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莫斯科保衛者之歌》(俄語:Марш защитников Москвы/Песня защитников Москвы),是1942年蘇聯紀錄片《全殲德寇於莫斯科城下》的電影配樂,亦是1944年蘇聯電影《戰後傍晚六點鐘》和2004年俄羅斯電視劇《莫斯科傳奇》的插曲。此歌原是一首合唱的管弦樂曲,由阿列克謝·蘇爾科夫作詞,鮑里斯·莫克羅魯索夫作曲。
莫斯科保衛者之歌
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時,納粹德國入侵蘇聯,開始了激烈的莫斯科戰役;當時,阿列克謝·蘇爾科夫是一名《紅軍真理報》記者,他創作了《莫斯科保衛者之歌》的歌詞,並於1941年11月3日發表在《紅軍真理報》上[1][2]。同月11日,《莫斯科晚報》也刊登了蘇爾科夫創作的歌詞,引起中央紀錄片製片廠製作人員的注意[3]。
當年冬季,蘇聯軍隊開始反攻,電影製作人員要把此歷史事件拍攝下來,他們謹慎地為即將上映的電影選擇素材[1]。身處圍城戰下的塞瓦斯托波爾的作曲家鮑里斯·莫克羅魯索夫被召回首都莫斯科,創作電影配樂[3];《全殲德寇於莫斯科城下》的導演伊利亞·科帕林在報章《哨子》尋找剛從前線回來的蘇爾科夫,請他為一首歌譜上歌詞,蘇爾科夫快要重返前線,便把早前創作的詩篇交給他,成為《莫斯科保衛者之歌》的基礎[1]。
1942年2月24日,《全殲德寇於莫斯科城下》在蘇聯上映,《莫斯科保衛者之歌》是該電影的主導動機(在歌劇和電影中代表某個場面的音樂片段),由合唱團演唱、管弦樂團伴奏[3]。
俄語歌詞[4] | 俄語羅馬化 | 中文翻譯(薛範譯配)[5] |
---|---|---|
В атаку, стальными рядами,
На марше равняются взводы.
Для счастья своими руками
Не смять богатырскую силу.
|
V ataku, stal'nymi ryadami,
Na marshe ravnyayutsya vzvody.
Dlya schast'ya svoimi rukami
Ne smyat' bogatyrskuyu silu.
|
我們向敵人猛力進攻,
連隊雄赳赳氣勢洶湧,
我們用雙手創造幸福,
萬眾一條心力量無窮,
|
《莫斯科保衛者之歌》第一節最後一句歌詞「身後是我們親愛的家」(За нами родимый наш дом)曾經是「我們的邊境由領導人設立」(Рубеж наш назначен Вождем),這與當時的蘇聯領導人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史達林有關[7]。
在蘇德戰爭時,《莫斯科保衛者之歌》是蘇聯其中一首最受歡迎的戰爭歌曲,在戰時被軍人傳唱,亦在戰後繼續流傳[1][2]。
《莫斯科保衛者之歌》原為《全殲德寇於莫斯科城下》的配樂,在1944年再次被用作電影配樂,成為電影《戰後傍晚六點鐘》的插曲;2004年的俄羅斯電視劇《莫斯科傳奇》亦把《莫斯科保衛者之歌》用作插曲[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