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民幣(ISO 4217代碼:CNY,漢語拼音:Rénmínbì,縮寫:RMB),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3],1948年12月1日開始流通,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目前市場流通的主要為第五套人民幣。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22年6月16日) |
人民幣 | |
---|---|
標準代碼 | |
ISO代碼 | CNY |
數字代碼 | 156 |
GB名稱 | 人民幣元[1] (簡體中文) |
使用地區 | |
法定貨幣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流通貨幣 | 香港[註 1] 澳門[註 2] 安哥拉 寮國 辛巴威[2] 柬埔寨 越南[註 3] 緬甸[註 4] 朝鮮[註 5] |
發行歷史 | |
始發時間 | 1948年12月1日 |
貨幣單位 | |
1 | 圓(元) |
1⁄10 | 角 |
1⁄100 | 分 |
常用縮寫 | RMB |
貨幣符號 | RMB¥ 或 CNY¥ 簡作:¥ |
圓(元) | 塊 |
角 | 毛 |
發行面額 | |
硬幣 | |
- 常用: | 1角、5角、1元 |
- 少用: | 1分、5分 |
紙幣 | |
- 常用: | 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
- 少用: | 1角、5角 |
發行製造 | |
中央銀行 | 中國人民銀行 |
- 網址: | www |
印鈔機構 |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 |
- 網址: | www |
造幣機構 |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 |
- 網址: | www |
貨幣估值 | |
通脹率 | 1.0% |
- 數據來源: | 國家統計局2023年2月數據 |
- 測度指數: |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
匯率參考 | |
即期匯率 | |
1 USD= | 7.141 CNY |
1 EUR= | 7.694 CNY |
1 GBP= | 9.274 CNY |
1 AUD= | 4.688 CNY |
1 JPY= | 0.04670 CNY |
(2024年10月29日) |
中國境內的一切公共費用的支出,包括各類行政經費、國債、國家賠償費用等支出,都必須使用人民幣;各種經濟合同的債務履行、勞務報酬以及其他原因形成的債權債務也都必須以人民幣為支付工具進行計價結算。當以人民幣進行實際支付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接受人民幣。[4]
1988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貨幣管理制度》第三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唯一的貨幣發行機關。人民幣是我國唯一合法貨幣。嚴禁任何其他部門發行任何貨幣、變相貨幣。」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十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2000年2月3日,中國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5]
1948年12月1日,經當時中共中央批准,以當時的華北銀行為基礎,合併北海銀行、西北農民銀行,在河北石家莊市成立中國人民銀行,同日開始發行在解放區流通的「中國人民銀行券」。為區別於以往各解放區銀行所發行的地方紙幣,例如北海銀行發行的北海幣、冀南銀行發行的冀南幣、魯西銀行發行的魯西幣等等,這套新紙幣以發行銀行——中國人民銀行的名稱,被稱為「人民幣」。紙幣最初被稱為「新幣」、「人民券」等,直到1949年6月才被正式定名現名[6]。這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中央銀行和法定本位幣的起源。
在此之前,中國共產黨控制的各解放區彼此地理割裂,並不流通國民政府發行的法幣等貨幣,而是各自建立根據地銀行,並各自發行在本根據地內流通的貨幣[7]。至1947年,中國共產黨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取得優勢,各解放區開始連成一片,從而提出統一貨幣的需求。1947年4月,中共中央宣布成立以董必武為主任的「華北財經辦事處」,統一華北各解放區財經政策,調劑各解放區財經關係和收支,同時著手開展統一貨幣的工作。1947年8月1日,董必武擬定了《華北財經辦事處組織規程》,8月16日獲中共中央批准,其中第五條是「籌建中央財政及銀行」。1947年10月8日,成立以南漢宸為主任的「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8]到1947年12月下旬,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在河北平山縣離西柏坡一里許的夾峪村一家農民小院掛牌[9],1948年秋,籌備處遷至石家莊。
