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短波(英語:short wave,SW)是無線電的一個波長範圍,其對應的頻率範圍被稱為高頻。短波的波長範圍是10米至100米,高頻的範圍則是3MHz到30MHz。[1]短波波段的電磁波除了能夠利用地波傳播外,還可通過電離層的反射進行遠距離傳輸,因而國際廣播通常都位於短波波段。[2]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0年5月16日) |

歷史
短波最早出現在1900年代,1901年,紮營守候在訊號山(位於加拿大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的首府聖約翰斯)的義大利科學家馬可尼,終於接收到了從英格蘭發出的跨過大西洋的無線電訊號,這個實驗向世人證明了無線電再也不是僅限於實驗室的新奇東西,而是一種實用的通訊媒介。
此後短波用作全球性的國際通訊媒介便開始發達起來了。
短波易受干擾的原因
用於國際廣播的短波波段
波長 | 頻率 | 備註 |
120m | 2300-2495 kHz | |
90m | 3200-3400 kHz | |
75m | 3900-4000 kHz | |
60m | 4750-5060 kHz | |
49m | 5900-6200 kHz | |
41m | 7200-7450 kHz | |
31m | 9400-9900 kHz | 使用率較高的頻段 |
25m | 11600-12100 kHz | |
22m | 13570-13870 kHz | 僅在歐洲、亞洲使用 |
19m | 15100-15800 kHz | |
16m | 17480-17900 kHz | |
15m | 18900-19020 kHz | |
13m | 21450-21850 kHz | |
11m | 25670-26100 kHz |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