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內閣歷史上共有36名女性部長。1920年的美國憲法第十九修正案禁止任何公民因其性別因素而被剝奪選舉權,而在那之前,沒有女性曾經擔任過內閣職務[1] 。
弗朗西絲·珀金斯是史上第一位女性內閣閣員,於1933年由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指派擔任勞工部長[2][3]。奧維塔·考普·霍比是第二位女性閣員[4],於1953年出任為新建立的美國衛生、教育及福利部部長[5]。該部門於1979年分為教育部和衛生及公共服務部[5]。帕特里西婭·羅勃茲·哈瑞斯在部門拆分前曾為該部部長,並在1977年擔任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部長,於1979年成為第一位女性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部長。同時,哈瑞斯還是內閣中的首位非裔美國女性[6]。
前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伊莉莎白·多爾是首位在兩任政府中擔任兩個不同內閣職位的女性。1983年,總統隆納·雷根任命其為運輸部長,在雷根繼任者喬治·H·W·布希任內則為勞工部長[7]。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的馬德琳·奧爾布賴特於1997年上任國務卿,由此也成為第一位出生於國外的女性內閣閣員[a][8]。這一任命同時也使她成為當時排位最高的女性閣員[b][8]。2005年康多莉扎·賴斯出任國務卿,由此也成為歷史上在美國總統繼任順序中排位最高的女性[9]。2006年及2019年,南西·裴洛西兩次當選眾議院議長,取代賴斯成為繼任順序中排位最高的女性[10][11]。而在2021年,副總統賀錦麗取代裴洛西,成為美國史上總統繼任順序中排位最高的女性[12]。
2009年,總統巴拉克·歐巴馬任命四名女性為閣員——前亞利桑那州州長珍妮特·納波利塔諾擔任國土安全部長,前第一夫人及紐約州參議員希拉蕊·柯林頓擔任國務卿,前加利福尼亞州眾議員希爾達·索利斯擔任勞工部長,前堪薩斯州州長凱薩琳·西貝利厄斯擔任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長[13][14][15][16]。柯林頓是首位入閣的前第一夫人,以及第三位女性國務卿[14]。納波利塔諾是首位女性國土安全部長[13]。歐巴馬在其任內任命八名女性部長,為歷史上最多。
2021年,總統喬·拜登的任期內共有5位女性部長,包括前聯邦準備制度主席珍妮特·葉倫出任首位女性財政部長、前密西根州州長珍妮佛·格蘭霍姆出任能源部長以及前羅德島州州長吉娜·雷蒙多出任商務部長、前眾議員瑪西亞·福吉出任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長以及前眾議員德布·哈蘭德出任內政部長,哈蘭德成為美國史上首位原住民部長[17]。
勞工部女性部長的數量最多,為七名[18]。衛生及公共服務部有五名,商務部有四名,國務院、內政部、運輸部、住宅及城市發展部及教育部有三名,司法部、能源部及國土安全部各有兩名[18]。已廢止的美國衛生、教育及福利部亦曾有兩名女性部長[18]。在現今的內閣部門中,國防部及退伍軍人事務部未曾有過女性擔任部長[19][20][21]。
女性部長
數字順序代表內閣成員在美國總統繼任順序中排位的先後。
- * 黃色底加*表示該部門的首位女性部長
# | 部長 | 職位 | 任命年份 | 黨派 | 總統任期 | 來源 |
---|---|---|---|---|---|---|
1 | 馬德琳·奧爾布賴特*[b] | 國務卿 | 1997 | 民主黨 | 比爾·柯林頓 | [22] |
1 | 康多莉扎·賴斯 | 國務卿 | 2005 | 共和黨 | 喬治·W·布希 | [9] |
1 | 希拉蕊·羅德姆·柯林頓 | 國務卿 | 2009 | 民主黨 | 巴拉克·歐巴馬 | [14] |
2 | 珍妮特·葉倫* | 財政部長 | 2021 | 民主黨 | 喬·拜登 | |
3 | —[c] | 國防部長 | —[c] | —[c] | —[c] | — |
4 | 珍妮特·雷諾* | 司法部長 | 1993 | 民主黨 | 比爾·柯林頓 | [23] |
4 | 洛麗泰·林奇 | 司法部長 | 2015 | 民主黨 | 巴拉克·歐巴馬 | [24] |
5 | 蓋爾·諾頓* | 內政部長 | 2001 | 共和黨 | 喬治·W·布希 | [25] |
5 | 薩莉·朱厄爾 | 內政部長 | 2013 | 民主黨 | 巴拉克·歐巴馬 | [26][27] |
5 | 德布·哈蘭德 | 內政部長 | 2021 | 民主黨 | 喬·拜登 | |
6 | 安·維尼曼* | 農業部長 | 2001 | 共和黨 | 喬治·W·布希 | [28] |
7 | 華尼塔·M·克雷普斯* | 商務部長 | 1977 | 民主黨 | 吉米·卡特 | [29] |
7 | 芭芭拉·富蘭克林 | 商務部長 | 1992 | 共和黨 | 喬治·H·W·布希 | [30][31] |
7 | 麗貝卡·布蘭克 | 商務部長(代理) | 2011 | 民主黨 | 巴拉克·歐巴馬 | [32] |
7 | 潘妮·普利茨克 | 商務部長 | 2013 | 民主黨 | 巴拉克·歐巴馬 | [33] |
