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電視台綜藝節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火焰挑戰者》(日語:ウッチャンナンチャンの炎のチャレンジャー これができたら100万円!!;直譯:《小內小南的火焰挑戰者 完成這個的話100萬圓!》;香港譯名:《一級奸爸爹》),官方英文名稱為《Challengers of Fire》[1],為日本朝日電視台於1995年10月17日至2000年3月28日播出的遊戲綜藝節目,逢星期二晚上7點至8點播出;節目由搞笑組合小內小南(內村光良、南原清隆)主持,配以5-6位特別來賓。其後並製作三小時加長版節目,節目獎金亦提高至300萬日圓,當然難度亦有提高。
此條目疑似由大量愛好者內容組成。 (2023年3月17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3年3月17日) |
製作單位設計各式各樣刁鑽和考驗耐力、智力、急才或其他技能的關卡,讓全日本觀眾報名參加。若能順利過關,便得到一百萬日圓獎金。
由於各式各樣很少重覆的節目單元富挑戰性和娛樂性,投入的製作、佈景精美,道具也精心設計,加上配合燈光以營造氣氛,在日本和香港、台灣播出時均有不錯的收視。因此不少電視台或者學校等等以同樣遊戲環節加插在各種節目裡。而節目意念亦發展成TBS電視《挑戰冠軍王》(日文原名《筋肉番付シリーズ》;香港稱作《筋肉擂台》(MUSCULE RANKING))、朝日電視台《小學生30人31腳全國大賽》、日本電視台《富士海筋肉王》等節目。
以金屬電棒通過兩條窄或扭曲鐵條(或其他電動機關)之間而不觸及鐵條(若觸及鐵條,會導電引發電棒內火藥爆炸而輸掉),香港稱「一級大曝光」。這遊戲為節目中較為人所知的現場遊戲之一,可謂是招牌單元;其後並設計成商品發售,另外亦有發展類似的電腦遊戲和實體版。前半段的機關或障礙以節目主持人小內(UCCHAN、ウッチャン)命名,主要為類似U字型的扭曲設計;後半段以節目主持人小南(NANCHAN、ナンチャン)命名,以類似N字型的直線設計。中間需扭動電棒穿越之處,因形似麻花,難度也最大。
相較於其他挑戰項目未必每集都有,電流急急棒除了在被攻破到推出下一代的空檔之外,幾乎每集都有。
第一代急急棒,全程寬度和其他版本較寬廣;全長10公尺,限制時間30秒,在第9回合被攻破。
主要障礙
第二代急急棒,從此版本之後開始分為小內區(ウッチャンゾーン)和小南區(ナンチャンゾーン);中間設有休息區,從此版本開始有立體扭曲關卡。 路線也固定全長15公尺,限制時間60秒;挑戰者無法在小內區30秒內通過仍算失敗,不過在小內區內通過的剩餘秒數會保留到小南區。在休息區裡挑戰者可依自己步伐進行小南區挑戰。在第13回合被攻破。
路線結尾有m型彎曲,被戲稱為澤(Sawa)製作人一字眉障礙
超級電流急急棒被攻破後,同一集節目裡面亮相的第三代急急棒,從此版本開始新增電動機關。 路線分為小內區,小南區;中間設有休息區。 路線全長15公尺,限制時間60秒;挑戰者無法在小內區30秒內通過仍算失敗,不過在小內區內通過的剩餘秒數會保留到小南區。在休息區裡挑戰者可依自己步伐進行小南區挑戰。在第19回合被攻破。
初期多數挑戰者在過小內風車後常被誘導到走下層的中山道,但隨著回合愈來愈多,後來的挑戰者多從上層的奧之細道通過。
攻破爆裂電流急急棒的挑戰者與攻破超級電流急急棒的挑戰者都有來挑戰無敵電流急急棒,不過都挑戰失敗。
路線結尾的立體m型彎曲變細,且中間變成立體稍微突出,仍被戲稱為澤(Sawa)製作人一字眉障礙
第四代急急棒,路線分為小內區,小南區;中間設有休息區。 路線全長15公尺,限制時間60秒;挑戰者無法在小內區30秒內通過仍算失敗,不過在小內區內通過的剩餘秒數會保留到小南區。在休息區裡挑戰者可依自己步伐進行小南區挑戰。從此版本開始新加增神秘危險區,挑戰者必需通過小內區和小南區才能挑戰。在第22回合被攻破,藝人加藤茶曾在終點前僅數公分處飲恨。
有挑戰者挑戰2次都順利通過小內區跟小南區,但都在急急機器人的右手失敗。
挑戰者通過小內區和小南區後,有危險Danger字樣的神秘危險區大門自動開啟
第五代為高難度的急急棒。路線分為小內區、小南區;中間設有休息區;後設2個神秘危險區。路線全長15公尺,限制時間60秒;挑戰者無法在小內區30秒內通過仍算失敗,不過在小內區內通過的剩餘秒數會保留到小南區。在休息區裡,挑戰者可依自己步伐進入小南區。挑戰者必需通過小內區和小南區,才能挑戰神秘危險區。在第20回合被攻破。前四代電流急急棒於挑戰者挑戰部分播出完畢後,固定會讓現場來賓挑戰。但由於電流急急棒大反攻難度頗高,現場來賓表現普遍不佳,因此並無每集都讓現場來賓挑戰。
