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890年代至1940年代,德國海軍——確切說是德意志帝國海軍、魏瑪國家海軍和納粹德國海軍——建造一系列輕巡洋艦。1898年頒布的《海軍法》批准一個建造輕巡洋艦的重大計劃,該法規劃30艘輕巡洋艦[1]。第一批輕巡洋艦是瞪羚級[a],是基於幾種無防護巡洋艦,如美洲鷹級[b]以及通報艦,如赫拉號[c]的過渡設計方案演進而來[5]。瞪羚級的10艘艦隻設計和建造方案也為後來幾乎所有的德意志帝國海軍輕巡洋艦奠定基本架構[6]。在接下來的20年裡,德國海軍又陸續建造37艘輕巡洋艦。這些艦隻的尺寸、速度、武器裝備和裝甲都在逐漸提升。最初裝備的105公釐(4.1英寸)SK L/40型艦炮被科爾堡級[d]上更先進的L/45型所取代,之後又被皮勞級[e]上裝備的更強大的150公釐(5.9英寸)SK L/45型艦炮所取代。防護能力方面,馬格德堡級[f]首次引進水線裝甲帶,大大提高艦隻的防護能力。
這47艘輕巡洋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全球各地參與作戰,其中大部分跟隨德國海軍艦隊一起在北海和波羅的海海域活動,雖然有幾艘在海外的軍事基地服役,通常執行商業交通破壞作戰。16艘輕巡洋艦在戰爭中因遭遇敵方潛艇、水雷或巡洋艦分艦隊的攻擊而損失。大多數殘存艦隻部分於1919年6月在斯卡帕灣自沉,其餘在德國戰敗後被多個協約國當作戰利品瓜分。其中幾艘更被重新編入協約國的艦隊。這當中義大利海軍分到三艘,法國海軍則得到四艘。德國海軍僅被允許保留8艘最舊的巡洋艦,其中5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還繼續擔任次要角色。
《凡爾賽條約》允許德國海軍更替那些一戰留下來的舊巡洋艦,第一艘以新方案建造的輕巡洋艦埃姆登號[g]開建於1920年代早期。其設計依然基於一戰後期的思路。柯尼斯堡級[h]和萊比錫級[i]5艘艦隻開始採用三聯裝炮塔和柴油、渦輪混合推進系統的新一代設計方案。1930年代後期,又有6艘M級計劃建造,但是戰爭的爆發迫使她們被取消。埃姆登號、柯尼斯堡級和萊比錫級的六艘輕巡洋艦都曾在二戰中服役。其中兩艘在入侵挪威期間被擊沉,三艘在戰爭的最後幾個月被盟軍轟炸機摧毀,只有一艘在二戰後倖存下來。紐倫堡號[j]是德國最後一艘完工的巡洋艦,戰後被引渡給蘇聯,並被更名為馬卡洛夫海軍上將號[k](俄語:Адмирал Макаров),繼續服役至1950年代末。
瞪羚級是帝國海軍的第一批現代輕巡洋艦[16]。這級新型艦隻是早期無防護巡洋艦,如美洲鷹級——以及幾種實驗性過渡型艦隻,如吉菲昂號[m]和赫拉號——設計思路的結晶。德國軍方打算用瞪羚級艦隻作為艦隊偵察艦和海外巡洋艦[5]。雖然比同一時期其他國家建造的艦隻尺寸小,但她們卻是這一時期建造的強大武裝船隻[18]。因此,這些艦隻可以有效地執行設計中設想的兩種角色。根據歷史學家埃里克·奧斯本(英語:Eric Osborne)的說法,「瞪羚級輕巡洋艦開創這種通用設計的未來趨勢......(這些)艦隻表面只裝備很少或根本不裝備裝甲,以期大幅提升艦隻的航速。」[19]事實上,未來帝國海軍建造的所有輕巡洋艦基本上都遵循同樣的模式,幾乎沒有根本性的改變[6]。
10艦在整個服役生涯中扮演過各種各樣的角色。一戰前,這些艦隻大多在海外基地或主要艦隊服役,而寧芙號[a]和溫蒂妮號[a]則充當訓練艦[20]。由於艦齡已高,瞪羚級各艦於1914年初被降格為預備役。但在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這些艦隻又被動員起來加入現役[5]。其中大部分一開始用於波羅的海沿海防禦,只有弗勞恩洛布號[a]和阿里阿德涅號[a]在艦隊中服役。1914年8月28日,阿里阿德涅號在赫爾戈蘭灣海戰[n]中被幾艘英軍戰鬥巡洋艦擊沉[22]。1916年5月31日,弗勞恩洛布號在日德蘭海戰被英軍南安普頓號輕巡洋艦[o]用魚雷擊沉,幾乎全艦覆滅[24]。在波羅的海,溫蒂妮號於1915年11月7日被英軍E19號潛艇以魚雷擊沉[25]。
剩下的7艘倖存的艦隻於1916年退出一線作戰任務,轉而用作輔助用途。除了1920年被拆解的瞪羚號,其餘艦隻繼續在新組建的國家海軍服役。1925年,尼俄伯號[a]被賣給南斯拉夫,並改名為達魯瑪奇亞號[a](克羅埃西亞語:Dalmacija),而寧芙號和忒提斯號[a]則在1930年代早期被拆解。1930年代剩下的時間裡,阿科納號[a]、美杜莎號[a]和阿瑪宗號[a]被用作軍營船[5][20]。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從1940年到戰爭結束,為了保衛德國的港口,美杜莎號和阿科納號被改裝成浮動防空炮台,直到1945年5月3日被艦員自沉。與此同時,阿瑪宗號繼續作為軍營船服役直到終戰。1943年,達魯瑪奇亞號最終回到德軍的控制之下,並在同年12月被英軍魚雷快艇摧毀[26]。
艦名 | 武裝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服役 | ||
---|---|---|---|---|---|---|---|
