑在大海、山林、土壤天空大自然,骨灰灑出以後將不記姓名、不留痕跡,徹底不做保留。[8][10]
「海葬」是将骨灰撒入海洋中,其中一種常見的方法是採用拋葬的方式,將骨灰裝入可分解的容器內,拋投入大海;或者是採用灑葬的方式,讓骨灰徹底飄散在大海。[8] 還有一種稱爲「礁葬」的新興方法,是將骨灰攙入在混凝土製成的人造礁球,投入在特定的地點讓它化成珊瑚礁,維護海洋的生態。[11][12]

喪葬用品

傳統的殯葬觀念強調「隆喪厚葬」,喪葬用品經常添加許多鋪張奢侈、突顯氣派和過度裝飾的物件,不符合綠色殯葬的價值觀念。

傳統棺柩是以堅固的木材製作,價錢昂貴,且火化時耗時耗能不利於環保,上面添加的金屬、塑料裝飾和油漆彩繪產生的二噁英不但污染空氣,也會損害火化爐具。環保棺柩使用無污染性的材料製作,常見的材質有柳條蔗渣板英语Bagasse蜂巢板英语Honeycomb structure樹葉纖維等,火化時能迅速燃燒,價格低廉、無污染性,且節省時間和能源。[13]
  • 骨灰罈、骨灰罐、骨灰甕、骨灰盒、骨灰袋
環保骨灰容器多數選用紙、竹、玉米等可分解的材料製作,埋入土壤或沉入海底一段時間後,可以在大自然中自然分解。
環保壽衣採用易燃的製作,不似普通衣物那樣含有化學纖維,上面不用任何金屬或塑膠製成的拉鍊鈕釦和配件,燃燒時不會產生戴奧辛等有害氣體,同時也避免燃燒的時候沾黑逝者的遺骨。[14]

電子輓額、輓聯

輓額和輓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用來哀悼逝者所做的詞語辭賦對聯,用以歌頌逝者的生平、典範和品德,會於喪禮時懸掛在靈堂,具有裝飾性也有表彰逝者的效用,喪禮結束後則依民間習俗隨之焚化。

傳統的輓額和輓聯因爲靈堂空間的不足,往往加以重疊懸掛,無法完整展示輓辭內容,失去表彰逝者的意義,再加上大量焚燒會造成的空氣污染資源消耗,故中華民國內政部於2014年開始逐步推廣「電子輓額平台」,既可以減少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又可以讓喪親家屬隨時翻查受贈的輓額內容。[15][16]

網路祭祀

網路追思祭拜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興起的網絡服務,具有靈活多變、方便快捷和跨越時空限制的特點,透過網路留言弔祭、獻上虛擬祭品和鮮花,不須建設專門的祭祀場所,亦不須焚燒紙錢,同時避免彼此之間相互攀比祭品的多寡,從而達到節約和環保的目的。[17][18]

各地綠色殯葬

Thumb
花坛葬

當世首個現代化的自然葬墓園是於1993年建立在英國卡萊爾公墓的林地墓區(The Woodland Burial),其後這種環保的自然葬法陸續傳到北美、歐陸、澳洲、東亞等地,越來越多人選擇這種方式來爲自己的安息之所。

澳洲

根據澳洲公墓及火化協會(Australasian Cemeteries & Crematoria Association, ACCA)的說明,目前在南澳西澳塔斯馬尼亞維多利亞新南威爾士均有可供自然葬的公墓。

加拿大

加拿大自然葬協會(Natural Burial Association, NBA)成立於2005年,其目的是要向民衆推廣自然葬,並協助業者建設自然葬墓區。

中國大陸

綠色殯葬服務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的地區,這些地區的遺體火化比率較高,使得生態葬的推廣較容易得到迴響;此外,也與城市當下的環境污染人口稠密、土地短缺和物價高昂等現實問題密切相關。[19]

尽管如此,生态葬的形式首先要将死者火化,违背中华传统习俗中保留全尸的做法。再者,没有墓碑、不记姓名,不便子孙后代前往祭扫;加上仪式非常简单,没有传统的隆丧厚葬,容易使死者亲属背上“不孝”的罪名。[20] 因此尽管近几年来政府大力倡导,给予政策上的补贴,生态葬的比重仍然偏低。[21]

而在仍保留土葬習俗的農村地區,提倡的生態葬形式是遺體不置入棺材直接下葬,或者是使用秸稈壓製的棺木;落葬以後不用修墳立碑,只在上面栽種樹木、花坛或草坪。這種方式打破中國傳統隆喪厚葬的觀念,強調人死後回歸自然,奉獻自己的身體來滋養大地。[22]

近年,相关部门在各省强制进行“殡葬改革”,引起民間的争议。[23][24][25]

歐洲

在歐洲,骨灰不可隨意撤在野地、森林或花園,瑞士是歐盟諸國中對死亡和墓葬採取最寬鬆標準的國家,人們可以決定把骨灰灑在空中、湖泊、森林、冰川或大自然。這種寬鬆的政策也吸引來自德國奧地利等周邊國家的公民,將骨灰委託給瑞士的殯儀公司處理。[26][27][28]

