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維加斯
美国内华达州最大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拉斯維加斯(英語:Las Vegas[a]),俗稱維加斯[來源請求],是美國內華達州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克拉克郡的郡治。拉斯維加斯谷都會區是莫哈維沙漠內最大的都市區,亦為美國西南部第二大都會區[7][8]。這座城市以國際知名的度假勝地聞名,集賭博、購物、美食、娛樂及夜生活於一身。主要的娛樂場所集中在拉斯維加斯市中心,以及市界外、未建制地區天堂區與溫切斯特境內的拉斯維加斯大道。整個拉斯維加斯谷是內華達州的金融、商業和文化中心。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統計,2020年拉斯維加斯市人口約64.19萬人[5],都會區總人口達222.7萬[9],使其成為美國人口第24多的城市。
拉斯維加斯 Las Vegas | |
---|---|
市 | |
拉斯維加斯市 City of Las Vegas | |
詞源:Las vegas(西班牙語)「草甸」 | |
綽號:"Vegas"[1]、罪惡之城、夜光之城、世界賭都[2]世界娛樂之都、再次機會之都[3]、世界結婚之都、銀城、美國遊樂場 | |
![]() 拉斯維加斯於克拉克縣的位置 | |
坐標:36°10′02″N 115°08′55″W | |
國家 | ![]() |
州 | ![]() |
州行政區劃 | 克拉克縣 |
建立 | 1905年5月15日 |
建制 | 1911年3月16日 |
政府 | |
• 類型 | 議會-經理制政府 |
• 市長 | 嘉露蓮·高文(無黨籍) |
• 城市經理 | Scott D. Adams |
面積[4] | |
• 市 | 141.84 平方英里(367.36 平方公里) |
• 陸地 | 141.78 平方英里(367.22 平方公里) |
• 水域 | 0.05 平方英里(0.14 平方公里) |
人口(2020年)[5] | |
• 市 | 641,903人 |
• 排名 | 美國(第26名) 內華達州(第1名) |
• 密度 | 4,527.46人/平方英里(1,748.01人/平方公里) |
• 都會區[6] | 2,265,461 (美國第29名) |
居民稱謂 | Las Vegan |
時區 | PST(UTC−8) |
• 夏時制 | PDT(UTC−7) |
「拉斯維加斯」的各地常用名稱 | |
---|---|
美國 | 拉斯維加斯、維加斯、 威加斯、拉記、賭城 |
拉斯維加斯自稱「世界娛樂之都」,以豪華巨型賭場酒店聞名。截至2023年,年均遊客數超過4,080萬[10],使其成為美國訪客最多的城市之一。這裡亦是美國第三大商業會展目的地[11],並在全球酒店業占有領導地位[12],擁有全球最多的AAA五鑽酒店[13]。長年來,拉斯維加斯一直位居全球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之一[14][15]。由於對各類成人娛樂的高度包容,該市被冠以「罪惡之城」的稱號[16],並經常出現在文學、電影、電視節目、廣告與音樂影片中。
拉斯維加斯於1905年建立,1911年正式建市[17]。20世紀末,它成為該世紀北美人口最多的新興城市(類似的記錄在19世紀由芝加哥創下)。自1960年代起,該市人口快速成長,進入21世紀後持續擴張;1990年至2000年間,人口幾乎翻倍,增幅達85.2%。
儘管與拉斯維加斯市擁有相同的歷史與文化認同,但著名的拉斯維加斯大道實際上不在市區範圍內,而是屬於未建制地區天堂區與溫切斯特[18][19]。
地名