由於第二次國共內戰在1948年急劇變化,原計劃於1949年1月成立中國人民銀行和發行人民幣被迫提前。1948年下半年,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對華北、華中、西北三大解放區的各印鈔廠進行改組。1948年12月1日,華北人民政府發布《金字第四號布告》,宣布成立中國人民銀行,作為華北、華東,西北解放區的發鈔行。南漢宸被任命為中國人民銀行總經理,副總經理為胡景沄、關學文。同日,中國人民銀行對外發行中國人民銀行鈔票,即人民幣。[10] 歷史上第一張人民幣是面值50元的00000001號,印有時任華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書寫的「中國人民銀行」、「中華民國三十七年」字樣,首張人民幣在河北省平山縣銀行開出[11],又發行20元、10元票面的人民幣。
自1948年12月1日開始發行,至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終結,在此期間,中國人民銀行統一人民幣發行,逐步收兌解放區發行的貨幣,全部清除並限期兌換了國民政府發行的法幣、金圓券等貨幣,禁止外幣、銀元、黃金的流通,使人民幣成為全國統一的貨幣。
人民幣隨著解放軍逐步推進而覆蓋全國。1949年3月10日,人民幣在中原解放區發行。1949年5月底,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上海後,接管國民政府的中央造幣廠和中央印製廠(現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開始利用此處設備和人員印製人民幣。當年6月,上海銀元之戰爆發,部分商人希望通過銀元交易阻止人民幣進入上海市場,新政府通過強硬的行政手段控制上海金融市場,在上海推廣人民幣使用。
1949年12月,原華南解放區的南方人民銀行改為中國人民銀行華南區分行,南方幣和華南解放軍區其他貨幣按固定比價收購。在對國民政府的戰爭持續進行中,人民政府入不敷出而繼續大力印鈔。
據統計人民幣發行總量由1949年4月的607億元,7月底就達到2800億元,再到11月底迅速增加到20000億元。再到1950年2月底達到41000億元,3月份發行量增至49100億元。一年時間印鈔量已暴增80倍以上,而嚴重的通貨膨脹隨之而來:1949年1月到1950年2月,以人民幣計價的全國13個大城市批發物價指數上漲91倍,其中天津市的麵粉、小米、小麥、紗、白細布這五種商品的綜合價格更是上漲了103.7倍。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在1950年3月就通過頒布《關於統一國家財政經濟工作的決定》,對各項財經貿易物資等方面進行統一管理,嚴格照計劃調配,緩減經濟面臨的壓力[6]。
1950年7月23日,海南軍政委員會發出通告,宣布瓊崖革命根據地發行的票卷停止流通。人民幣的流通區域擴展到海南。1951年4月,東北銀行和內蒙古人民銀行統一於中國人民銀行系統,人民幣取代東北幣、新蒙幣成為東北和內蒙古地區的本位貨幣;1951年底,人民幣成為新疆地區的本位貨幣;1957年7月15日起人民幣取代藏幣,成為西藏地區的本位貨幣[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由於國共戰爭時期的紙幣印刷仍然過多,人民幣依然存在著較為明顯的惡性通貨膨脹問題,而第一套人民幣本身質量和面額等也有不少問題[13],與法幣、金圓券等都一樣是普遍面值過大,對商品流通和計算有較大不便,中國人民銀行決定發行新版人民幣[6]。
1955年2月17日,國務院第五次會議通過《關於發行新的人民幣和收回現行人民幣的命令》,決定進行幣制改革,第二套人民幣於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同時收回第一套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和第一套人民幣折合比率為1:10000。第二套人民幣共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11個面額。人民幣每種券面版面均印有漢語、藏語、蒙古語、維吾爾語四種文字。輔幣面額為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由於大面額鈔票技術要求很高,3、5、10元由蘇聯代印。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蔣中正一直準備反攻大陸,海峽兩岸關係緊張,在關閉政策之外,國民政府印製假人民幣,空投或者經港、澳走私到中國大陸以破壞人民幣信用。為減少假票的影響與損失,第二套人民幣發行時暫不發行5元以上的大票,增加發行3元面值,用以調節流通領域。[14]然而伴隨著大躍進的推進,國家財政出現大量赤字而再用多發鈔票彌補,人民幣的供應量隨即暴增,在1958年、1959年分別激增到363億元和474億元,增長率達到66%和30%,創下60年來的最高增長率記錄[6]。而貨幣投放量由53億元(1957年),上升到75億元(1959年)、96億元(1960年),至1961年達到125億元的高峰。由於貨幣投放過多,國家商品庫存被挖空,通貨膨脹令物價大幅上漲再隨即引發大饑荒[15]。
