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教判,即教相判释,亦称教相、判教、教摄,佛教术语,即判別解釋佛陀教法相狀差別之理論。大乘佛教諸多教典傳至中國後,佛教僧眾就教说的形式、深淺、先後等,進行分类而判別教说。佛陀教法應對象根機,義理互有出入,教相判释因此产生,以明佛陀言行之真意,建立貫攝全部佛法的綱領與體系[1]。自智者大師創建天台宗,論難南三北七諸師,貢獻了新的判教理論,和華嚴宗、法相宗之教判並爲漢傳佛教傳統通行之判教體系[2]。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7月31日) |
早在部派佛教時代,就有人探討佛所說經是否皆為了義(梵語:nitartha)的問題。[3]
根據《異部宗輪論》,大眾部主張「世尊所說無不如義,佛所說經皆是了義」;說一切有部則認為「世尊亦有不如義言,佛所說經非皆了義,佛自說有不了義經」,不了義經是「假施設,有別意趣」,應求「此經意趣」,別為解說。
到了大乘佛教時代,龍樹認為佛經有「易了義」和「深遠難解義」,主張佛陀為應機設教的方便,而有了義說和不了義說;因此龍樹立了四種悉檀,以世界悉檀、各各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通攝佛說。無著持相同看法,主張「復有四種意趣,四種祕密」,依照平等意趣、別時意趣、別義意趣、補特伽羅意樂意趣,則「一切佛言應隨決了」。
漢傳大乘佛教認為,釋迦牟尼根據弟子不同根性,因時因地,而給予不同教法。由此產生了天台宗五時八教,法相宗三時教,華嚴宗五教十宗等教判學說。
印度大乘佛教的三大派系,中觀、瑜伽、如來藏,重釋了三轉法輪之說,以聲聞為初轉法輪之方便說,是小乘法;自宗為最勝法輪了義教,判他宗為不了義。[4][5][6][7]
說一切有部迦濕彌羅國論師,廣集各家解說加以論定,編成《大毘婆沙論》,特別針對分別論者和譬喻師加以論難。承繼此一毘婆沙宗學說的眾賢,稱大乘為空花論宗,否定其見解,認為大乘非佛說。[8]
教判盛行于南北朝,当时有“南三北七”一说。此後天台宗智顗改易顿、渐、不定等三种教相,为五味八教。三论宗吉藏则立声闻、菩萨二藏,於二藏中又别开根本、枝末、摄末归本三法轮,此为二藏三轉法輪判。南山律宗道宣分化制二教,化教又分諸法性空無我(二乘)、諸法本相是空(小菩薩)、諸法外塵本無,實唯有識(大菩薩)之南山三教。法相宗玄奘则依照《解深密经》、《金光明经》等,立转法轮、照法轮、持法转三法轮的“三时教判”,其弟子窥基则发展为“三教八宗”的教判。而华严宗的法藏则于《华严经探玄记》中立「五教十宗」[9]。
赤松德贊時期,西藏桑耶寺發生過一場拉薩法諍,由來自印度那爛陀寺隨瑜伽行中觀派,師承寂護的蓮花戒代表漸教,以及來自漢地敦煌禪門北宗,師承神秀弟子義福、降魔藏等人的堪布摩訶衍代表頓教,此場法諍反映了大乘教法中頓漸法門的諍辯。[10][11][12][13]
法相宗判教的理論依據是《解深密经》、《金光明经》等。唐玄奘法師立“三时教判”,即转法轮、照法轮、持法转三法轮之判。
其弟子窺基法師發展爲“三教八宗”,三教中以诸阿含「我空法有」为有教,“三论”、《般若》等「諸法皆空」为空教,《华严经》、《解深密经》、《法华经》等「非有非無之中道」为中道教;八宗為[14][15]:
華嚴宗判教的理論依據是《華嚴經探玄記》,提出“五教十宗”。
十宗之前七取自窺基所立,後三宗為:
天台宗判教的理論依據是《妙法蓮華經玄義》和《維摩經玄疏》之《四教義》,提出“五味八教”,或稱「五時八教」。
隋朝智顗在《法华玄义》提出五味教的理論。他認為佛陀順應眾生根機,說法有深淺不同之五味。
藏传佛教宁玛派(舊譯派)在《宁玛九乘次第》提出世间所有哲学和宗教,分为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总判爲颠倒外道乘、凡夫人天乘(即修善修禪定可往生人道、天道之教法)和真实内道乘(佛法),人天乘受摄於佛法;真实内道乘(佛法)又判爲九乘次第[16]:
其中,前三乘即显教,声闻、独觉爲小乘,菩萨爲大乘;外密三乘基本等同于汉传密宗的教法;内密三乘又叫大密咒乘,是藏密不共法,第九乘無上瑜伽爲最上乘。
除宁玛一派,其他各派皆主張四部说: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