挑戰者通過小內區和小南區後,有危險Danger字樣的神秘危險區大門自動向上開啟
原本電流急急棒大反攻的介紹裡指通過神秘危險區可得百萬日幣,但沒提到還要通過隱藏在急急機器夫人下方的另一個神秘危險區才算完全過關
美國版急急棒,因難度極高所以只出現三次(無人闖關成功)。 路線全長15公尺,分為前半段(直線設計)和後半段(弧度設計),限制時間60秒;挑戰者無法在前半段30秒內通過仍算失敗。
配合《星際大戰首部曲》在日本上映而登場,僅播出一次,也限現場來賓參賽(無人闖關成功)。而該遊戲之路線非常短(12m),限時30秒。礙於版權,台灣地區並未播出《星際大戰》版的相關節目。
1996年,由胡瓜、許效舜、董至成主持的華視綜藝節目《紅白勝利》,模仿〈電流急急棒〉而創造了相同類型的遊戲單元〈火線追緝令〉[2]。《火焰挑戰者》製作單位聞訊,於1996年12月組成〈電流急急棒〉歷屆冠軍代表隊,前往挑戰[3],並由通過爆裂電流急急棒的挑戰者闖關成功。本挑戰過程以1997年日本新年特別節目的方式搭配雙語(日文與正體中文)字幕在日本播出,當然也有授權緯來日本台在1998年台灣大年初一晚間播出;主持人並在播出時嘲笑了《紅白勝利》製作人王鈞被質疑抄襲時支吾其詞的態度[4]。朝日電視台並且在該集節目中出現的《紅白勝利》商標(出現在螢幕左上角)的正下方,以白色黑邊的橫排文字標明「CTSテレビ」(CTS即華視的英文縮稱)字樣,證明《紅白勝利》當時是在華視播出的。
台灣版急急棒以1分鐘為限,獎金為台幣5萬元,有2代。
第1代關卡大致與爆裂電流急急棒相同。
第2代關卡大致如下,火焰挑戰者代表隊挑戰的為此版本。
第幾代 | 規則 | 時間判定 |
---|---|---|
1 | 在10秒內跑完 | 以第一位的身體碰到終點線為準 |
2 | 打破全國大賽冠軍隊伍成績9秒23 | 以第一位的身體碰到終點線為準 |
3 | 全體在10秒內跑完 | 以最後一位的身體完全通過終點線為準 |
(請參看小學生30人31腳全國大賽)
遊戲在一的游泳池內進行,中央設有一台機械蠻牛讓參賽者策騎,遊戲進行期間參賽者只能示意單手抓著「蠻牛」上的扶手。 進行期間蠻牛不斷發難,左右頻動,甚至360度打轉只要在60秒內仍然騎在「蠻牛」上,就能獲得獎金。 當然,在這60秒內從蠻牛墮下,即告失敗。 這個比賽僅限女性參賽,年齡不限
設有一個斜坡,沒有時間限制。 斜坡的底端連接著泳池,總長9公尺首5公尺斜度20度,後4公尺斜度達35度。 坡道有水不斷從高處流下潤滑。 參賽者爬到頂端,抓下金球或獎金,就能獲得獎金。 當然,僅有碰觸金球並落至泳池,或途中滑落至泳池均告失敗 僅限女性參賽,年齡不限,不是因為「體態輕盈」會有贏的結果,也有輕盈美女,小學生,失敗的結果。
連續答中100道同知識範疇問題,不設選擇(50位現場參加)
(例:《蠟筆小新》的主角是誰?回答「蠟筆小新」者算答錯,參賽者必須回答「野原新之助」才算答對。如果是變身後有不同名稱者,則要視是否變身而回答不同的答案。美少女戰士女主角如果以變身造型登場,則必須回答「月光仙子」,回答「月野兔」者算答錯。)
遊戲進行時雙方互相分隔。由主持提出問題,解答一方在指定時間內寫上問題之答案並公開,另一方則說出答案。如答案不一致,即告失敗。連續10題答對為勝。
節目後期規則變更為:高空彈跳單元挑戰成功者可選擇要不要再挑戰第二次, 如果第二次也成功,則獎金加倍;失敗的話,獎金折半。
製作單位特別製造形似八爪魚的夾子,一爪夾一張紙,稱「外星人航空母艦」,配上音樂動畫就十分像外星人來襲。夾子隨機鬆開一個讓有標記的紙張飄落。
綜合了上述的種類之遊戲。
1.猜題王,來賓答對一題益智猜謎的問題,即可共同獲得一百萬獎金(クイズ王に挑戦!1問でも正解できたら100萬円)
2.猜歌王,來賓答對一題歌曲的名稱,就可獲得獎金(イントロクイズ王に挑戦!1問でも正解できたら100萬円)
3.桌球王,二十一分之中,取得一分即可成功(卓球王に挑戦!1點でもとれたらできたら100萬円)
4.點鈔王
5.飛鏢王
1997年至1999年間,星期日晚上在亞洲電視本港台播出(期間播出時段較多變化);由快必(譚得志)、慢必(陳志全)主持並配音;並改編主題歌,以郭富城《最激帝國》為調。「奸爸爹」即是日語「加油」(頑張って)的粵語音譯。
快必、慢必的惹笑主持手法令節目收視點上升至1997年12月的最高17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並在當年亞洲電視台慶獲選為「最受歡迎電視節目」銅獎。及後,因快必、慢必不獲亞視續約而轉換主持(1998年3月起改由梁奕倫、黃安迪(星座小王子)、李志剛、彭浩翔、黃靜(Kawaii)主持),收視亦大不如前。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