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亚洲的一个区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亞(英語:Central Asia;俄語:Средняя Азия / 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即亞洲中部,在地理上是指西至裏海,東到中國新疆,南到阿富汗,北到俄羅斯的廣大區域。而根據長期占據這片區域大部分領土的前蘇聯官方定義,中亞僅指其五個加盟共和國: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
蘇聯解體後,中亞成了亞洲中部現已獨立的五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哈薩克(1878萬人)、吉爾吉斯(652萬人)、塔吉克(954萬人)、土庫曼(603萬人)、烏茲別克(3347萬人)以及阿富汗等國的總稱。雖然關於中亞的定義沒有得到全世界範圍的認可,但這一地區有著一些顯著特徵。例如,在歷史上,中亞地區的主要居民屬於游牧民族,而這塊區域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這個原因,這一區域成了東亞、西亞、南亞、和北亞各個民族、各種宗教以及各種思想的交匯之地;到了近現代,西歐殖民者和美蘇爭霸又在此區域興起各種霸權爭奪,產生了古老與現代的思想交匯。[1]
中亞最早的民族已經不可考,因為缺少文字和聚落的遺存物,許多零星遺蹟也無法得到有效斷代與確認。自公元前2世紀起,從塔克拉瑪干綠洲越過蔥嶺西遷而來的大月氏人征服了本地民族大夏人,逐漸融合成了新的民族。月氏人與西亞兩河流域的安息人長期在此地區共存,而版圖此消彼長。此時中亞的主要民族或政權有原本的大夏、大宛,西遷來的大月氏以及更偏北方的烏孫。由於缺乏歷史樣本,現在已經很難知道當時這些民族的具體人種,但根據中國史書記載,除了烏孫明顯具有高加索人種特徵外,本地的土著民族「深目多髯」,即眼窩較深、鬍鬚較多,並沒有任何膚色、瞳色、發色的明顯差異;而月氏人與敦煌、祁連山南部的羌人同族,應當屬於黃種人。
到了公元1~3世紀,大月氏五個翕候部族的一支貴霜翕候攻滅其他四部,取代大月氏建立新的政權。貴霜帝國強盛時期南臣高附、身毒,西卻安息,建立了南到印度洋、東到蔥嶺、西到裏海沿岸的大帝國。此時中國史書中關於人種的相關記載沒有出現特別的變化,仍然是」深目、多髯「類似的特徵。
到了公元5~6世紀,隨著北亞草原民族丁零、柔然、敕勒等,逐步沿蒙古高原外圍西遷、南遷,與中亞地區的民族發生了更多的交流。此時期本地的各民族特徵缺乏史料記載,中國史書沒有額外的描寫;然而西方史學界將此階段稱為突厥化,並認為直到「突厥化」早期以及9世紀伊斯蘭化之前,中亞地區的主要居民是」操伊朗語支各語言的、屬於白種人的[2][3]東伊朗人(即中國史書中說的粟特人以及希臘文獻中的斯基特人)」、這種觀點與本地區長期存在的民族成分不符,在史學上與中亞地區臨近的中國記載相衝突,也缺乏可信的實證。
總之,從6世紀後期,隨著唐朝對突厥汗國的軍事行動和對中亞地區的羈縻統治,突厥民族和文化在中亞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逐漸彼此融合。隨著公元840年唐朝與吐蕃戰爭失利,阿拉伯人的祖先建立的大食和藏族人的祖先建立的吐蕃政權在此地區展開爭奪,直到12世紀遼被金和宋攻滅以後,耶律大石率領2萬部眾遷徙到這裡,建立了強大而短暫的西遼,直到13世紀被蒙古汗國擊潰。13世紀開始,和突厥民族一樣來自蒙古草原的蒙古人西征中亞,由於兩次外交努力的失敗,蒙古軍隊在花剌子模(今天的烏茲別克和土庫曼)對當地成年男性進行了報復性屠殺。蒙古汗國對中亞的西征以及察合台汗國和金帳汗國在中亞的建立,直接導致現代中亞人的父系基因有30%左右來自蒙古,8%左右來自於漢代時期的西域(今新疆)或8世紀左右的吐蕃,以及2%左右來自於東亞基因群(大概來自唐代安西都護府的漢人官僚和士兵)[4][5][6]
中亞這個概念最早由德國地理學家亞歷山大·馮·洪堡於1843年提出,其所包含的範圍存在多種界定。
範圍最狹窄的界定來自蘇聯官方的定義,即僅指其下屬的四個加盟共和國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土庫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蘇聯時期,這一界定在國際上也廣泛使用。
