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柳書琴(1969年11月1日—),是台灣文學中生代研究者。目前在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服務。「日治時期臺灣文學」、「殖民主義與文學生產」、「東亞殖民地比較文學」是其研究專長[1]。
1969年11月1日出生。籍貫是臺灣花蓮。成功大學歷史系畢業,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曾到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所作短期研究[2]。先後在元智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中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靜宜大學中文系、清華大學台文所任教。2012年2月~2014年8月擔任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在文學史料的編纂方面,曾與陳萬益、許維育等人編輯《張文環全集》,也與張文薰等人編輯《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台文館出版,2011年3月出版)張文環、龍瑛宗、呂赫若的部份。在台灣文學知識的推廣方面,曾至韓國、日本、中國等地演講,也曾多次在國內大專院校演講。其學術成就逐漸受到重視,榮獲清大2008年「新進人員研究獎」、2009年「學術研究出版獎勵」、2011~2013年的「教師學術卓越獎勵」;校外榮譽方面,則榮獲2008年「吳大猷先生紀念獎」、2010年「巫永福文學評論獎」、2010年「第34屆金鼎獎入圍」與「補助大專院校特殊優秀人才獎勵」、2012年「101年度中山學術著作獎」等。為人低調,但是論文發表、研究計畫提出,以及文學活動參與相當頻繁。
對於台灣文學系所內部及國內高漲的民族主義(不論是中國還是台灣)氛圍,柳書琴曾在代表作《荊棘之道:臺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的序言,向讀者提出忠告,說道:「民族國家在與殖民主義格鬥的同時卻在某種程度上落入文化本質主義的視野。民族主義扼殺了各種本土差異,壓抑了地方文學的多重可能,也化約了複數的地方文化傳統」。相較一些學者將後殖民論述當成自身論述的武器,或者作為支持台獨或統一的理論基礎,她對後殖民論述有不同的看法,認為「後殖民論述的最終目的,在於從單一文化專制中解放各種帶有地域性、土著性的詞彙與表述,從內向外自然展現地方與世界各地域之間的平等對話」。[3]
對於「台灣文學」的存在,尤其是台灣文學的創作及知識化的歷程,並不認為這是「一時、一黨、政治性操作的結果」,而是有其成因及深刻的意義,曾在一篇文章提到:「台灣文學作品的典律化,臺灣研究的學科化,其過程都是可以被客觀分析的文化現象。這種文化現象有其漫長深刻的社會根源,反映了我們社會對於抒發集體情感、認識自身土地與歷史的權力及渴望。」[4]她傾向將台灣文學、台灣歷史、台灣文化這些研究的價值,放在東亞史及全球史的脈絡中考察,而認為,台灣自近代以來,由於不是一個國家,因此擁有許多超越國家、民族的經驗,而這個經驗在全球--一個平等性的全球社區的發展當中,非常重要。這些經驗透過學者知識化工程的處理以後,不僅可以被國外接受、翻譯,也可以反饋給國民教育。[5]基於上述的理念,柳書琴努力與中國、日本、韓國等地的學者合作,尋求共同舉辦國際會議、編輯學術專書、參與國際學會、加入國際期刊編審,以及相互交流文學調查成果的機會;而在擔任清大台文所所長期間(目前已換陳建忠擔任),也將陳萬益等前任所長開啟的師生境外出訪、接納國外學者訪問等作法沿續下去。