1829年,墨西哥商人兼探險家安東尼奧·阿米霍率領60名隊員與100頭騾子,沿舊西班牙小徑從今日的新墨西哥州前往加州。途中,他們在今日的拉斯維加斯一帶停留,發現了當地的天然水源——如今稱為拉斯維加斯泉,泉水孕育了豐富的植被,包括草類與蜜漆樹。這些泉水構成了山谷內的重要自然景觀,溪流滋養著一片草原生態系統。該地區亦是南派尤特族的冬季居住地,部族成員利用當地資源,並於夏季遷往較高海拔地區。西班牙語中的las vegas(意為「草地」,或更準確地說,是指「河流附近的低地」)最初用來形容泉水周圍的肥沃土地,後來逐漸成為當地聚落的名稱[20][21][22]。
歷史

約10,000年前,遊牧的古印第安人曾遷徙至拉斯維加斯地區,並留下岩刻畫。約2,000年前,阿納薩齊人與派尤特族先後來到此地[23]。
1829年,年輕的墨西哥斥候拉斐爾·里維拉被認為是首位發現該山谷的非美國原住民[24]。同年,商人安東尼奧·阿米霍率領60人沿舊西班牙小徑前往洛杉磯[25][26]。1844年,約翰·弗里蒙特抵達此地,他的遊記吸引拓荒者前來開墾。今日,拉斯維加斯市中心的弗里蒙特街即以其名命名。
11年後,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成員選定拉斯維加斯作為堡壘建造地點,以作為鹽湖城與洛杉磯之間的中繼站,供旅途中補給。然而,該堡壘數年後遭廢棄,部分遺跡——舊摩門堡壘,至今仍可見於拉斯維加斯大道與華盛頓大道交會處。
拉斯維加斯於1905年建市,當時在聯合太平洋鐵路沿線的110英畝(45公頃)土地被拍賣,後來發展為市中心。1911年,拉斯維加斯正式建制為市[27]。
1931年是拉斯維加斯發展的重要轉捩點。當年,內華達州正式將賭場賭博合法化[28],並將離婚的居住要求縮短至6週[29]。此外,鄰近的胡佛水壩隧道工程也在這一年開工。大量湧入的建築工人及其家屬,使拉斯維加斯在大蕭條期間免於經濟崩潰。該工程於1935年完工。
1941年底,拉斯維加斯陸軍航空基地成立,1950年更名為奈利斯空軍基地,如今是美國空軍雷鳥飛行表演隊的駐地[30] 。
二戰後,華麗的酒店、賭場與頂級娛樂表演成為拉斯維加斯的象徵。

1951年,距離拉斯維加斯西北約65英里(105公里)的內華達試驗場開始核試驗,拉斯維加斯因此獲得「原子之城」的稱號。當時,居民與遊客能夠親眼目睹蘑菇雲,卻也暴露於核輻射塵之中。直到1963年,《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生效,核試驗才全面轉入地下進行[31]。
經濟
拉斯維加斯的主要經濟支柱是博彩業,由於賭場是個淘金碗,美國各地的大亨紛紛向拉斯維加斯投資興建賭場,甚至日本的富豪、阿拉伯的王子、著名演員均來投資。博彩業帶動了旅遊業、娛樂業的發展。為了使經濟穩定發展,賭業公會實行嚴格的自律機制,對投資人進行嚴格的審查,對各賭場進行嚴格的監督;一旦發現問題,當事人將永遠從允許在當地經營賭業的名單中除名。為了吸引遊客,社會治安治理良好,對中了頭獎的人,如果需要,由兩名警察將其全程護送到在美國任何地方的家中。
雖然內華達州是美國唯一性交易合法的州,但惟獨拉斯維加斯所在的克拉克縣以方便維持社會治安為由禁止性交易。各個賭場的設計以金碧輝煌、奇形怪狀的建築物來吸引遊客,所有賭場24小時開業。機場的班機通往世界各地,任何私人飛機都可以在拉斯維加斯降落。雖然後來內華達州的其他城市如雷諾也發展賭博業,但拉斯維加斯憑著交通便利和接近大城市洛杉磯不遠距離的地理優勢,仍然佔據著美國賭博業的頭把交椅。
拉斯維加斯蓬勃的賭博業帶動起了當地娛樂事業的發展,各國著名的歌舞團體及世界知名影星和歌星都以能登上拉斯維加斯的華麗大舞台而感到自豪,並因此吸引了眾多遊客進場欣賞其演出。1990年甚至唐人街也在拉斯維加斯落戶,很快成為亞洲裔美國人的聚集地,因為這些關係拉斯維加斯成為美國發展最迅速的城市之一,且當地賭博事業為該地區重要的經濟支柱。
拉斯維加斯的賭場主要集中在其舊城區;它是該市初期的發展原點,雖然一度沒落,但近年來仍試圖透過許多街廓再造工作吸引觀光人潮回流;它的賭業很早就已經向南擴展至市外——沿著拉斯維加斯大道建立的賭城大道之產業規模已經遠超前者。