7 | 永利·柯金斯 | 商務部長(代理) | 2021 | 民主黨 | 喬·拜登 | [34] |
7 | 吉娜·雷蒙多 | 商務部長 | 2021 | 民主黨 | 喬·拜登 | |
8 | 弗朗西絲·珀金斯* | 勞工部長 | 1933 | 民主黨 | 富蘭克林·D·羅斯福 | [2][3] |
8 | 安妮·多爾·麥克勞林 | 勞工部長 | 1987 | 共和黨 | 隆納·雷根 | [35] |
8 | 伊莉莎白·多爾 | 勞工部長 | 1989 | 共和黨 | 喬治·H·W·布希 | [7] |
8 | 琳恩·莫莉·馬丁 | 勞工部長 | 1991 | 共和黨 | 喬治·H·W·布希 | [36] |
8 | 阿麗克西斯·赫爾曼 | 勞工部長 | 1997 | 民主黨 | 比爾·柯林頓 | [37] |
8 | 趙小蘭[a] | 勞工部長 | 2001 | 共和黨 | 喬治·W·布希 | [38] |
8 | 希爾達·索利斯 | 勞工部長 | 2009 | 民主黨 | 巴拉克·歐巴馬 | [15] |
9 | 帕特里西婭·羅勃茲·哈瑞斯* | 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長 | 1979 | 民主黨 | 吉米·卡特 | [6] |
9 | 瑪格麗特·赫克勒 | 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長 | 1983 | 共和黨 | 隆納·雷根 | [39] |
9 | 唐娜·沙拉拉 | 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長 | 1993 | 民主黨 | 比爾·柯林頓 | [40] |
9 | 凱薩琳·西貝利厄斯 | 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長 | 2009 | 民主黨 | 巴拉克·歐巴馬 | [16] |
9 | 西爾維婭·馬修斯·伯維爾 | 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長 | 2014 | 民主黨 | 巴拉克·歐巴馬 | [41] |
10 | 卡拉·安德森·希爾斯* | 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部長 | 1975 | 共和黨 | 傑拉德·福特 | [42] |
10 | 帕特里西婭·羅勃茲·哈瑞斯 | 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部長 | 1977 | 民主黨 | 吉米·卡特 | [6] |
10 | 瑪西亞·福吉 | 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部長 | 2021 | 民主黨 | 喬·拜登 | |
11 | 伊莉莎白·多爾* | 運輸部長 | 1983 | 共和黨 | 隆納·雷根 | [7] |
11 | 瑪麗亞·奇諾 | 運輸部長(代理) | 2006 | 共和黨 | 喬治·W·布希 | [43] |
11 | 瑪麗·彼得斯 | 運輸部長 | 2006 | 共和黨 | 喬治·W·布希 | [43] |
11 | 拉娜·何德 | 運輸部長(代理) | 2021 | 民主黨 | 喬·拜登 | [34] |
11 | 趙小蘭[a] | 運輸部長 | 2021 | 共和黨 | 唐納·川普 | |
12 | 海澤爾·R·奧萊利* | 能源部長 | 1993 | 民主黨 | 比爾·柯林頓 | [44] |
12 | 珍妮佛·格蘭霍姆 | 能源部長 | 2021 | 民主黨 | 喬·拜登 | |
13 | 雪莉·霍夫斯特德勒* | 教育部長 | 1979 | 民主黨 | 吉米·卡特 | [45] |
13 | 瑪格麗特·斯佩林斯 | 教育部長 | 2005 | 共和黨 | 喬治·W·布希 | [46] |
13 | 貝琪·德沃斯 | 教育部長 | 2017 | 共和黨 | 唐納·川普 | [47] |
14 | —[d] | 退伍軍人事務部長 | —[d] | —[d] | —[d] | — |
15 | 珍妮特·納波利塔諾* | 國土安全部長 | 2009 | 民主黨 | 巴拉克·歐巴馬 | [13] |
15 | 基爾斯琴·尼爾森 | 國土安全部長 | 2017 | 共和黨 | 唐納·川普 | [48] |
部門以建立時間排序(最早在前)。
- * 表示該部門的首位女性部長
另見
注釋
- a 趙小蘭於2001年被任命為勞工部長,成為第二位出生於國外的內閣成員[38]。
- b 國務卿是內閣級別最高的職位,亦在美國總統繼任順序中位列內閣第一,總序列第四[11]。奧爾布賴特出生於國外,因此無權參與總統繼任順序[11][49]。
- c 國防部於1947年成立,至今無女性部長[20]。
- d 退伍軍人事務部於1989年成立,至今無女性部長[21]。
- e 1970年郵政重組法案將郵政部重組為獨立機構美國郵政署,郵政總長不再為內閣職位。在此之前無女性部長[50]。
- f 1947年海軍部被併入國防部,海軍部長不再為內閣職位。在國防部之下,蘇珊·利文斯頓於2001年至2003年擔任部長,為首位女性[51][52]。
- g 1947年戰爭部被併入國防部,戰爭部長職位不再存在。在此之前無女性部長[51]。
- h 1913年商務與勞工部被拆分為兩個部門,商務與勞工部長職位不再存在。在此之前無女性部長[53]。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