龍骨敷設 | 交付日期 | 結局 | |||||
瞪羚號
(德語:SMS Gazelle) |
10門105毫米SK L/40艦炮[27] | 25公釐(0.98英寸)[27] | 2,963公噸(2,916長噸)[27] | 2軸,2台四缸三漲往復式發動機,19.5節(36.1公里每小時;22.4英里每小時)[27][p],6,366匹指示馬力(4,747千瓦特)[2] | 1897年[27] | 1901年6月15日[27][q] | 1920年拆解[27] |
尼俄伯號
(德語:SMS Niobe) |
2軸,2台四缸三漲往復式發動機,21.5節(39.8公里每小時;24.7英里每小時)[27][r],8,113匹指示馬力(6,050千瓦特)[2] | 1898年[27] | 1900年6月25日[27] | 1943年12月19日被毀[27] | |||
寧芙號
(德語:SMS Nymphe) |
3,017公噸(2,969長噸)[27] | 2軸,2台四缸三漲往復式發動機,21.5節(39.8公里每小時;24.7英里每小時)[27][s],8,486匹指示馬力(6,328千瓦特)[2] | 1900年9月20日[27] | 1932年拆解[27] | |||
忒提斯號
(德語:SMS Thetis) |
3,017公噸(2,969長噸)[27][t] | 2軸,2台四缸三漲往復式發動機,21.5節(39.8公里每小時;24.7英里每小時)[27][u],8,888匹指示馬力(6,628千瓦特)[2] | 1899年[27] | 1901年9月14日[27] | 1930年拆解[27] | ||
阿里阿德涅號
(德語:SMS Ariadne) |
3,006公噸(2,959長噸)[27] | 2軸,2台三缸三脹往復式發動機,21.5節(39.8公里每小時;24.7英里每小時)[27][v],8,827匹指示馬力(6,582千瓦特)[2] | 1901年5月18日[27] | 1914年8月28日在赫爾戈蘭灣海戰[w]中沉沒[27] | |||
阿瑪宗號
(德語:SMS Amazone) |
3,082公噸(3,033長噸)[27] | 2軸,2台三缸三漲往復式發動機,21.5節(39.8公里每小時;24.7英里每小時)[27][x],9,018匹指示馬力(6,725千瓦特)[2] | 1901年5月18日[27][y] | 1954年拆解[27] | |||
美杜莎號
(德語:SMS Medusa) |
2,972公噸(2,925長噸)[27] | 2軸,2台三缸三漲往復式發動機,21.5節(39.8公里每小時;24.7英里每小時)[27][z],7,973匹指示馬力(5,945千瓦特)[2] | 1900年[27] | 1901年7月26日[27] | 1948年至1950年間拆解[27] | ||
弗勞恩洛布號
(德語:SMS Frauenlob) |
3,158公噸(3,108長噸)[27] | 2軸,2台三缸三漲往復式發動機,21.5節(39.8公里每小時;24.7英里每小時)[27],8,623匹指示馬力(6,430千瓦特)[2] | 1901年[27] | 1903年2月17日[27] | 1916年5月31日在日德蘭海戰中沉沒[27] | ||
阿科納號
(德語:SMS Arcona) |
3,180公噸(3,130長噸)[27] | 2軸,2台三缸三漲往復式發動機,21.5節(39.8公里每小時;24.7英里每小時)[27],8,580匹指示馬力(6,400千瓦特)[2] | 1903年5月12日[27] | 1948年拆解[27] | |||
溫蒂妮號
(德語:SMS Undine) |
3,112公噸(3,063長噸)[27] | 2軸,2台往復式發動機,21.5節(39.8公里每小時;24.7英里每小時)[27],8,696匹指示馬力(6,485千瓦特)[2] | 1904年1月5日[27] | 1915年11月7日沉沒[27] |
不萊梅級[aa]是早期瞪羚級的一個改進版,相較於後者有著更大的艦體尺寸和更快的航速。這兩個艦級的艦隻在其他諸多方面都非常相似,譬如都安裝105毫米口徑主炮[29]。而其中一艘,呂貝克號[aa]裝備有新型的帕森斯蒸汽輪機,用以評估該款動力在未來設計中的應用前景,而其他艦隻則保留此前已經經過驗證的三脹往復式蒸汽機[30]。這些艦隻在和平時期的服役生涯中擔任過多種職務。不萊梅號[aa]和萊比錫號[aa]早期的服役生涯中一直隸屬於東亞分艦隊,除了慕尼黑號[aa]被用作魚雷訓練艦之外,其他艦隻都被分配到艦隊偵察部隊。[31]
一戰期間,這些艦隻活躍於各場戰鬥中。萊比錫號在科羅內爾海戰中與東亞分艦隊並肩作戰,後來在1914年末的福克蘭群島海戰中被擊沉[32]。慕尼黑號在日德蘭受創[33]。1915年和1917年,不萊梅號、呂貝克號和但澤號[aa]分別在里加灣海戰和阿爾比恩行動與俄軍交戰[34][35]。柏林號[aa]和慕尼黑號雙雙於1916年退役,後者退役前被一枚水雷重創。戰後只有柏林號和漢堡號[aa]最終留存在德國。其他倖存的艦隻作為戰利品被英軍扣押,並在1920年代早期陸續拆解。1920年代,僅存的兩艦被用作訓練巡洋艦,1930年代又被用作軍營船[31]。漢堡號在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英軍轟炸機擊沉,柏林號在1947年被用於裝載化學武器並在斯卡格拉克海峽自沉以處理彈藥[36]。
