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注音符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ㄛ()是注音符號中的韻母元音之一,字形取自「呵」的異體字「𠀀」,發音則取官話「呵」字的韻母。《說文解字》:「𠀀,反『丂』也。讀若呵。」
注音符號 灰底不用於國語官方注音;每格次行爲萬國音標 | ||||||
---|---|---|---|---|---|---|
聲母 | ||||||
發音 方式 |
塞音 | 擦音 | ||||
全清 | 次清 | 全濁 | 次濁 | 清 | 濁 | |
重脣 | ㄅ /p/ |
ㄆ /pʰ/ |
ㆠ /b/ |
ㄇ /m/ |
/β/ | |
輕脣 | ㄈ /f/ |
ㄪ /v/ | ||||
舌尖 | ㄉ /t/ |
ㄊ /tʰ/ |
/d/ |
ㄋ /n/ |
ㆹ /ɫ˭~ɫʰ/ |
ㄌ /l/ |
軟齶 | ㄍ /k/ |
ㄎ /kʰ/ |
ㆣ /ɡ/ |
ㄫ /ŋ/ |
ㄏ /x/ |
ㆸ /ɣ/ |
脣軟齶 | ㆼ /kʷ/ |
ㆽ /kʷʰ/ |
||||
喉 | /ʔ/ |
ㄏ /h/ |
/ɦ/ | |||
舌冠 | ㄐ /tɕ/ |
ㄑ /tɕʰ/ |
ㆢ /dʑ/ |
ㄬ /ɲ~ȵ/ |
ㄒ /ɕ/ |
、ㆺ /ʑ/ |
翹舌 | ㄓ /tʂ/ |
ㄔ /tʂʰ/ |
/dʐ/ |
ㄕ /ʂ/ |
ㄖ /ɻ~ʐ/ | |
平舌 | ㄗ /ts/ |
ㄘ /tsʰ/ |
ㆡ /dz/ |
ㄙ /s/ |
/z/ | |
介母、高元音 | ||||||
部位 | 前 | 中 | 後 | |||
普通 | ㄧ /i~j/ |
ㄩ /y~ɥ/ |
ㆨ /ɨ/ |
ㄭ /ɯ/ |
ㄨ /u~w/ | |
鼻化 | ㆪ /ĩ/ |
ㆫ /ũ/ | ||||
韻母 | ||||||
單韻 | ㄚ /a/ |
ㆩ /ã/ |
ㆿ /ɐ/ |
|||
ㄛ /o/ |
ㆦ /ɔ/ |
ㆧ /ɔ̃/ |
ㄜ | |||
ㄝ | ㆤ | ㆥ | ㆾ | |||
複韻 | ㄞ /ai/ |
ㆮ | ㄟ /ei/ |
ㄠ /au/ |
ㆯ | ㄡ /ou/ |
鼻韻 | ㆬ /m̩/ |
ㆰ /am/ |
ㆱ /ɔm/ |
|||
ㄯ /n̩/ |
ㄢ /an/ |
/ɔn/ |
ㄣ | |||
ㆭ /ŋ̩/ |
ㄤ /aŋ/ |
ㆲ /ɔŋ/ |
ㄥ | |||
韻尾 | ㆴ /p̚/ |
ㆵ /t̚/ |
ㆻ /k̚/ |
ㆷ /ʔ̚/ |
||
其他 | ㄦ | |||||
聲調 | ||||||
官話 | ˉ | ˊ | ˇ | ˋ | ˙ | |
客閩 | ˪ | ˫ |
「ㄛ」在最初1915年公佈的注音字母時,發音同今日的「ㄜ」,當時無「ㄜ」這個符號。1920年,基於國語的讀音變化,另外增加了新的符號,為「ㄛ」上面多一點,寫作「ㄮ」(),後來這一點與「ㄛ」下半部連成一劃,成為「ㄜ」();而原本的「ㄛ」則用新的發音,並沿用至今。
「ㄛ」的國語發音為半閉後圓唇元音/o/,但部分學者認為是半開後圓唇元音/ɔ/,由於官話中並無其他發為/ɔ/的韻母,因此「ㄛ」發為何者均可,可視為同音位的自由變異。其他/o/、/ɔ/並不對立的漢語語言,皆可以共用「ㄛ」字母,例如馬祖話,於第一、二、五、八調發音爲/o/,但於第三、四、七調發音爲/ɔ/,因無音位對立,視作同一音位,統一標記作「ㄛ」〔o〕。然而在其他有/ɔ/韻母的漢語中,例如臺灣話,「ㄛ」只能用作/o/,/ɔ/會另用符號(見下)。
