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清江生物群是在中國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地區發現的一個距今5.18億年的化石庫,其中保存了大量寒武紀軟軀體化石,是自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岩生物群與中國雲南澄江生物群之後又一個重要的布爾吉斯頁岩型化石庫。清江生物群的生物多樣性或超過布爾吉斯頁岩與澄江生物群,對研究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有著重要意義。
2007年,由西北大學地質學系教授張興亮帶領的研究團隊首次在湖北長陽地區清江與丹江河交匯處發現了布爾吉斯頁岩型化石庫代表性的林喬利蟲與納羅蟲化石。此後每年團隊都會前往清江兩三次開展踏勘工作。2014年,研究團隊確定了這一化石庫的巨大潛力,並將研究重心移至此處。至2019年為止,清江生物群共發掘出化石標本4351枚。[1]
2019年3月,《科學》發表了團隊的研究成果——《華南早寒武世布爾吉斯頁岩型化石庫——清江生物群》(The Qingjiang biota—A Burgess Shale–type fossil Lagerstätte from the early Cambrian of South China)。[2]同期雜誌上還配發了加拿大古生物學家、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專家艾利森·戴利(Allison Daley)的評論文章。[3]
清江生物群化石產於水井沱組中段地層。已發現的4351枚化石中包括了101個後生動物屬與8個藻類屬,其中53%為未曾有記錄的新屬種。稀疏性分析表明,清江生物群的物種多樣性或超過包括布爾吉斯頁岩生物群與澄江生物群在內的所有布爾吉斯頁岩型化石庫。此外,化石標本中水母、海葵等軟軀體生物種類豐富,比例高達85%。[1][2][4][5]
清江生物群化石的保存狀況也優於布爾吉斯頁岩生物群與澄江生物群。布爾吉斯頁岩型化石庫的特異埋葬均以有機碳質薄膜的形式保存。但布爾吉斯頁岩生物群化石標本受到了後期變質作用的影響,而澄江生物群化石則遭到了嚴重風化作用的改造。與此相比,清江生物群的化石保存更為完好、精美,軟體組織與器官形態結構等都清晰可見。[1][2][4][5]
清江生物群與澄江生物群同屬於寒武紀第三期,但澄江生物群生活於離海岸更近的淺水環境,而清江生物群則生活於較深水環境,兩者具有很強的互補性。[1][2][5]
清江生物群中的古生物化石包括(不含尚未定名的新屬):[2]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