第二套人民幣存在色調單一、文字設計不周、票幅大等缺陷[16],而且3、5、10元面值由蘇聯代印。而自1960年後,中蘇關係急劇惡化,蘇聯掌握第二套人民幣三種大面值人民幣的票版和印刷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需要保護人民幣的信用免遭破壞。[14]
1962年4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第三套人民幣,共有 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種面額、13種版別,其中1角券別有4種(包括1種硬幣),2角、5角、1元有紙幣、硬幣2種。1966年和1967年,又先後兩次對1角紙幣進行改版,主要是增加滿版水印,調整背面顏色。10元券正面為「人民代表步出大會堂」圖,10元面值也被民間俗稱為「大團結」。
1964年4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出了《關於限期收回三種人民幣票券的通告》,限期收回的三種人民幣都是1953年版的,黑色、工農圖景的十元券;醬紫色、各民族大團結圖景的五元券;深綠色、井岡山圖景的三元券。
1978年,中國大陸開始改革開放,經濟迅速發展,1987年國內生產總值是1978年的3.3倍,是1962年的10.49倍。第三套人民幣最大面值10元,面值太小,已經不能滿足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需要。
1987年4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第四套人民幣,共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9種面額,其中1角、5角、1元有紙幣、硬幣2種。與第三套人民幣相比,增加了50、100元大面額人民幣。為反假幣需要,1992年8月20日,又發行了改版後的1990年版50、100元券,增加了安全線。[17]
改革開放20餘年後,中國大陸1999年的國內生產總值達8.97萬億元,是1987年的7.43倍,是1978年的24倍。與之同時,計算機和網際網路在亞太地區開始廣泛採用,金融電子化和銀行自動化程度提高,第四套人民幣缺乏機讀性能而不利鈔票自動化處理。
1999年10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陸續發行第五套人民幣,共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八種面額,其中1角、5角、1元有紙幣、硬幣2種。此後增加了20元面額,取消了2元面額。各面額貨幣正面均採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建國初期的頭像。第五套人民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首次完全獨立設計與印製的貨幣。[16]
2005年8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2005版第五套人民幣,包含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紙幣和1角硬幣,主體設計與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幣保持一致,但提升防偽技術和印製質量。[18]為了進一步提高人民幣防偽能力,中國人民銀行於2019年8月30日發行2019版第五套人民幣50元、20元、10元、1元紙幣和1元、5角、1角硬幣,對票(幣)面效果、防偽特徵及布局等進行了調整,引入了光彩光變面額數字等新的防偽技術。[19]
自1949年到1952年,人民幣採用浮動匯率制度。自1953年到1973年,在計劃經濟制度下,人民幣與美元掛鉤,匯率保持在1美元兌換2.46元人民幣的水平。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後,世界物價水平上漲,西方國家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匯率波動頻繁。人民幣匯率參照西方國家貨幣匯率浮動狀況,採用「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973年的1美元兌換2.46元逐步調至1980年的1.50元,人民幣對美元升值39.2%,同期英鎊匯率從 1英鎊兌換5.91元調至3.44元,人民幣對英鎊升值41.6%。
1981年至1984年,人民幣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除官方匯率外,另行規定一種適用進出口貿易結算和外貿單位經濟效益核算的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格,該價格根據當時的出口換匯成本確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幣官方匯率因內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其對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調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53.3%。1985年至1991年4月復歸單一匯率制度。匯率繼續向下調整,從 1984年7月的2.30下調到1985年1月的2.80,之後又多次下調。這階段雖然恢復單一的匯率制度,但在具體的實踐中隨著留成外匯的增加,調劑外匯的交易量越來越大,價格也越來越高,因此名義上是單一匯率,實際上又形成新的雙重匯率。1991年4月至1993年底。這一階段對人民幣匯率實行微調。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度調低,但仍趕不上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的變化。到1993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與調劑匯率分別為5.7和8.7。[20]