艦名 | 武裝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服役 | ||
---|---|---|---|---|---|---|---|
龍骨敷設 | 交付日期 | 結局 | |||||
不萊梅號
(德語:SMS Bremen) |
10門105毫米SK L/40艦炮[37] | 80公釐(3.1英寸)[38][ab] | 3,797公噸(3,737長噸)[38] | 2軸,2台往復式發動機,22節(41公里每小時;25英里每小時)[39][ac],12,100匹指示馬力(9,000千瓦特)[28] | 1902年[37] | 1904年5月19日[37] | 1915年2月17日沉沒[37] |
漢堡號
(德語:SMS Hamburg) |
3,651公噸(3,593長噸)[38] | 2軸,2台往復式發動機,22節(41公里每小時;25英里每小時)[39][ad],11,582匹指示馬力(8,637千瓦特)[28] | 1904年3月8日[37] | 1956年拆解[37] | |||
柏林號
(德語:SMS Berlin) |
3,792公噸(3,732長噸)[38] | 2軸,2台往復式發動機,22節(41公里每小時;25英里每小時)[39][ae],12,140匹指示馬力(9,050千瓦特)[28] | 1905年4月4日[37] | 1947年自沉[37] | |||
呂貝克號
(德語:SMS Lübeck) |
3,661公噸(3,603長噸)[38] | 4軸,2台汽輪機,22.5節(41.7公里每小時;25.9英里每小時)[39][af],14,035匹指示馬力(10,466千瓦特)[28] | 1903年[37] | 1906年4月26日[37] | 1922年至1923年間拆解[37] | ||
慕尼黑號
(德語:SMS München) |
3,780公噸(3,720長噸)[38] | 2軸,2台往復式發動機,22節(41公里每小時;25英里每小時)[39][ag],12,205匹指示馬力(9,101千瓦特)[28] | 1905年1月10日[37] | 1920年拆解[37] | |||
萊比錫號
(德語:SMS Leipzig) |
3,756公噸(3,697長噸)[38][ah] | 2軸,2台往復式發動機,22節(41公里每小時;25英里每小時)[39][ai],11,116匹指示馬力(8,289千瓦特)[28] | 1904年[37] | 1906年4月20日[37] | 1914年12月8日在福克蘭群島海戰中沉沒[37] | ||
但澤號
(德語:SMS Danzig) |
3,783公噸(3,723長噸)[38] | 2軸,2台往復式發動機,22節(41公里每小時;25英里每小時)[39][aj],12,022匹指示馬力(8,965千瓦特)[28] | 1907年12月1日[37] | 1922年至1923年間拆解[37] |
第一代柯尼斯堡級[ak]延續德國輕巡洋艦設計思路的一貫風格。和不萊梅級一樣,這個新艦級的其中一艘——司坦丁號[ak]——也以測試目的而安裝試驗用的帕森斯蒸汽輪機。該級艦隻保留和不萊梅級類似的武器裝備和裝甲防護設計[30][41]。四艦在服役後都隸屬於公海艦隊[42],紐倫堡號[ak]於1910年被派往亞洲[43],而柯尼斯堡號[ak]於1914年被派往東非水域。
本級四艦在一戰中參與各種大小戰鬥。戰爭初期,柯尼斯堡號駐紮在三蘭港地區,並在該區域執行一段時間並不怎麼成功的破交戰任務[44]。在此期間,她曾成功摧毀英軍飛馬座號防護巡洋艦[al][46]。她最終於1915年被困在魯菲吉河,其後被兩艘英軍淺水重炮艦擊沉[47]。然而,對於該艦來說,戰爭並沒有結束,她的艦炮被拆下,並被投入保羅·馮·萊托-福爾貝克的東非戰役中[48]。紐倫堡號參加科羅內爾和福克蘭群島的海戰,直到在戰鬥中被擊沉[49]。1914年8月,司坦丁號參加赫爾戈蘭灣海戰[50]。她和斯圖加特號[ak]都參加日德蘭海戰[51]。1917年後,司坦丁號被用作訓練船,而斯圖加特號則於1918年被改裝成水上飛機母艦。兩艦在戰後都被作為英軍的戰利艦,並在1920年代早期被廢棄拆解[52]。
艦名 | 武裝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服役 | ||
---|---|---|---|---|---|---|---|
龍骨敷設 | 交付日期 | 結局 | |||||
柯尼斯堡號
(德語:SMS Königsberg) |
10門105毫米SK L/40艦炮[41] | 80毫米[53][am] | 3,814公噸(3,754長噸)[53] | 2軸,2台三漲往復式蒸汽機,23節(43公里每小時;26英里每小時)[53][an],13,918匹指示馬力(10,379千瓦特)[40] | 1905年[41] | 1907年4月6日[41] | 1915年7月11日自沉[41] |