然而在俄羅斯文化中,關於中亞有兩個概念:一個是Средняя Азия(英語可譯成Middle Asia),是較為狹窄的概念,是指歷史上曾經為俄羅斯所統治的位於亞洲中部的非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區;另一個是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英語可譯成Central Asia),範圍較為廣泛,即指亞洲中部地區而不論這些地區是否曾受俄羅斯統治。
在蘇聯解體後,已經獨立的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土庫曼的領導人在塔什干舉行會議,宣布中亞地區應當包括哈薩克在內。從此之後,中亞五國成了中亞最為普遍接受的界定。
另一個變通的界定方法是根據種族劃分,即東突厥人、東伊朗人以及蒙古人居住的地區。這些區域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西伯利亞南部生活著突厥民族的區域、從前蘇聯獨立的五個中亞國家以及阿富汗。此外還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北部和克什米爾山谷,以及西藏和印度的拉達克。在這一概念下,上述地區的絕大部分居民都屬於當地原住民。
有一些地方宣稱在地理上位於亞洲的中心位置,例如俄羅斯圖瓦共和國的首府克孜勒,以及中國新疆烏魯木齊以北320公里的一個小村莊(見下文)[7]。
中亞地區地域遼闊,地貌複雜。既有天山山脈這樣的高山,也有卡拉庫姆沙漠、克孜勒庫姆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戈壁灘等廣大的沙漠。但最具中亞特徵的地形無疑是稀樹草原。中亞地區的草原和東歐草原一起構成了橫貫歐亞大陸的歐亞大草原。
中亞的大部分區域都異常乾燥,難以種植作物,大部分中亞地區的居民以放牧為生,工業則集中在該地區的城市之中。
中亞地區的主要河流包括阿姆河、錫爾河、哈里河和穆爾加布河,湖泊則有鹹海、巴爾喀什湖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裏海,這些河流和湖泊構成了中亞地區龐大的內流區。由於近幾十年來工業和灌溉用水量的急劇提升,上述水體均應水流量減少而發生了水體收縮現象。考慮到水對於乾旱的中亞地區的重要性,水流量減少很有可能導致地區衝突。
中亞地區有以下地理極端:
中亞地區遠離海洋也造成了整個地區晝夜溫差極大。
根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的生物地理分布區體系,中亞地區屬於古北界。該地區最大的生態體系是溫帶草原、稀樹草原和疏灌叢。其他生態體系還包括山地草原和灌叢、荒漠和乾燥疏灌叢,以及溫帶針葉林。
影響中亞歷史的主要是地理和氣候。因為氣候的冷暖周期,中亞在近1000年變得更乾燥,綠洲消失、降雨減少,不利於農牧業的發展;又因為地處亞洲內陸交通要道、歷史上不斷處於大國爭霸的角逐場。因此,中亞地區城市稀少,近200年來隨著附近占支配地位的大國的衰落而衰落。
中亞的游牧民族與周邊的游牧民族長期衝突不斷。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顯然更適合戰爭,草原騎兵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單位,但他們的國家形式往往受到生產力不足、低水平手工業和農業的遏制,導致其一旦超出土地承載力,就會展開對周邊富庶民族的劫掠,成為動盪之源。歷史上,不斷有被中國擊潰的北亞游牧民族穿越中亞的絲綢之路走向更靠西的草原,也不斷有強盛起來的阿拉伯民族、俄羅斯民族、西歐民族試圖通過控制中亞地區來控制整個亞洲大陸的貿易利潤,直到近現代海洋貿易和金融霸權的崛起,導致」通過戰爭來改變一個國家,這在現代已經不可能了「[10]。也有觀點認為,游牧民族彼此間的戰爭往往會促進游牧民族的內在統一,從而周期性地產生偉大領袖來統一領導所有部落,形成一股強大的近乎不可阻擋的力量,諸如北亞的匈奴、柔然、突厥汗國以及幾乎征服整個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的[11]。
在前伊斯蘭化時期和突厥化早期,中亞南部主要居住著使用伊朗語的族群[2][12]。在這些古代的伊朗定居民族中,粟特人和花剌子模人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而斯基泰人和之後興起的阿蘭人則過著半游牧的生活。到了公元5世紀,突厥人開始進入中亞地區,這樣的遷徙一直持續到了公元10世紀。而在13世紀到14世紀間,蒙古人入侵中亞,幾乎整個中亞都成了察合台汗國的領土。
