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馬加鰆屬魚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康氏马鲛(学名:Scomberomorus commerson,台湾作康氏馬加鰆),俗名鰆、马鲛、梭齒、魠魚、頭魠、土托、土魠、康氏馬發、塗魠,为鲭科马鲛属的食用鱼,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海域,栖息于近海水面附近,有洄游习性。其背部为蓝灰色、腹部为银灰色,有灰绿色的体侧线和遍布全身的黑斑。其体长而扁,尾鳍深叉,头尖,主要以小鱼为食。其在每年5—10月繁殖,鱼卵和幼鱼会随波逐流,寿命可达22岁。该鱼商业价值极高,肉质在不同季节有显著差异,可油煎、炖汤、红烧或是油炸。目前该鱼虽有较大的种群,但受过度捕捞影响严重。
康氏马鲛的属名Scomberomorus源自于古希腊语词汇σκόμβρος,意为鲭鱼或金枪鱼;康氏马鲛由法国博物学家贝尔纳·热尔曼·德·拉塞佩德于1800年根据另一位法国博物学家菲利伯·康默森提供的笔记和插画正式描述。拉塞佩德选择用康默森的姓氏作为该鱼的种加词[5]。
康氏马鲛背侧呈蓝灰色,而腹侧则为银灰色,鳞片小而圆且易脱落。其体侧线为灰绿色,在第二片背鳍处下歪后弯曲延伸至尾柄。成鱼身体上可见数十条黑斑。该鱼身体长而侧扁,尾鳍深叉,头尖,嘴大,眼小。其上下颚均有一列牙齿,牙齿大而侧扁,呈三角形,共有12—16枚。康氏马鲛第一片背鳍有硬棘15—18条,后方紧跟具有15—20根鳍条的第二片背鳍,再后方有8—10片小鳍;其臀鳍有16—21根软条,后方有7—12片小鳍。康氏马鲛最长可长到2.45米,而捕得最重的个体重44.9千克[4][6]。
康氏马鲛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分布范围西至红海、东至澳大利亚和斐济、南至开普敦、北至日本。此外,该鱼通过苏伊士运河自红海进入东地中海:其首次于1935年在巴勒斯坦水域捕获,如今突尼斯、埃及、土耳其、希腊和利比亚等国水域均有康氏马鲛出没[7]。
康氏马鲛主要栖息于近海水面附近,偶尔会进入潟湖或是河口,一般独来独往或成小群活动[4][6]。该鱼有洄游习性,在秋季会迁徙至低纬度水域越冬,来年春季返回[8]。
成年康氏马鲛主要以鱼类为食,尤其偏好鳀鱼、鲱鱼、沙丁鱼,偶尔也会捕食其他鲭科鱼类、鲹、合齿鱼、须鲷以及枪鱿[9]。小于40厘米的幼鱼除去食鱼外,还会捕食相当数量的虾类[10]。
康氏马鲛一般在每年5—10月繁殖[11]。该鱼会将精子和卵子直接洒入水中。鱼苗在孵化后会随波逐流[12]。其在不同海域的性成熟年龄与体长均略有不同,但整体而言其在1—2岁左右性成熟[1][11]。性成熟时雌性平均体长为66.7厘米,而雄性则是80.3厘米[13]。该鱼寿命可达22岁[1]。
康氏马鲛于20世纪初通过雷赛布迁移自红海扩散至地中海,在东地中海已相当常见[7]。该鱼在同生态位相似的地中海原生鱼类大西洋白姑鱼的竞争处于上风,导致后者种群自1980年代起不断下降[15]。
康氏马鲛是商业价值极高的食用鱼种[11],主要以流刺网捕捞,但拖网、围网、鱼梁等渔具也可捕得该鱼[1]。该鱼肉质在不同季节有明显差异:夏季康氏马鲛肉质较为软糯、甘甜,油脂相对较少,而在冬季则油脂偏多[16],肉质整体上劣于同属的蓝点马鲛[17]。康氏马鲛可油煎、炖汤、红烧或是油炸,台湾小吃炸𩵚魠魚即是用康氏马鲛制作[18]。此外,闽南有用炸酥后的康氏马鲛鱼块制作的小吃土魠鱼羹,而浙江宁波也有以该鱼为原材料的菜肴雪菜马鲛鱼[17]。然而,由于康氏马鲛属顶尖掠食者,其体内常累积毒素,如雪卡毒素以及铜、铬等重金属[12][19]。
康氏马鲛的水产养殖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20],市场需求依赖于野外捕捞[1]。康氏马鲛尚有可观规模的种群,但大部分水域的种群均因过度捕捞而衰退,下降趋势在30%—60%不等,因此该鱼被IUCN评为“近危”[1]。其在波斯湾的种群所面临的渔业压力尤为庞大,且缺乏相关的保育政策,故被评为“易危”[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