紐倫堡號
(德語:SMS Nürnberg) |
3,902公噸(3,840長噸)[53] | 2軸,2台三漲往復式蒸汽機,23節(43公里每小時;26英里每小時)[53][ao],13,154匹指示馬力(9,809千瓦特)[40] | 1906年[41] | 1908年4月10日[41] | 1914年12月8日在福克蘭群島海戰中沉沒[41] | ||
斯圖加特號
(德語:SMS Stuttgart) |
4,002公噸(3,939長噸)[53] | 2軸,2台三漲往復式蒸汽機,23節(43公里每小時;26英里每小時)[53][ap],13,146匹指示馬力(9,803千瓦特)[40] | 1905年[41] | 1908年2月1日[41] | 1920年拆解[41] | ||
司坦丁號
(德語:SMS Stettin) |
3,822公噸(3,762長噸)[53] | 2軸,2台蒸汽輪機,24節(44公里每小時;28英里每小時)[53][aq],21,670匹指示馬力(16,160千瓦特)[40] | 1906年[41] | 1907年10月29日[41] | 1921年至1923年間拆解[41] |
1905年至1906年間的造艦計劃中訂購的兩艘德勒斯登級代表帝國海軍穩步提升艦隻排水量設計趨勢的延續。兩艦的最高航速與之前的柯尼斯堡級相同。與前幾個艦級一樣,其中一艘(德勒斯登號[ar])裝備渦輪發動機,另一艘(埃姆登號[ar])則裝備往復式發動機。這也是德國巡洋艦隻最後一次使用老式的三脹式發動機。此後所有的設計都普遍採用蒸汽輪機[55]。德勒斯登號和埃姆登號的服役生涯非常短暫但很活躍。兩艦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海外服役,埃姆登號入列後被分配到東亞分艦隊[56],德勒斯登號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度過大部分時間[57]。
1914年戰爭爆發後,在加入馮·斯佩的分艦隊之前,德勒斯登號最初在大西洋海域執行破交戰,隨後在南美洲附近航行[58]。她參加科羅內爾和福克蘭群島的海戰,她也是唯一一艘在科羅內爾海戰中倖免於難的德國巡洋艦[59][60]。1915年3月,她被英軍巡洋艦困在魯賓遜克魯索島[61]。經受英軍艦隊的短暫轟炸後,德勒斯登號的艦員選擇在港口將她自沉[62]。與此同時,埃姆登號已經脫離東亞分艦隊,在印度洋上獨自執行交通線破壞任務。她在該地區對盟軍商船的攻擊活動非常成功,並曾在檳城港口擊沉俄羅斯珍珠號防護巡洋艦[as][64]。此後不久,澳大利亞雪梨號輕巡洋艦[at]在科科斯群島附近發現埃姆登號,並將其重傷,最終迫使埃姆登號擱淺在北基林島上[66]。
艦名 | 武裝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服役 | ||
---|---|---|---|---|---|---|---|
龍骨敷設 | 交付日期 | 結局 | |||||
德勒斯登號
(德語:SMS Dresden) |
10門105毫米SK L/40艦炮[52] | 80毫米[52][au] | 4,268公噸(4,201長噸)[52] | 2軸,2台蒸汽輪機,24節(44公里每小時;28英里每小時)[52][av],18,880匹指示馬力(14,080千瓦特)[54] | 1906年[41] | 1908年11月14日[41] | 1915年3月14日自沉[41] |
埃姆登號
(德語:SMS Emden) |
2軸,2台往復式發動機,23.5節(43.5公里每小時;27.0英里每小時)[52][aw],16,350匹指示馬力(12,190千瓦特)[54] | 1906年[67] | 1909年7月20日[41][ax] | 1914年11月9日在科科斯島海戰中擱淺[41] |
科爾堡級代表德國輕巡洋艦設計方案在作戰能力方面的第一次重大改進,無論是質量上還是數量上。該級艦隻裝備長炮管的105毫米SK L/45型火炮,這種火炮的初速更高,因此比早期的L/40型火炮射程更遠[68][69]。此外,本級艦隻還裝備一組額外的副炮,以加強舷側火力。本艦級的排水量比前級的德勒斯登級大一千多噸。所有四艦都由渦輪機驅動,這使得她們的速度與之前的艦隻相比有了顯著的提高[70]。
四艦在戰爭期間都參加重大行動。8月2日,奧格斯堡號[d]打響對俄戰爭的第一槍[71]。戰爭的第一個月,美因茨號[d]和科隆號[d]在赫爾戈蘭灣海戰中被擊沉[72]。1915年1月,科爾堡號[d]參加第一次多格爾沙洲海戰[ay][74]。1915年8月,科爾堡號和奧格斯堡號都參加里加灣海戰,1917年10月參加阿爾比恩行動[75][76]。戰爭結束後,科爾堡號作為戰利品被法國海軍扣押,並改名為科爾瑪號[az](法語:Colmar)並繼續服役幾年,於1929年被拆解[78][79]。奧格斯堡號被引渡給日本,後者於1922年將其拆解[78]。
艦名 | 武裝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服役 | ||
---|---|---|---|---|---|---|---|
龍骨敷設 | 交付日期 | 結局 | |||||