地理
拉斯維加斯地處內華達州被荒涼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帶包圍的山谷地區,雨量雖然很少但每日都是晴天,而冬季和夏季的溫差相當大。受焚風欽諾克風影響,夏季極之酷熱,最高溫度可達攝氏50度;冬季寒冷多風沙,偶然的暴雨會導致洪水。總面積293平方公里。
根據1991至2020年在麥卡倫國際機場的數據,日最低氣溫0 °C(32 °F)以下的平均日數為9.8天,日最高氣溫低於10 °C(50 °F)的年均日數為7.5天;日高溫30 °C(86 °F)以上的日數年均有157天,40 °C(104 °F)以上的有48天。[32]最冷月(12月)均溫9.0 °C(48.2 °F),極端最低氣溫−13 °C(8 °F)(1963年1月13日)。[32]最熱月(7月)均溫34.0 °C(93.2 °F),極端最高氣溫49 °C(120 °F)(2024年7月7日)。[32]年均降水量約106公釐(4.18英寸),年極端最少降水量為14公釐(0.56英寸)(1953年),最多為272公釐(10.72英寸)(1941年)。[32]無霜期平均有319天(1月25日至12月10日)。[32]雪為罕見,而只有24%的冬季出現可測量的降雪;冬季極端最多積累降雪量為42公分(16.7英寸)(1948–49年)。[32]
拉斯維加斯(麥卡倫國際機場),1991–2020年正常值,1937年至今極端數據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25 (77) |
31 (87) |
34 (93) |
37 (99) |
43 (109) |
47 (117) |
49 (120) |
47 (116) |
46 (114) |
39 (103) |
31 (87) |
26 (78) |
49 (120) |
平均最高溫 °C(°F) | 20.4 (68.7) |
23.4 (74.2) |
29.1 (84.3) |
34.2 (93.6) |
38.8 (101.8) |
43.4 (110.1) |
44.9 (112.9) |
43.5 (110.3) |
40.6 (105.0) |
34.8 (94.6) |
26.9 (80.5) |
19.9 (67.9) |
45.3 (113.6) |
平均高溫 °C(°F) | 14.7 (58.5) |
17.2 (62.9) |
21.7 (71.1) |
25.8 (78.5) |
31.4 (88.5) |
37.4 (99.4) |
40.3 (104.5) |
39.3 (102.8) |
34.9 (94.9) |
27.3 (81.2) |
19.5 (67.1) |
13.8 (56.9) |
26.9 (80.5) |
平均低溫 °C(°F) | 4.7 (40.5) |
6.7 (44.1) |
10.3 (50.5) |
13.8 (56.9) |
18.9 (66.1) |
24.3 (75.8) |
27.8 (82.0) |
27.0 (80.6) |
22.4 (72.4) |
15.3 (59.6) |
8.5 (47.3) |
4.2 (39.6) |
15.3 (59.6) |
平均最低溫 °C(°F) | −1.2 (29.8) |
0.5 (32.9) |
3.7 (38.7) |
7.3 (45.2) |
11.6 (52.8) |
16.8 (62.2) |
22.7 (72.9) |
21.6 (70.8) |
16.0 (60.8) |
8.6 (47.4) |
1.8 (35.2) |
−1.7 (29.0) |
−2.6 (27.4) |
歷史最低溫 °C(°F) | −13 (8) |
−9 (16) |
−7 (19) |
−1 (31) |
3 (38) |
9 (48) |
13 (56) |
12 (54) |
6 (43) |
−3 (26) |
−9 (15) |
