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

东晋葛洪著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抱朴子

《抱朴子》东晋时期葛洪所著,分为内外两篇[註 1],后来被道教作为经典。其中《外篇》主要是对葛洪生平的自述和谈论社会上的各种事情;而《内篇》是葛洪对道家思想和丹道修炼方法的阐述[1]

事实速览 抱朴子, 作者 ...
抱朴子
全名:抱朴子
Thumb
作者葛洪
语言中文
成书年代东晋
出版資訊
连载状态卷數:内篇20卷,外篇50卷
关闭

内容

抱朴一詞源自《老子》之语“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葛洪本人自號抱朴子,故以為書名,[2]其思想涵蓋儒、道二家。[3]《内篇》主要讲述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灾却病,属于道家。其内容可以具体概括为:论述宇宙本体、论证神仙的确实存在、论述金丹仙药的制作方法及应用、讨论各种方术的学习应用、论述经的各种书目,说明世人修炼的广泛性。

《外篇》则主要谈论社会上的各种事情,属于儒家的范畴,也显示了作者先儒后道的思想发展轨迹。[4]其内容可具体概括为:论人间得失,讥刺世俗,讲治民之法;评世事臧否,主张藏器待时,克己思君;论谏君主任贤能,爱民节欲,独掌权柄;论超俗出世,修身著书等。总之,《抱朴子》将玄学与道教神学,方术与金丹、丹鼎儒学学统统纳为一体之中,从而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

《晋书·葛洪传》記《抱朴子》内外篇原共有116篇。今本已亡佚40余篇。[5]南朝陶弘景曾作“《抱朴子注》二十卷”,这是《抱朴子》的最早注本,已佚。清人严可均辑有《抱朴子内篇佚文》10卷。現流行本則是孫星衍之校本。今人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

葛洪提出了修仙必须积累善行,建立功德,慈善为怀。《抱朴子》中强调人不能单纯地从修炼方术入手,人生的抱负也不能仅仅是遁隐山林,要想真正修炼成还要建功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解脱和炼得肉体飞升,既做到立时济世,又得超凡入圣。[6]如他说:“上士得道于三军,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他认为修炼既可以保德致长生,也可以治世致太平。通过修炼还可以获得长生,身体不伤,是最大的道。

版本

  • 宋绍兴二十二年临安府荣六郎家刊本
  • 明万历六年吉藩崇德书院《二十家子书》本。

英译本

Sailey, Jay. The Master Who Embraces Simplicity: A study of the philosopher Ko Hung, A.D. 283-343. San Francisco: 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1978. ISBN 0-89644-522-4

注釋

参考文献

研究書目

外部链接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