科爾堡號
(德語:SMS Kolberg) |
12門105毫米SK L/45艦炮[80] | 40公釐(1.6英寸)[80] | 5,418公噸(5,332長噸)[80][ba] | 4軸,4台蒸汽輪機, 25.5節(47.2公里每小時;29.3英里每小時)[80][bb],30,400匹指示馬力(22,700千瓦特)[7] | 1908年[68] | 1910年6月21日[68] | 1929年拆解[79] |
美因茨號
(德語:SMS Mainz) |
4,889公噸(4,812長噸)[80] | 2軸,2台蒸汽輪機,26節(48公里每小時;30英里每小時)[80][bc],22,040匹指示馬力(16,440千瓦特)[7] | 1907年[68] | 1909年10月1日[68] | 1914年8月28日在赫爾戈蘭灣海戰中沉沒[68] | ||
科隆號
(德語:SMS Cöln) |
4,864公噸(4,787長噸)[80] | 4軸,4台蒸汽輪機,25.5節(47.2公里每小時;29.3英里每小時)[80][bd],29,036匹指示馬力(21,652千瓦特)[7] | 1908年[68] | 1911年6月16日[68] | 1914年8月28日在赫爾戈蘭灣海戰中沉沒[68] | ||
奧格斯堡號
(德語:SMS Augsburg) |
4,882公噸(4,805長噸)[80] | 4軸,4台蒸汽輪機,25.5節(47.2公里每小時;29.3英里每小時)[80][be],31,033匹指示馬力(23,141千瓦特)[7] | 1908年[68] | 1910年10月1日[68] | 1922年拆解[68] |
與早期幾種艦隻的設計相比,馬格德堡級引入幾項重大改進,包括為了提高耐波性而採用的更有效的艦艏形狀,以及為了更高效容納艦載水雷而縮短的後甲板。最重要的是增加水線裝甲帶,以提高新造艦隻的防禦能力。該級艦隻配備有更強大的渦輪機,由此獲得更高的航速。[68]
1914年8月26日,馬格德堡號[f]在波羅的海與俄軍作戰時擱淺,從此結束自己的服役生涯。俄軍從艦上繳獲密碼本,並將其副本交給英國,這對北海海戰的結果產生重大影響[81]。布雷斯勞號[f]和戈本號戰鬥巡洋艦[bf]一起被分配到地中海分隊。一戰爆發時,她們編隊前往君士坦丁堡,在那裡被轉讓給鄂圖曼帝國海軍[83]。此後她們幫助鄂圖曼帝國在戰爭中輔佐德國一方的行動[84]。在鄂圖曼帝國海軍服役的布雷斯勞號改名為米迪利號[bg](土耳其語:Midilli),最終在1918年1月的因布羅斯海戰中被英軍的水雷擊沉[85]。
另外兩艦,施特拉斯堡號[f]和施特拉爾松德號[f]則一直在公海艦隊服役,參與包括赫爾戈蘭灣和多格爾沙灘在內的幾場主要海役,然而兩艦都沒有出現在日德蘭海戰中[86][87]。一戰後兩艦都得以倖存,施特拉斯堡號向義大利方面投降,並重新命名為塔蘭托號[bh](義大利語:Taranto)。她在二戰期間仍舊持續服役,直到1944年被盟軍轟炸機擊沉[88]。施特拉爾松德號則被法軍接收,更名為米盧斯號[bi](法語:Mulhouse)。她一直服役到1925年並最終於1935年報廢拆解[79]。
艦名 | 武裝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服役 | ||
---|---|---|---|---|---|---|---|
龍骨敷設 | 交付日期 | 結局 | |||||
馬格德堡號
(德語:SMS Magdeburg) |
12門105毫米SK L/45艦炮[78] | 60公釐(2.4英寸)[78][bj] | 4,570公噸(4,498長噸)[78] | 3軸,3台汽輪機,27.5節(50.9公里每小時;31.6英里每小時)[90][bk],29,904匹指示馬力(22,299千瓦特)[9] | 1910年[41] | 1912年8月20日[41] | 1914年8月26日擱淺[41] |
布雷斯勞號
(德語:SMS Breslau) |
5,281公噸(5,198長噸)[78] | 4軸,2台蒸汽輪機,27.5節(50.9公里每小時;31.6英里每小時)[90],33,482匹指示馬力(24,968千瓦特)[9] | 1910年[41] | 1912年5月10日[41] | 1918年1月20日在因布羅斯海戰中沉沒[41] | ||
施特拉斯堡號
(德語:SMS Strassburg) |
5,281公噸(5,198長噸)[78] | 2軸,2台蒸汽輪機,27.5節(50.9公里每小時;31.6英里每小時)[90][bl],33,742匹指示馬力(25,161千瓦特)[9] | 1910年[41] | 1912年10月9日[41] | 1944年9月23日沉沒[88] | ||
施特拉爾松德號
(德語:SMS Stralsund) |
5,587公噸(5,499長噸)[78] | 3軸,3台蒸汽輪機,27.5節(50.9公里每小時;31.6英里每小時)[90][bm],35,515匹指示馬力(26,484千瓦特)[9] | 1910年[41] | 1912年12月10日[41] | 1935年拆解[79] |