−12 (11) |
−13 (8)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14 (0.56) |
20 (0.80) |
11 (0.42) |
5.1 (0.20) |
1.8 (0.07) |
1.0 (0.04) |
9.7 (0.38) |
8.1 (0.32) |
8.1 (0.32) |
8.1 (0.32) |
7.6 (0.30) |
11 (0.45) |
106 (4.18) |
平均降水天數(≥ 0.01 in) | 3.1 | 4.1 | 2.8 | 1.6 | 1.1 | 0.4 | 2.5 | 2.2 | 1.8 | 1.7 | 1.5 | 3.0 | 25.8 |
平均相對濕度(%) | 48 | 43 | 37 | 26 | 23 | 17 | 21 | 25 | 26 | 29 | 36 | 44 | 31 |
月均日照時數 | 245.2 | 246.7 | 314.6 | 346.1 | 388.1 | 401.7 | 390.9 | 368.5 | 337.1 | 304.4 | 246.0 | 236.0 | 3,825.3 |
可照百分比 | 79 | 81 | 85 | 88 | 89 | 92 | 88 | 88 | 91 | 87 | 80 | 78 | 86 |
資料來源:NOAA(1981–2010年相對濕度;1961–1990年日照)[33][32][34][35] 拉斯維加斯國際交換站,1937年1月1日起在麥卡倫國際機場。[36] |
交通
- 城市軌道交通
-
曼德勒海灣纜車
-
米拉奇-金銀島纜車
- 公路
- 巴士
- RTC Transit是一套公共運輸系統,提供巴士服務,包含整個拉斯維加斯、Henderson、北拉斯維加斯、以及山谷外圍的其他郊區。
- 民航
- 拉斯維加斯-麥卡倫國際機場
人口
拉斯維加斯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8547人,其中白人34.7%,墨西哥裔33.6%, 黑人17.1%,亞裔人10.3%,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1.2%,除了在唐人街經商的黃種人外,在賭場中的發牌員有很多亞洲人。
教育
小學和中學公共教育主要位於克拉克縣學區,該學區的人口位居全國第五。
文化

這個城市有幾個博物館,包括霓虹博物館、黑幫博物館、拉斯維加斯自然歷史博物館、兒童探索博物館、內華達州博物館和老拉斯維加斯堡壘州立公園。
娛樂
拉斯維加斯有68個公園。拉斯維加斯總共有四個高爾夫球場:天使公園高爾夫俱樂部,沙漠之松高爾夫俱樂部,杜蘭戈山高爾夫俱樂部和拉斯維加斯市高爾夫球場。它還有123個遊樂場,23個壘球場,10個美式足球場,44個足球場,10個dog parks,6個社區中心,4個老人中心,109個冰鞋公園,6個游泳池等。
分區
![]() |
拉斯維加斯舊城區(英語:downtown Las Vegas)位於拉斯維加斯市的南端偏東,是內華達州最早成形的的賭博產業集中地,不過它的規模已被其衍生的賭城大道的大幅超越;有十多所賭場—酒店、數間博物館和數座購物商場。
夏林西(英語:Summerlin West)位於拉斯維加斯市的西南端,大部分地區是郊野,小部分地區是低密度住宅。
夏林北(英語:Summerlin North)位於拉斯維加斯市的南端偏西,大部分地方是低密度住宅區,亦有少量賭場—酒店和幾個小型高爾夫球場。
東拉斯維加斯(英語:East Las Vegas)位於拉斯維加斯市的東南端,大部分地方是中密度住宅區,有幾所學校和數座中型購物商場座落於此。
圖利泉(英語:Tule Springs)位於拉斯維加斯市的東北端;小部分地方是郊野公園,大部分地方是低密度住宅區。
姊妹市
拉斯維加斯有若干姊妹市[37]。
參考資料
註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