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黔江龍(學名:Qianjiangsaurus,意為「黔江區的蜥蜴」)是鴨嘴龍超科鳥腳類恐龍已滅絕的一個屬,來自中國晚白堊世正陽組。屬下包括單一物種長生黔江龍(Q. changshengi),所知於部分骨骼。黔江龍是華南地區命名的少數鴨嘴龍超科之一,且表明了正陽組與蒙古年代相似地層所含動物群之間的重要聯繫。
黔江龍屬 化石時期:
| |
---|---|
復原圖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鳥臀目 Ornithischia |
亞目: | †鳥腳亞目 Ornithopoda |
演化支: | †硬棘龍類 Styracosterna |
演化支: | †鴨嘴龍形類 Hadrosauriformes |
總科: | †鴨嘴龍超科 Hadrosauroidea |
屬: | †黔江龍屬 Qianjiangsaurus Dai et al., 2024 |
模式種 | |
†長生黔江龍 Qianjiangsaurus changshengi Dai et al., 2024
|
黔江龍正模標本CLGRP V00016由重慶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組織的古生物考察隊於2022年冬發現,出土於中國南部重慶市黔江區正陽街道附近的正陽組沉積物。標本由一具關節部分連接的不完整骨骼組成,包括一個不完整的下頜骨、四節背椎、骶椎、許多尾椎及相連的人字骨、大部分骨盆帶和幾塊後肢骨骼。[1]
2024年,戴輝等人根據此化石遺骸描述鴨嘴龍超科恐龍新屬新種長生黔江龍(Qianjiangsaurus changshengi)。屬名組合模式產地所在的黔江區及希臘語σαῦρος(sauros,意為「蜥蜴」)。種名致敬化石產地發現者王長生。[1]
黔江龍正模標本可能代表一具性成熟成體。其長約8公尺(26英尺),與近緣分類單元相比體型中等。[1]
恥骨上恥突呈扇形,長高之比約為0.79,這是從正模標本上鑑定出的一項自衍征(獨特衍生特徵)。還有一個由其它特徵構成的獨特組合,其中包括齒骨齒共有30顆且每個齒槽生有不超過5顆牙齒、冠突與齒骨成直角及骶骨含7節融合的骶椎。雖可根據祖征將其確信地歸入鴨嘴龍超科,但其亦有鴨嘴龍科較晚分化成員的衍生特徵,表明其為兩個類群之間的過渡物種。[1]
戴輝等人(2024年)在系統發育分析中將黔江龍恢復為德加多克塔組的姐妹群,[3]並將二者恢復為鴨嘴龍科之外的鴨嘴龍超科較晚分化成員。結果如以下分支圖所示:[1]
鴨嘴龍形類 Hadrosauriformes |
| ||||||||||||||||||||||||||||||||||||||||||||||||||||||||||||||||||||||||||||||||||||||||||||||||||||||||||||||||||||||||||||||||||||||||||||||||
黔江龍的發現為中國正陽組與蒙古德加多克塔組及西戈約特組動物群之間的幾個相似之處提供了進一步支持。這些相似之處可能表明,兩片區域在晚白堊世末的坎帕階晚期至馬斯垂克階早期存在動物群交換。正陽組的絕對年代尚未確定,但很可能是在此期間沉積的。[1]
黔江龍是從正陽組命名的首個有效恐龍分類單元。該地層還發現了未命名泰坦巨龍類及獸腳類(包括暴龍超科及假定的肉食龍類)的殘破標。由於該地區直到2022年才開始大規模發掘,未來可能發現更多標本,如同時期層位中所見似鳥龍類、鐮刀龍超科及偷蛋龍類。[1][4][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