相比於馬格德堡級,卡爾斯魯厄級[bn]艦隻體積更大,航速更快,艦體外殼傾斜角度也更大,但裝備的主炮組和防護裝甲方案卻是相同的[92]。本級艦隻也是德國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最後一批入役的巡洋艦。1914年中,卡爾斯魯厄號[bn]被派往加勒比海地區,以接替德勒斯登號的位置。1914年7月底,就在卡爾斯魯厄號抵達防區後不久,一戰就在歐洲爆發[93]。此後,卡爾斯魯厄號扮演著通商破壞者的角色。她在巴西海岸捕獲或擊沉大約16艘船隻,隨後一次意外爆炸摧毀這艘艦隻並葬送大部分艦員的性命[94][95]。
與此同時,羅斯托克號[bn]仍然留在公海艦隊。1916年4月,她參加多格爾沙灘、炮擊雅茅斯和洛斯托夫特的戰鬥以及一個月後的日德蘭海戰[96][97][98]。在日德蘭海戰中,她協助摧毀兩艘英軍驅逐艦[99]。然而在5月31日至6月1日夜間激烈的戰鬥中,羅斯托克號被英軍驅逐艦發射的魚雷擊中[100]。第二天早上,當英軍都柏林號輕巡洋艦趕到現場時,她已經被艦員自沉以避免被英軍俘獲[101]。
艦名 | 武裝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服役 | ||
---|---|---|---|---|---|---|---|
龍骨敷設 | 交付日期 | 結局 | |||||
卡爾斯魯厄號
(德語:SMS Karlsruhe) |
12門105毫米SK L/45艦炮[102] | 60毫米[102][bo] | 6,191公噸(6,093長噸)[102] | 2軸,2台蒸汽輪機,28節(52公里每小時;32英里每小時)[102][bp],37,885匹指示馬力(28,251千瓦特)[91] | 1911年9月21日[103] | 1914年1月15日[102] | 1914年11月4日沉沒[102] |
羅斯托克號
(德語:SMS Rostock) |
2軸,2台蒸汽輪機,28節(52公里每小時;32英里每小時)[102][bq],43,638匹指示馬力(32,541千瓦特)[91] | 1911年[102] | 1914年2月5日[102] | 1916年6月1日在日德蘭海戰中沉沒[102] |
格勞登茲級輕巡洋艦[br]與前一級卡爾斯魯厄級非常相似,艦體尺寸和航速相當,而且都裝備相同的主炮組。本艦級兩艦格勞登茲號[br]和累根斯堡號[br]在設計上回到早期輕巡洋艦的三煙囪布局設計方案,因此與前級可以通過煙囪的數量在視覺上加以區分[105]。兩艦都在公海艦隊的偵察部隊服役。格勞登茲號參加1914年12月對斯卡伯勒、哈特爾普爾和惠特比的襲擊戰以及1915年8月的里加灣海戰。她在1916年中期被水雷損壞,因此日德蘭海戰期間停靠在港口修理。累根斯堡號則參加這場戰鬥,她率領魚雷艇大隊加入由戰鬥巡洋艦組成的第一偵查集群[51]。儘管主導幾波針對英軍艦隊的魚雷攻擊,累根斯頓號在整場戰鬥中完好無損[106][107]。
兩艦都在戰爭中倖存下來。格勞登茲號被引渡給義大利,更名為安科納號[br](義大利語:Ancona),並一直服役到1937年,之後被賣掉拆解[88]。累根斯頓號向法國投降並被更名為斯特拉斯堡號[bs](法語:Strasbourg)。她一直在法軍艦隊服役,直到1936年被降格為軍營船。德國占領法國期間,她仍舊以軍營船服役,並最終在1944年為保護洛里昂的U型潛艇修藏塢而自沉[79]。
皮勞級兩艦原本是俄羅斯帝國海軍以穆拉維耶夫·阿穆爾斯基號[e]和涅夫斯科伊海軍上將號[e]的名義向德國訂購的。當1914年8月一戰爆發時,兩艦已接近完工時,德國海軍沒收兩艦,並以皮勞號[e]和埃爾賓號[e]的名義完工。她們是德國第一批裝備150公釐(5.9英寸)口徑艦炮的輕巡洋艦,這標誌著火炮戰鬥力的顯著增強。但由於最初是為俄國人建造的,所以她們缺少在德國巡洋艦設計中已經成為標準配置的水線裝甲帶[109]。皮勞號參加里加灣海戰[110],兩艦都在日德蘭激烈與英軍交戰[51]。在日德蘭混亂的夜間戰鬥中,埃爾賓號意外地被波森號戰艦[bu]撞傷,艦員最終被迫棄船[112][113]。皮勞號在戰後倖存下來,被引渡給義大利海軍並更名為巴里號[bv](義大利語:Bari),她服役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直到1943年被美軍轟炸機擊沉[114]。
儘管皮勞級是德國第一款搭載150毫米口徑火炮的輕巡洋艦,威斯巴登級[bw]卻是德國第一批專門裝備150毫米口徑火炮而打造的輕巡洋艦[118]。除此之外,威斯巴登級艦隻與之前的格勞登茲級非常相似,前者比後者稍微大一些,但兩者航速相同,裝甲防護設計也類似[119]。
威斯巴登號[bw]只參加過日德蘭海戰。在交戰初期,該艦被英軍無敵號戰鬥巡洋艦的炮火嚴重損壞。在雙方艦隊的交戰下動彈不得,威斯巴登號成為一場激烈戰鬥的中心,她見證兩艘英軍裝甲巡洋艦的毀滅[120]。威斯巴登號一直在海面漂浮到6月1日凌晨,在凌晨1點45分至2點45分之間沉沒[121]。法蘭克福號[bw]當時也在日德蘭[51],與英軍切斯特號輕巡洋艦交戰[122][123]。她還參加1917年10月的阿爾比恩行動和11月的第二次赫爾戈蘭灣海戰[124][125]。法蘭克福號在戰爭中倖存下來,被扣押在斯卡帕灣,期間艦員曾嘗試自沉該艦未果[126]。她最終被移交給美國,並在1921年被當作靶艦擊沉[127]。