外匯調劑市場貿易規模日益擴大,弊端開始顯現。民間調劑市場的外匯交易量逐步超過官方市場,到1993年,80%以上的外匯交易都發生在調劑市場,官方匯率基本維持在5.8左右,而調劑市場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則一度超過了11。在外匯管制的條件下,兩市場間巨大的匯差使得尋租腐敗現象猖獗。
1994年,人民幣開始匯率制度改革。主要有三方面內容:實現匯率並軌,形成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原5.7跳貶至8.7,並在之後的10年保持在8.3左右水平。取消外匯留成和上繳制度,轉為實行強制結匯制度,中資企業需要將出口所得外匯悉數到銀行進行結匯。建立全國統一的、規範性的外匯市場。
國家/地區 | 貨幣 | 代碼 | 比重 | 共計 |
---|---|---|---|---|
美國 | 美元 | USD | 26.40 | 26.40 |
歐元區 | 歐元 | EUR | 21.39 | 47.79 |
日本 | 日圓 | JPY | 14.68 | 62.47 |
香港 | 港幣 | HKD | 6.55 | 69.02 |
澳洲 | 澳元 | AUD | 6.27 | 75.29 |
馬來西亞 | 林吉特 | MYR | 4.67 | 79.96 |
俄羅斯 | 盧布 | RUB | 4.36 | 84.32 |
英國 | 英鎊 | GBP | 3.86 | 88.18 |
新加坡 | 新元 | SGD | 3.82 | 92.00 |
泰國 | 泰銖 | THB | 3.33 | 95.33 |
加拿大 | 加元 | CAD | 2.53 | 97.86 |
瑞士 | 瑞郎 | CHF | 1.51 | 99.37 |
紐西蘭 | 紐元 | NZD | 0.65 | 100.02 |
中國1999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外資大舉入華,導致金融帳戶順差增加,人民幣匯率在8.27的水平面臨升值壓力。
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改革匯率形成機制,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單一盯住美元,人民幣匯率從8.27一次性升值2.1%至8.11。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形成參考上一交易日的收盤價,但維持匯率0.3%的日浮動區間不變。人民幣匯率一籃子機制就是綜合考慮在對外貿易、外債(付息)、外商直接投資(分紅)等外經貿活動占較大比重的主要國家、地區及其貨幣,組成一個貨幣籃子,並分別賦予其在籃子中相應的權重。2005年9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通知,擴大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交易價的浮動幅度,從原來的上下1.5%擴大到上下3%。
2015年12月11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CFETS)推出人民幣匯率指數,參考13種貨幣,指數以2014年12月31日為基期,指點100。指數每週公佈一次。當指數上升,代表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升值,指數下跌則代表貶值。由於香港實施聯繫匯率制度,港幣被視作美元資產。因此指數中的美元比重實際上達到33%,歐元及日圓合計36%,首四隻貨幣合計佔約七成。
離岸人民幣(英語:Offshore RMB),非ISO的貨幣代碼:CNH(Chinese Yuan in Hong Kong),是指在中國內地之外交易的人民幣[21][22]。離岸人民幣報價主要由離岸市場的供需雙方決定,而在岸人民幣報價則主要由中國人民銀行主導,CNH被稱為市場價,CNY也稱為官方價[22]。常見的離岸人民幣市場有香港、新加坡和倫敦等,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
2003年,中國人民銀行在香港提供人民幣清算業務,開啟離岸人民幣市場。2010年7月,香港人民幣參加行可自行對盤,不需經由清算行,形成離岸人民幣匯價,簡稱CNH。CNH價格由市場供需決定,但人民銀行會不時干預匯市,避免在岸及離岸差價過大。2014年11月17日,香港取消每日兌換人民幣2萬元上限,港人可無上限兌換人民幣,方便市民參與滬港通。但每日匯款8萬元上限不變。同時,港人兌換人民幣的頭寸,由在岸市場平盤改為離岸市場平盤。