到了16世紀,游牧民族在中亞的優勢終結了,火器的大規模發展讓定居民族取得了支配權。俄羅斯、中國以及其他強大的帝國逐步擴張,到19世紀末,已經占領了中亞大部分土地。俄國十月革命之後,中亞西部成了蘇聯的一部分;而東部則成了中華民國的新疆省,1949年之後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1955年建立了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蒙古獨立建國,但卻成了蘇聯的衛星國。阿富汗則是一個深受蘇聯影響的國家,並在1979年遭到蘇軍入侵。
蘇聯所控制的中亞地區開展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但同時也伴隨著對本地文化的壓制,並帶來環境問題。成百上千的中亞居民在農業集體化運動中喪生,由此造成了長期的民族關係緊張。此外,蘇聯的民族安置政策將成百萬的人口遷入西伯利亞和中亞,有時甚至是整個民族的遷移[13][14]。按照 Touraj Atabaki 和 Sanjyot Mehendale 在2005年出版的《Central Asia and the Caucasus: transnationalism and diaspora》一書的說法,在1959年至1970年間,有兩百萬來自蘇聯各地的人口被遷入中亞,其中一百萬進入哈薩克[15]。
蘇聯解體後,中亞五國獲得獨立。但在獨立後的早期,前共產黨官員依然掌握著權力,其中的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稱得上是一個民族國家。但是在吉爾吉斯、哈薩克以及蒙古國,官方採取了一些開明政策;而在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土庫曼,政府依然維持著蘇維埃體制[16]。
伊斯蘭教是中亞五國、阿富汗、中國新疆以及巴什科爾托這樣的外圍地區都是最主要的宗教。中亞的大部分穆斯林都屬於遜尼派,但在阿富汗和塔吉克也居住者相當一部分什葉派穆斯林。
瑣羅亞斯德教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中期,瑣羅亞斯德在伊朗高原西北隅開始了其先知的傳道生涯,瑣羅亞斯德教在伊斯蘭化之前是中亞最主要的宗教,至今在中亞仍有重要影響。例如中亞五國都會慶祝的納吾肉孜節最初即是瑣羅亞斯德教的節日。
在伊斯蘭化之前,佛教也在中亞具有很大影響,正是橫穿中亞的絲綢之路把佛教帶到了中國。而在突厥人中間,伊斯蘭化之前都有騰格里信仰。在西藏、蒙古和拉達克,藏傳佛教占據主要地位。而在西伯利亞南部仍存在著薩滿教。此外,儒家思想則隨著漢族的遷徙而傳播。
景教是基督教進入中亞後形成的一個新的教派,其教義是如今的俄羅斯正教會的主要來源,在哈薩克信徒眾多。在烏茲別克和塔吉克曾經居住著相當數量的布哈拉猶太人,但隨著蘇聯解體幾乎已經全部移居國外了。
中亞有一種至少一千年歷史的即興口述詩歌。這種詩歌一般是由吉爾吉斯和哈薩克的即興詩人阿肯配以一種弦樂器唱出,即吉爾吉斯的火不思或哈薩克的冬不拉。這種傳統源自早期的吟遊詩人和口述史學家。一部分中亞人學習吟唱瑪納斯史詩(Manas)。瑪納斯是吉爾吉斯族的英雄史詩,專門學習瑪納斯但不會即興吟唱的人則稱為 Manaschis。在蘇聯時代,阿肯的演奏受到蘇維埃官方同化為政治宣傳工具,其受歡迎程度曾一度因此而下降。雖然仍然[為何?]被政治家利用作宣傳工具,阿肯演奏在蘇聯解體[為何?]後再次受到歡迎。2005年華盛頓郵報文章曾指出阿肯即興詩歌與現代西方饒舌的相似之處。[17]
中亞的攝影在一八八二年俄羅斯門諾派教徒 Wilhelm Penner 隨門諾派移民潮移居希瓦汗國後開始發展。在 Penner 到達希瓦汗國後他與當地一名學生 Khudaybergen Divanov 分享他的攝影技術。Khudaybergen Divanov 後來成為烏茲別克攝影術的創立者。
哈薩克共和國 | 吉爾吉斯共和國 | 烏茲別克共和國 | 塔吉克共和國 | 土庫曼 | |
---|---|---|---|---|---|
國徽 | |||||
國旗 | |||||
地圖 | |||||
人口 | 776707 18 | 524195 6 | 469203 33 | 537645 9 | 031200 6 |