第二代柯尼斯堡級[by]於1913年獲得撥款批准,並於1914年開始建造。她們都是以戰爭初期沉沒的巡洋艦命名的。本級艦是對威斯巴登級的漸進式改進,排水量比後者提高500噸。本級艦配備有標準的8門150毫米口徑的火炮,前炮翼支架被安裝在更高的甲板上以提高射擊弧度。除此之外,本級與先前輕巡洋艦的設計幾乎完全相同。[118]
柯尼斯堡號[by]和紐倫堡號[by]參加第二次赫爾戈蘭灣海戰,前者在戰鬥中受些輕傷[129]。本級全部四艦都參加在波羅的海的阿爾比恩行動[130]。1918年10月,除了埃姆登號,其餘艦隻[by]也參與公海艦隊計劃中的最後一次艦隊戰,但在計劃實施前德軍主力艦發生兵變,迫使該計劃被取消[131][132]。卡爾斯魯厄號[by]、埃姆登號和紐倫堡號與主力艦隊一起被關押在斯卡帕灣,而柯尼斯堡號則被留在德國。斯卡帕灣內的三艘巡洋艦被艦員自沉,但只有卡爾斯魯厄號最終沉沒。埃姆登號和紐倫堡號被英國海軍撈起,分別被法國和英國作為戰利品收留。埃姆登號在1926年被拆解,紐倫堡號在1922年被當作靶艦擊沉。與此同時,柯尼斯堡號於1920年向法國投降,並更名為梅斯號(法語:Metz)[bz][134],最終於1936年被拆解[79]。
艦名 | 武裝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服役 | ||
---|---|---|---|---|---|---|---|
龍骨敷設 | 交付日期 | 結局 | |||||
柯尼斯堡號
(德語:SMS Königsberg) |
8門150毫米SK L/45艦炮[118] | 60毫米[134][ca] | 7,125公噸(7,012長噸)[134] | 2軸,2台蒸汽輪機,28節(52公里每小時;32英里每小時)[134][cb],45,900匹指示馬力(34,200千瓦特)[128] | 1914年[134] | 1916年8月12日[134] | 1936年拆解[134] |
卡爾斯魯厄號
(德語:SMS Karlsruhe) |
2軸,2台蒸汽輪機,28節(52公里每小時;32英里每小時)[134][cc],55,700匹指示馬力(41,500千瓦特)[128] | 1915年[134] | 1916年11月15日[134] | 1919年6月21日自沉 [134] | |||
埃姆登號
(德語:SMS Emden) |
2軸,2台蒸汽輪機,28節(52公里每小時;32英里每小時)[134][cd],50,216匹指示馬力(37,446千瓦特)[128] | 1914年[134] | 1916年12月16日[134] | 1926年拆解[134] | |||
紐倫堡號
(德語:SMS Nürnberg) |
2軸,2台蒸汽輪機,28節(52公里每小時;32英里每小時)[134][ce],45,900匹指示馬力(34,200千瓦特)[128] | 1915年[134] | 1917年2月15日[134] | 1922年被當作靶艦擊沉[134] |
兩艘綠頭蠅級[cf]輕巡洋艦設計於1914年,當時由於德國和俄羅斯之間的戰爭狀態,因此徵用伏爾鏗公司為俄羅斯納瓦林號戰鬥巡洋艦[cg]建造的輪機。帝國海軍指示伏爾鏗船廠將已建成的渦輪機拆分成兩部,並在推進系統周圍設計一套布雷系統。為了保證高航速,兩艦設計很輕量的武器裝備,只有4門150毫米口徑艦炮。為了進一步幫助她們發揮長期執行布雷作業的特點,她們被設計成形似於英國巡洋艦,以助於偽裝。[137]
綠頭蠅號[cf]和牛虻號[cf]在整個戰爭期間通常一起行動。他們在1916年至1917年間參加多次布雷行動[138]。1917年10月,兩艦摧毀一支前往挪威的英軍護航船隊,擊沉兩艘護航驅逐艦和大部分運輸艦[139]。一戰結束時,兩艦都被扣押在斯卡帕灣,並於1919年6月成功自沉。綠頭蠅號的殘骸此後一直留在港口的底部,牛虻號則於1929年被撈起,並在1930年代早期拆解[134]。
到1916年,德國已經在一戰中損失13艘輕巡洋艦。為此,帝國海軍基於先前的柯尼斯堡級的設計,訂購10艘新的科隆級[ch]輕巡洋艦[142]。在設計上,科隆級新增三門88公釐(3.5英寸)高射炮,以及更強大的600公釐(24英寸)魚雷發射管。除此之外,本級艦與柯尼斯堡級在防護設計和最高航速基本一致[143]。
10艘科隆級輕巡洋艦中只有科隆號[ch]和德勒斯登號[ch]兩艘實際完工。另有五艘已經下水但沒有完成後續的建造作業,這幾艘都有實際命名,而剩下的三艘在停工之前只對她們的龍骨做了一些工作。那三艘最終還留在船台上的艦隻只記載她們的合同名稱[144]。由於都建成於戰爭末期,科隆號和德勒斯登號的服役生涯都非常有限。她們都參加往北海的艦隊出擊,試圖攔截一支從英國到挪威的護航船隊的行動[131][145]。1918年10月又被派出參加帝國海軍最後一次出擊。兩艘巡洋艦最終都被扣留在斯卡帕灣,並於1919年6月自沉在那裡,至今兩艦的殘骸都還躺在斯卡帕灣的底部[146]。
艦名 | 武裝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服役 | ||