目前關於離岸人民幣的衍生金融產品包括離岸遠期外匯合約和離岸人民幣債券業務。港交所在2012年9月17日推出1年期兌美元的離岸人民幣期貨合約;芝加哥證券交易所亦計劃於同年第四季推出3年期的合約,每張合約規模為10萬美元,此外添加1萬電子微型期貨。其他人民幣市場包括以美元結算的無本金交割遠期(NDF)和交易結算匯率(CNT)。[23][24]
當前 CNH 匯率 | |
---|---|
根據Google財經: | AUD CAD CHF CNY EUR GBP HKD JPY TWD USD |
根據新浪財經: | AUD CAD CHF CNY EUR GBP HKD JPY TWD USD |
根據雅虎財經: | AUD CAD CHF CNY EUR GBP HKD JPY TWD USD |
根據雅虎香港財經: | AUD CAD CHF CNY EUR GBP HKD JPY TWD USD |
根據Yahoo奇摩股市: | AUD CAD CHF CNY EUR GBP HKD JPY TWD USD |
根據XE.com : | AUD CAD CHF CNY EUR GBP HKD JPY TWD USD |
根據OANDA : | AUD CAD CHF CNY EUR GBP HKD JPY TWD USD |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5],2009年4月8日,中國國務院會議決定在上海市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東莞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26],同年7月1日[27]、3日,中國人民銀行先後公布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28]及其《實施細則》[29]。2009年7月6日,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在上海試水成功,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於2009年7月6日上午9時,完成跨境貿易人民結算第一單[30],這使得2009年成為人民幣國際化元年[26],標誌著人民幣國際化的開端[31]。當時,人民幣在中國跨境收支中占比接近於零,美元的占比則為83%[31]。但自2009年以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人民幣在中國與毗鄰國家經濟交往中作為支付貨幣的使用範圍和規模增加,國際地位得到提高[26]。
2013年4月10日,人民幣與澳元開始直接兌換。次年3月19日,人民幣和紐西蘭元實行直接兌換;6月19日,人民幣和英鎊實現直接兌換;9月30日,人民幣與歐元開始直接兌換。2015年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該決議於2016年10月1日生效。人民幣由此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人民幣由此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新增的SDR籃子貨幣。人民幣入籃後,SDR貨幣籃子將包括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和英鎊五種貨幣,其權重將分別為41.73%、30.93%、10.92%、8.33%和8.09%。
2022年4月,以色列央行將人民幣納入其外匯儲備,份額為占2%[32]。同年5月1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董會宣佈將人民幣權重由10.92%上調至12.28%,將美元權重由41.73%上調至43.38%,同時將歐元、日圓和英鎊權重分別由30.93%、8.33%和8.09%下調至29.31%、7.59%和7.44%[33]。同年7月,白俄羅斯中央銀行將人民幣納入其貨幣籃子,人民幣在其貨幣籃子中的權重將為10%[34]。
俄烏戰爭後,俄羅斯因遭受美國金融制裁而無法通過國際資金清算系統結算,不得不通過中國人民銀行打造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進行人民幣結算,2023年2月,人民幣在俄外匯交易總量中所占份額達到37%[35],而在戰前,人民幣只占0.32%[31]。這促使了俄羅斯選擇在中俄貿易中加強了本幣結算[36][37][38],另據俄羅斯《生意人報》日前援引莫斯科證券交易所數據報道,2023年2月,人民幣首次超過美元,成為該交易所月度交易量最大貨幣[39]。
2023年3月29日,巴西政府宣布已與中國達成協議,將在中巴貿易中繞開美元,用雷亞爾與人民幣直接兌換結算[40][41]。同年4月26日,阿根廷經濟部長塞爾希奧·馬薩宣布阿根廷將停止使用美元來支付從中國進口的商品,轉而使用人民幣結算[42]。同年3月28日,中國海油與法國道達爾能源在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達成交易[34],5月16日,來自阿聯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馬爾文」輪在中國廣東順利接卸,成為中國首單以人民幣結算的進口液化天然氣[43]。