柳書琴非常重視台灣文學研究在國際學術生態的位置,以及它在台灣國際發聲權、台灣國際發展空間所發揮的作用。她認為,目前臺灣文學主要是在「世界華文文學/中國現代文學/現代中文文學」,以及「殖民地文學/昭和外地文學/東亞日本語文學」這兩大脈絡裡,取得海外發聲與國際交流的機會。由於中國、日本這兩個國家,主導東北亞的學術生態,激烈爭奪歷史詮釋權,因此台灣必須要像韓國一樣,「與中日學界加強國際合作,開發大陸邊陲南北島弧之小國聯繫,或串聯亞非南美開發中國家」,從各方面去開拓自己學界在東亞共同歷史與全球社會的發聲權。對於「台灣通常只有一到數名代表參與其間」、「薄弱的人數」與「缺乏世代性的隊伍」這些問題她相當在意,認為,這種現象終將影響台灣與台灣文學在國際學術界的發聲,並且造就學術傳承與下一個世代國際競爭的弱勢。[6]
對於台灣文學研究的發展問題,柳書琴認為,思考「台灣文學能回饋給社會什麼」,比「細論研究議題與研究方法」,更為重要與迫切。在靜宜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中心舉辦的「當前台灣文學議題座談會」上,呼籲:國立台灣文學館、台灣研究中心平台,以及相關大學系所,透過一些方式(例如:系列工作坊)邀集各界人士,討論近年來國內文化與教育場域出現的各種變化,並且思考這些變化對台灣文學這個學科帶來的各種衝擊、所反映的社會需求,以及因應這些變化的策略。[7]
文章可分為「學術著作」與「一般著作」[8]。目前為止(2014年8月27日),大部分文章的電子檔,都能在清大台文所的教師個人網頁中找到。
學位論文:
整本書以其單篇或多篇論文為主體的著作:
與他人合著的著作:
編輯的著作:
譯作:
單篇論文篇目列表(至2014年8月27日為止):
其研究主題最早是1940年代的台灣文學,處理皇民化運動,以及皇民文學的相關議題,其碩士論文是「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台灣的文學活動」。之後,以《福爾摩莎》雜誌的作家群為對象展開研究,不僅以這些人的留日文學活動作為博士論文內容,也將這些作為任教期間的研究題材,日後集結出版,聯經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的《荊棘之道:臺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即是其成果。民國94年以後,逐漸轉向台灣日治時期的漢文教育、漢文通俗文學、風月報等議題的研究,也著手進行台灣與其他日本殖民地---朝鮮半島、滿洲國的文學比較研究,近年著眼於臺灣的左翼文學,研究朱點人、郭秋生等左翼作家生平事跡,及其文本所展現的反殖民精神。與所內教師陳淑容女士合寫〈宣傳與抵抗:嘉南大圳事業論述的文本縫隙〉一文。獨立撰寫的論文,其單篇論文按照內容,可以分為六類。每一類的論文篇目,沒有按照論文發表時間的先後順序排列。
一、日治時期左翼文學運動、所謂的「城殤小說」:
二、滿洲國及其相關議題:
三、台灣的漢文、通俗文學、大眾文學議題
四、以碩士論文為基礎所發表的文章:
五、以博士論文為基礎所發表的文章:
六、其他:
文學創作:
其論文與散文多以真名發表,詩作則以「芙蓉」為筆名發表。
散文:
新詩:
簡介台灣文學相關議題的文章:
「座談會」的記錄、整理文章:
對他人口述的記錄、整理文章:
其文章談訪對象是滿洲國時期在東北生活的中國人與台灣人。
他人製作的演講逐字稿:
〈獵人視窗--我們的文學為什麼打獵?〉一文,是台灣文學館幾年前週末文學對談,柳書琴與亞榮隆.撒可努對談的逐字稿。內容不僅刊在《台灣文學館通訊》,也收錄在台文館出版的《猶疑的座標--十場台灣當代文學的心靈饗宴2:國立台灣文學館‧第二季週末文學對談》,對談的全程影像檔則放在台文館的網站上。
對他人論文、著作、會議的評論:
由於她主張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學研究,應該採取「實證主義」,與另一名台文學者游勝冠主張--應該採「批判性」立場對立,因此曾撰文檢討「批判性」學術研究。[9];同時,游勝冠也撰文批判柳書琴、黃美娥等學者的研究取向及其對日治時期台灣文學史料與研究對象的解讀。
曾士榮〈評柳書琴著《荊棘之道:臺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該文刊載在2011年12月的《臺灣史研究》(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頁 241-24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