德國法律禁止拋撒骨灰,也不准親屬將骨灰盒私自帶走,即使是安置在家中也一樣不合法;然而,近幾年愈來愈多人有「回歸大自然」的想法,所以很多人只能偷偷地進行,或是委託國外的殯儀公司來處理。[29][30]

香港

香港特區政府於2007年開始推動綠色殯葬,由食物環境衞生署負責監理,設立哥連臣角鑽石山富山葵涌和合石長洲南丫島坪洲8處紀念花園,以及塔門以東、東龍洲以東和西博寮海峽以南3處指定水域,共11處地點可供舉行送別儀式或撒放骨灰;[31][32] 亦已設立「無盡思念」網上追思平台,讓民衆可以透過網路緬懷至親,悼念先人。於2019年1月22日,食物環境衞生署推出「綠色殯葬中央登記名冊」(Green Burial Central Register),讓登記人在生前及早表達及規劃回歸大自然的心願。[33][34][35][36]同時亦有多間殯儀公司提供綠色殯葬服務,協助家屬申請及撤灰程序。

日本

日本自然葬法的歷史悠久,散骨日语散骨(將骨灰撒在河川、大海或山林)在古時曾是主流的做法,淳和天皇(786年-840年)的遺言就是要將骨灰撒在山中,淨土真宗開祖——親鸞(1173年-1262年)最後的留言,則是希望死後將屍塊投入水中餵魚。1948年(昭和23年),日本政府制定《墓地埋葬法日语墓地、埋葬等に関する法律》,禁止將遺體、遺骨或遺髮放在墓地以外的地區進行處理,違者可依刑法第190條——「遺骨遺棄罪」辦理,所以「散骨」在戰後就被全面禁止。

1991年10月,送葬自由倡導會(葬送の自由をすすめる会)在神奈川縣相模灘舉行「第一回自然葬」活動,引起社會大衆的反響,讓「自然葬」這個名詞首次出現在衆人的眼前。法務省對自然葬的非公式見解是「做爲送葬的一項過程,有限度地進行並不構成違法」;當時的厚生省則表明「埋葬法針對的是墓地和埋葬的問題,自然葬並不在法律的對象之內」。[37]

澳門

澳門特區政府於2015年9月1日開始在氹仔沙崗市政墳場推行樹葬服務,由民政總署負責監理。[38][39]

紐西蘭

紐西蘭自然葬組織(Natural Burials)由馬克·布萊克漢姆於1999年成立,目的是經營自然葬公墓和向社會大衆倡導自然葬法的觀念,同時也有責任對自然葬公墓、殯儀業者、環保骨灰甕和棺柩進行認證。

首個自然葬公墓於2008年建立在威靈頓,由威靈頓市政府和自然葬組織共同經營。

台灣

2002年公布的《殯葬管理條例》對環保多元葬法予以倡導規範,授權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訂定「公墓外實施骨灰拋灑或植存之相關規定」,提倡「節葬」和「潔葬」的殯葬文化。目前全國「公墓內」可實施樹葬、灑葬的地點有27處,「公墓外」植存地點有2處,可辦理海葬的縣市包括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高雄市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1]

2009年2月3日,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圓寂,指示「身後不發訃聞、不傳供、不築墓建塔、不立碑豎像、不撿堅固子,儀式以簡約為莊嚴,懇辭花及輓聯」;2月15日,他的骨灰由當任總統馬英九等人,分5處植存在金山環保生命園區[40] 因此,吸引不少民衆慕名而來,完成家屬「與聖嚴法師同葬」的心願。[41]

高雄殯葬管理處長謝汀嵩表示,選擇樹葬的人2年暴增6成,每一年多接近1000人,因此計劃在杉林區和燕巢區增闢共8百個樹穴。[42]


在各種環保葬法當中,花葬、樹葬相對受歡迎,佔所有環保葬人數的9成之多。

英國

英國自然葬墓園協會(Association of Natural Burial Grounds, ANBG)由自然死亡慈善中心於1994年成立,成立目的是幫助人們建設理想的墓地,適時給予會員指導和協助,並制訂自然葬業者的行為準則。

美國

美國首個「綠色墓地」是於1998年在南卡羅來納州建立的拉姆齊溪保護區(Ramsey Creek Preserve)。

争议与问题

生态殡葬是建立在火化的基础,相对而言,将无法避免火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首先,建设火化场将永久占用大量的土地,直接影响可耕作土地的面积;其次,火化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电能柴油瓦斯,并向大气中排放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大量有害物质,造成环境和空气的污染。再者,火化场周边环境累积大量的灰尘,将对周遭的农业林业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22]

针对火化所产生的各种弊端,专家、学者和利益团体提出“深埋土葬”的概念,提出人死后不进行火化,用可降解的环保棺材装殓,深埋葬在地底之下,其上不修坟头、不立墓碑。由于深埋土葬不修坟立碑,所以不占用土地也不影响耕作,而且避免了建立火葬场、骨灰堂等场所所占用的地方;也不存在火化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和排放废气的问题;并且,埋在地底的遗体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成可供植物根系吸收的有机肥料,可视为逝者对子孙后代的宝贵贡献。[43]

另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