2023年3月,人民幣在中國跨境收支中占比升至48%,高於美元的47%,是人民幣在中國跨境交易中的使用率首次超過美元[44]。截至2023年4月[update],人民幣是第五大國際儲備貨幣、第五大支付貨幣(占比2.29%[45])、第三大貿易融資貨幣(2022年12月占比3.91%[35])[46],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中權重排名第三[34]。
截至2023年5月[update],已有包括印度尼西亞、伊朗、俄羅斯在內的30多個國家正逐漸在貿易結算或投資中轉向使用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與40個國家和地區的央行或貨幣當局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46]。
由於已知的技術原因,圖表暫時不可用。帶來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
在歷次美術設計中,第一套人民幣的主要設計者是解放區的王益久和沈乃庸等人。第二套至第四套人民幣的主要設計者是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羅工柳,以及周令釗和陳若菊夫婦、侯一民和鄧澍夫婦等5人。第五套人民幣的彩稿設計工作則全部是由印鈔造幣企業的專業設計人員承擔完成。
目前主要流通的人民幣版本為第五套人民幣,於1999年10月1日開始發行。另外第四套人民幣仍部分幣種有流通,如角面額紙幣;而第四套人民幣元面額紙幣、硬幣,第二套人民幣的分面額硬幣雖然理論上仍是流通貨幣,但基本絕跡。另2元面額紙幣由於找零容易被1元面額所替代等原因,也停止流通。
第一套人民幣於1955年5月全面停止流通。第二套人民幣除分幣外的各類紙幣於1999年1月1日起停止流通,紙分幣於2007年4月1日起停止流通,硬分幣仍處於流通狀態,同時,這也是唯一有分幣的一套人民幣(第一套人民幣最小面值為1元,第三套人民幣開始最小面值為1角)。第三套人民幣於2000年7月1日全面停止流通。第四套人民幣除1角、5角紙幣和5角、1元硬幣外的其他幣種於2018年5月1日停止流通。
2019年,中國人民銀行宣布,為提升防偽,發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幣,當年8月30日開始流通。新版第五套人民幣包含50元、20元、10元、1元面額紙幣和1元、5角、1角面額的硬幣,設計均有所變化[47]。其中,硬幣上的數字由襯線體改為非襯線體並稍作傾斜,1元硬幣尺寸有所調整,而5角硬幣正背面內周緣變為多邊形,1角硬幣正面邊部增加圓點[48]。
人民幣紀念幣是具有特定主題、限量發行的人民幣,屬於法定貨幣,分為普通紀念幣和貴金屬紀念幣,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發行。人民幣紀念幣以紀念發生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重大政治、重大歷史事件、傳統文化、傑出人物、珍稀動物、宗教、體育等等具有特殊意義的事物而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77年開始研究、鑄造貴金屬紀念幣,1979年10月1日發行第一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紀念金幣[51],1984年10月1日發行第一套普通紀念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的規定,紀念幣是可以作為商品進行買賣交換的人民幣,普通紀念幣由中國人民銀行交付各金融機構直接流通,貴金屬紀念幣由中國金幣總公司總承攬經銷。
中國人民銀行自2014年開始研究法定數字貨幣。2017年末,經國務院批准,人民銀行組織部分實力雄厚的商業銀行和有關機構共同開展數字人民幣體系(DC/EP)的研發。
目前數字人民幣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52]
台灣、朝鮮等地均曾出現人民幣假幣案。2009年,台灣警方偵破一起大型假鈔案,在一家大型假鈔廠中查貨大量印製高仿真度假人民幣,並逮捕6人[54]。2012年,韓國國家情報院逮捕一名朝鮮女間諜,並查明該朝鮮女間諜曾派到中國利用假人民幣換真人民幣[55],中國公安機關網站也曾發布警惕朝鮮假人民幣的消息[56]。
2015年12月16日,《咬文嚼字》主編郝銘鑒表示人民幣紙鈔上的「壹佰圓」的「圓」字為錯字,應為「元」,後引發網友爭議[57]。隨後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發表文章稱,「圓」字是傳統漢字,有很多用法,包含多重意義。在《現代漢語詞典》、《辭海》等典籍中,除了注釋其他用處外,註解為貨幣單位的,與「元」在貨幣上同用同意,可互為通用。而紙幣上使用的「圓」字,也是歷史文化的傳承(參見清宣統二年(1910年)4月16日頒布的《幣制條例》:「中國國幣單位,著即定名圓,暫就銀為本位。以一元為主幣……元角分厘各以十進。」)。而1955年2月21日頒布的《中國人民銀行通告》,明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貨幣單位,主幣單位為圓(元),輔幣單位為分、角兩級十進制[5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