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電子通訊中使用的調變方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振幅調變(Amplitude Modulation,AM),簡稱調幅,是電子通訊使用的一種調變方法,最常用於無線電載波傳輸訊息。在振幅調變,載波的振幅(訊號強度)與發送波形成比例變化。例如,波形可能是對應揚聲器的聲音,也可能是對應電視像素的光強度。這方法與載波頻率變化的頻率調變,以及相位變化的相位調變均形成對比。
AM是最早用於通過無線電傳送聲音的調變方法。它在20世紀前二十年間發展,開始於Roberto Landell De Moura與范信達在1900年的無線電話實驗。[1]今天仍在多種通訊形式中使用,如用在便攜對講機、VHF航空無線電、公民波段無線電與電腦數據機中。[來源請求]「AM」通常指中波調幅無線電廣播。
簡單的振幅調變示意圖如下:
振幅調變的訊號No.4就是(No.1+No.2)×No.3得來。
交換調變器是一種產生AM波的方法。假設接到二極體的載波振幅大到它可以在二極體特性曲線兩邊來回震盪,而且二極體是理想開關,在順向偏壓時阻抗為零。這樣就可以用片段線性來近似這個二極體與負載電阻組合的轉換特性。
考慮以下頻率,振幅的載波(正弦波):
是調變波形。此例只須用比小很多,頻率為的正弦波調變:
是調變振幅。我們須讓以使總是正數,若則會出現過調變,從傳輸訊號中重構消息訊號會使原始訊號丟失。振幅調變的結果就是載波乘以正數:
在這簡單情形與調變指數相同。當,調幅訊號對應圖4中最上面的圖(標記為「50%調變」)。
運用積化和差恆等式,可用三波正弦波的和表示:
因此,調變訊號有三部份:載波沒有變,還有頻率略高和略低於載波頻率的兩波純正弦波(稱為邊帶)。
調幅解調器的最簡單的形式包括一支充當包絡檢波器的二極體。另一種解調器——乘積檢波器的電路更複雜,但能提供更好的解調品質。
調幅是最早發明的調變方式,優點是容易產生及恢復訊號;可在發射器用交換調變器或平方率調變器(square-law modulator)來完成調變;可在接收器用波封檢測器或平方率檢測器(square-law detector)來完成解調。調幅系統成本十分低廉,AM無線電廣播非常受歡迎。
要克服調幅的缺點可以修改調幅過程,但這樣改往往會令系統更複雜,也就是說我們在犧牲系統複雜度來使通訊資源能夠更好的使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