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頸鷹(Accipiter rufitorques),又名斐濟鷹,鷹科中的一種猛禽,曾一度被認為與澳大利亞和新喀里多尼亞的褐鷹同種。 但棕頸鷹是斐濟的特有種,生活於維提島、瓦努阿島、塔韋烏尼島、坎達武島、恩高島和歐伐勞島上。[2]其棲息範圍很大,從雨林,椰子種植園到城市公園的樹上都可見。[3]
棕頸鷹身長30-40厘米,在鷹屬中算是中等身型。其是兩性異形的鳥類,雌性的身型比雄性要大。[3]其腳和尾部都很長,全身被羽毛覆蓋,頭、背、尾和翼都呈灰色,而胸腹和頸部側為暗粉紅色。幼子的毛色與成年不同,通體為棕色,胸脯有許多條紋。[2]
棕頸鷹以鳥類為食,如鴿子,還有昆蟲、齧齒類動物和爬行類動物。[3]有紀錄指棕頸鷹也會捕食長臂蝦科的淡水大蝦,[4]和淡水魚。總言之,棕頸鷹既會捕食魚類也會捕食鳥類。其會通過慢速,不動聲色的滑翔來捕捉獵物,或會用雙翼快速拍打攻擊。獵物也會跑入蔭蔽的地方躲起來,然而棕頸鷹會不斷地進攻以試圖趕出躲藏著的獵物。
棕頸鷹是一種季節性繁殖動物,繁殖期為每年的7月至12月。[5]雌性一般於9-12月下蛋。鳥巢主要由樹脂構成,位於活樹上。一般情況下,一窩蛋為2-3隻(偶見4隻),然而只有兩隻幼雛能長大並飛翔。[3]
雖然棕頸鷹現在被認為是斐濟的特有種,但在湯加的埃瓦島曾發現與其同物種的化石。[6]棕頸鷹也曾在斐濟的Lau島出現過。[7]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