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葛利斯676(Gliese 676)是一個視星等10等的聯星,系統中的兩顆恆星都是紅矮星,距離地球約53光年,位於天壇座。2009年發現該系統中的主星有一顆氣體巨行星,再於2011年確認第二顆行星,以及2012年確認第三顆和第四顆行星。
觀測資料 曆元 J2000.0 | |
---|---|
星座 | 天壇座 |
星官 | |
赤經 | 17h 30m 11.2042s |
赤緯 | –51° 38′ 13.116″ |
視星等(V) | 9.59 |
特性 | |
光譜分類 | M0V/M3V |
視星等 (B) | 11.05/14.8 |
視星等 (J) | 6.711 |
視星等 (H) | 6.082 |
視星等 (K) | 5.825 |
B−V 色指數 | 1.46 |
天體測定 | |
自行 (μ) | 赤經:–259.23 mas/yr 赤緯:–185.69 mas/yr |
視差 (π) | 61.98 ± 1.81 mas |
距離 | 53 ± 2 ly (16.1 ± 0.5 pc) |
絕對星等 (MV) | 8.55 |
詳細資料 | |
質量 | 0.71 ± 0.04[1][2] M☉ |
亮度 | 0.082[1] L☉ |
金屬量 [Fe/H] | 0.23 ± 0.10[1] dex |
其他命名 | |
參考資料庫 | |
SIMBAD | 資料 |
系外行星資料庫 | 資料 |
系外行星百科 | 資料 |
第一顆行星葛利斯676b是一顆類木行星,2009年10月首次被觀測到,2011年正式公開[1],並確認主星的徑向速度改變趨勢與伴星無關。但即使在擬合了第一顆行星的徑向速度變化趨勢以後,仍有大約3.4 m/s的速度變化,且遠大於儀器誤差的1.7 m/s。這暗示仍有其他物體環繞主星公轉[1]。
2012年初,高精度徑向速度行星搜索器觀測葛利斯676的資料被程式 HARPS-TERRA 做為更好的資料縮減測試之用[3]。即使資料的誤差區間下限較低,獲得的資料量仍比2011年少。不過團隊的結論仍是與之前其他團隊類似的,即資料變化趨勢顯示有一顆行星存在。而殘餘的徑向速度仍然高於儀器誤差,暗示有另外得天體存在,但當時並未對此做出相關結論。
在先前資料分析至2012年6月這期間,其他於2011年進行的徑向速度量測資料被公開[2],使科學家可用 HARPS-TERRA 進行資料縮減。再使用之前發現HD 10180i和HD 10180j的貝葉斯概率分析確認了葛利斯676b的存在,以及將之前被認為只是個趨勢的資料確認為葛利斯676c的存在跡象。在前兩顆行星的訊號確認後,第三個強烈訊號週期是35.5日,誤差機率是0.156。經過104次測試後,誤差機率是足夠低的0.44%,因此被確認為週期性的行星公轉訊號。第三顆行星的質量下限是地球的11倍,介於超級地球和類似海王星類木行星的10倍地球質量界限處。第三個行星訊號確認後,又發現了週期3.6日的訊號,誤差機率更遠低於之前分析發現的行星,因此立刻被確認。第四顆行星的質量下限是4.5倍地球質量,屬於質量較小的超級地球。
這個行星系統是目前所有行星系中行星質量差異最大的系統[2]。這也讓人聯想到類似太陽系的層次,質量較大的類木行星距離母恆星較遠,而較小的類地行星則靠近母恆星。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