另外,國語裏的「ㄛ」前方接「ㄅ、ㄆ、ㄇ、ㄈ」等唇音聲母時,會有一個過渡母音/u/(「ㄨ」)插在「ㄛ」之前,比如「ㄆㄛ」,嚴格來說實際發音為「ㄆㄨㄛ」,但該過渡性質的「ㄨ」音不會寫出。
在絕大多數的拼音方案中,「ㄛ」都對應為〔o〕。
類似「ㄛ」的發音方式有其他擴充的注音符號。在注音符號的擴充版本閏音符號中,增加了多個擴充符號,其一為「ㆦ」(),下方呈菱角形,與「ㄛ」不同(見右圖),該符號用於表示半開後圓唇元音/ɔ/,亦即所謂的「開口o」、「鬆ㄛ」,用於臺灣話、蘇州話等/o/與/ɔ/對立的漢語上。臺灣方音符號依從之,對應的臺羅拼音為〔oo〕。但人民政府時期的方音注音符號改爲「」形。
至於「ㄛ」的鼻化音,閏音符號並非在其上方加「~」號,而是設立了「」這符號。「」本身指/on/或/ɔn/之音,即在元音後加上輔音韻尾,粵語「安、幹、寒」之韻母(即粵拼〔on〕韻)即如此。它也兼職指鼻化半閉後圓唇元音/õ/和鼻化半開後圓唇元音/ɔ̃/。方音注音符號棄用之,粵語〔on〕韻改用「ㄛㄋ」標示,鼻化音改爲在「」的右旁加兩點「」。臺灣方音符號沒有〔on〕韻,鼻化音則寫作「ㆧ」(),寫法爲「」的最末筆收個圓並突出。它的發音爲鼻化半開後圓唇元音/ɔ̃/,在台羅拼音中寫為〔onn〕。若是前接的聲母本身就是鼻音聲母(ㄇ、ㄋ、ㄫ及ㄬ),則所有鼻化韻母都直接寫成非鼻化版本,對應的台羅拼音也是如此;例如「毛」的臺灣話文讀音為/mɔ̃˨˦/,其韻母是鼻化音「ㆧ」,但是因為前面的「ㄇ」為鼻音聲母,所以「毛」的臺灣話注音寫為「ㄇㆦˊ」即可,後面的「ㆦ」不需要寫成鼻音版本,對應的臺羅拼音也是如此,寫作〔môo〕而非〔mônn〕。
臺灣方音符號還有「ㆦ」()和「ㄇ」合併的韻母「ㆱ」,書寫方式為兩者的結合,寫作「」(見右圖),發音為/ɔm/〔om〕,取代了原本「ㆦ」這種寫兩個字卻只有一個音節的寫法,有助讓一些漢語的韻母維持在一個注音符號內。
閏音符號裏還有「」,其國際音標也標作/o/(但《注音符號總表》把「ㄛ」標作/ɔ/,把「ㆦ」標作/ɔ˘/註爲短音,故這三符號並不同音)。趙元任在註解裏指「ㄛ」比較開,「」比較閉,如常熟話的「各」是「ㄍㄛ」,「谷」是「ㄍ」;溫州話的「包」是「ㄅㄛ」,「巴」是「ㄅ」。以今天而言,或許接近中後圓唇元音/o̞/與半閉後圓唇元音/o/之別。或者把「ㄛ」視爲/ɔ/而不作「」;同時把「」視爲/o/而不作「ㄛ」。
早期「ㄛ」的設計,下方並沒寫作弧筆。在1932年的《注音符號總表》中,寫了「ㄒ」形後,第三筆寫一短橫,第四筆寫「㇗」,寫成「」的樣子。1949年的示範模板中,先寫一個「丁」形,其鉤代替了最初第三筆的短橫,接着就寫末筆的「」,作「」。現在則爲「」形,採用弧筆,兩筆即可完成書寫,方便快捷。
另外,臺灣方音符號「ㆦ」〔oo〕應寫作「」,下方呈菱角形。可是在舊版Unicode中,因字型顯示不當,「ㆦ」〔oo〕往往跟「ㄛ」〔o〕分別不大,下方不但不夠菱角,甚至還保留「ㄛ」〔o〕的豎筆部分。同時,鼻化音「ㆧ」應該是「ㆦ」〔oo〕末筆收圓,寫成「」才正確,舊版Unicode卻寫成「ㄛ」〔o〕的末筆收圓;帶有閉口韻尾的「ㆱ」也應該是「ㆦ」〔oo〕與「ㄇ」的合體,即「」,卻被舊版Unicode寫作「ㄛ」〔o〕與「ㄇ」的合體。唯幸在臺灣話中只有〔oo〕有鼻化韻,也只有它有接雙唇鼻音的韻尾,而〔o〕沒有,所以Unicode的訛寫並不帶來辨義差別。然而這仍是不正確的字形,Unicode最新版已更正之。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