面積 | 2724900 km2(1052100 sq mi) | 199900 km2(77200 sq mi) | 447400 km2(172700 sq mi) | 143100 km2(55300 sq mi) | 488100 km2(188500 sq mi) |
人口密度 | 6.9/km2 (17.8/sq mi) | 32.6/km2 (84.5/sq mi) | 74.8/km2 (193.8/sq mi) | 66.7/km2 (172.5/sq mi) | 12.4/km2 (32/sq mi) |
時區 | UTC+05:00 哈薩克標準時間 |
UTC+05:00 吉爾吉斯標準時間 |
UTC+05:00 烏茲別克標準時間 |
UTC+05:00 塔吉克標準時間 |
UTC+05:00 土庫曼標準時間 |
首都 | 阿斯塔納 | 比斯凱克 | 塔什干 | 杜尚貝 | 阿什哈巴特 |
最大城市 | 阿拉木圖 | 比斯凱克 | 塔什干 | 杜尚貝 | 阿什哈巴特 |
政體 | 單一制 總統制 共和國 |
單一制 議會制 共和國 |
單一制 總統制 共和國 |
單一制 總統制 共和國 |
單一制 總統制 共和國 |
國家元首 | 哈薩克總統 | 吉爾吉斯總統 | 烏茲別克總統 | 塔吉克總統 | 土庫曼總統 |
政府首腦 | 哈薩克總理 | 吉爾吉斯總理 | 烏茲別克總理 | 塔吉克總理 | 土庫曼總統 |
國會 | 哈薩克議會 | 吉爾吉斯議會 | 烏茲別克議會 | 塔吉克議會 | 土庫曼議會 |
貨幣 | 哈薩克堅戈 | 吉爾吉斯索姆 | 烏茲別克索姆 | 塔吉克索莫尼 | 土庫曼馬納特 |
一級行政區劃 | 14個州和3個直轄市 | 7個州和1個直轄市 | 12個州、1個自治共和國和1個直轄市 | 3個州、1個區和1個首都直轄市 | 5個州和1個直轄市 |
官方語言 | 哈薩克語、俄語 | 吉爾吉斯語、俄語 | 烏茲別克語、俄語 | 塔吉克語、俄語 | 土庫曼語、俄語 |
主要宗教 | 伊斯蘭教 | 伊斯蘭教 | 伊斯蘭教 | 伊斯蘭教 | 伊斯蘭教 |
主體民族 | 哈薩克族 | 吉爾吉斯族 | 烏茲別克族 | 塔吉克族 | 土庫曼族 |
國家 | 面積 km² |
人口 (2020年) |
人口密度 per km² |
GDP 百萬美元(2019年) |
人均GDP (2019年) |
首都 | 官方語言 |
---|---|---|---|---|---|---|---|
哈薩克 | 2,724,900 | 18,776,707 | 6.90 | 170,326 | $9,071 | 阿斯塔納 | 哈薩克語、俄語 |
吉爾吉斯 | 199,951 | 6,524,195 | 32.63 | 8,261 | $1,266 | 比斯凱克 | 吉爾吉斯語、俄語 |
塔吉克 | 143,100 | 9,537,645 | 66.7 | 8,152 | $855 | 杜尚貝 | 塔吉克語、俄語 |
土庫曼 | 488,100 | 6,031,200 | 12.4 | 46,674 | $7,739 | 阿什哈巴特 | 土庫曼語、俄語 |
烏茲別克 | 447,400 | 33,469,203 | 74.8 | 60,490 | $1,807 | 塔什干 | 烏茲別克語、俄語 |
國家或地區 | 面積 km² |
人口 (2020年) |
人口密度 per km² |
首都 | 官方語言 |
---|---|---|---|---|---|
伊朗 | 1,648,195 | 83,204,000 | 48 | 德黑蘭 | 波斯語 |
阿富汗 | 647,500 | 38,928,346 | 60.1 | 喀布爾 | 波斯語 |
中國 | 9,596,961 | 1,439,323,776 | 150 | 北京 | 漢語 |
蒙古國 | 1,564,116 | 3,278,290 | 2.10 | 烏蘭巴托 | 蒙古語 |
巴基斯坦 | 796,095 | 220,892,340 | 277.5 | 伊斯蘭瑪巴德 | 烏爾都語、英語 |
俄羅斯 | 17,098,242 | 145,926,116 | 8.53 | 莫斯科 | 俄語 |
印度 [18] | 3,287,263 | 1,380,004,385 | 420 | 新德里 | 英語、烏爾都語、印地語等 |
自1991年蘇聯解體後,中亞五國並沒有很好的完成民主轉型,特別是土庫曼更是被稱為「中亞北韓」。根據經濟學人的民主指數近10年的數據,中亞五國僅吉爾吉斯為混合政權,其餘均為專制政權。同樣根據自由之家各國自由程度近10年的數據,中亞五國僅吉爾吉斯為部分自由以上。
請參見中亞美術。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