---|---|---|---|---|---|---|---|
龍骨敷設 | 交付日期 | 結局 | |||||
科隆號
(德語:SMS Cöln) |
8門150毫米SK L/45艦炮[147] | 40公釐(1.6英寸)[148] | 7,486公噸(7,368長噸)[148] | 2軸,2個汽輪機,27.5節(50.9公里每小時;31.6英里每小時)[148][ci],48,708匹指示馬力(36,322千瓦特)[141] | 1915年[144] | 1918年1月17日[144] | 1919年6月21日自沉[144] |
德勒斯登號
(德語:SMS Dresden) |
2軸,2個汽輪機,27.5節(50.9公里每小時;31.6英里每小時)[148][cj],49,428匹指示馬力(36,858千瓦特)[141] | 1916年[144] | 1918年3月28日[144] | 1919年6月21日自沉[144] | |||
2軸,2個汽輪機,27.5節(50.9公里每小時;31.6英里每小時)[148][ck],48,708匹指示馬力(36,322千瓦特)[141] | 1915年[144] | ー | 1920年拆解[144] | ||||
1916年[144] | ー | 1922年拆解[144] | |||||
1915年[144] | ー | 1921年拆解[144] | |||||
1915年[144] | ー | 1921年拆解[144] | |||||
1915年[144] | ー | 1921年拆解[144] | |||||
科隆號代替艦[ch] (德語:Ersatz Cöln) |
1916年[144] | ー | 1921年拆解[144] | ||||
埃姆登號代替艦[ch] (德語:Ersatz Emden) |
1916年[144] | ー | 1921年拆解[144] | ||||
卡爾斯魯厄號代替艦[ch] (德語:Ersatz Karlsruhe) |
1916年[144] | ー | 1920年拆解[144] |
帝國海軍在科隆級之後,於1916年提出一系列的艦隊巡洋艦設計方案——稱為「Flottenkreuzer」(即德語艦隊巡洋艦意思)。該系列設計強調偵察作用和高速作戰能力,並依照德皇威廉二世的要求以英國C級巡洋艦為藍本進行設計。最初設計比科隆級小得多,只配備5門150毫米口徑艦炮,但最高航速可達32節(59公里每小時;37英里每小時)。隨後設計團隊又進行四種改進設計,每一種在尺寸和裝備上都有所增加,最終於設計案「FK 4」在尺寸和裝備等方面更是回到稍早之前的輕巡洋艦的水平。在戰爭的最後兩年,德國不斷惡化的戰爭形勢迫使海軍幾乎放棄水面艦隻的建造,轉而建造U型潛艇,使得艦隊巡洋艦僅停留在設計研究層面。[149][150]
設計案名稱 | 武裝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服役 | ||
---|---|---|---|---|---|---|---|
龍骨敷設 | 交付日期 | 結局 | |||||
FK 1
|
5門150毫米SK L/45艦炮[151] | ー | 3,800公噸(3,740長噸)[151] | 2軸,2台汽輪機,32節(59公里每小時;37英里每小時)[151] | ー | ー | 僅止於設計研究[149] |
FK 1a
|
4,850公噸(4,773長噸)[151] | 2軸,2台汽輪機,33節(61公里每小時;38英里每小時)[151] | ー | ー | |||
FK 2
|
5,350公噸(5,266長噸)[152] | 2軸,2台汽輪機,32節(59公里每小時;37英里每小時)[152] | ー | ー | |||
FK 3
|
7門150毫米SK L/45艦炮[152] | 6,900公噸(6,791長噸)[152] | 2軸,2台汽輪機,32節(59公里每小時;37英里每小時)[152] | ー | ー | ||
FK 4
|
8門150毫米SK L/45艦炮[152] | 8,650公噸(8,513長噸)[152] | ー | ー |
埃姆登號是1920年代初由重組的國家海軍設計的第一艘新巡洋艦[153]。根據《凡爾賽條約》的條款,新的設計只能是6,000長噸(6,100公噸)[154]。該艦大量借鑑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的巡洋艦設計思路[155]。德國軍方希望用雙聯炮塔作為艦上150毫米炮的主炮的安裝方案,但海軍盟軍控制委員會拒絕這一設計,並強迫設計者採用單炮塔方案[156][157]。儘管如此,該艦在設計上引入多個創新,包括大規模使用電氣焊接而不是鉚釘連接,以節省艦體重量[158]。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她被用來在北海布雷[159],也為地面部隊提供炮火支援,並作為船隊護航艦和學員訓練艦[160]。1940年4月埃姆登號參加入侵挪威的威悉演習行動[161][162][162]。1945年4月,埃姆登號在基爾的港口進行維修時被英軍轟炸機嚴重炸傷[163]。艦員為防止沉沒而使其擱淺,最終用爆破裝置將她炸毀,以防盟軍捕獲[164]。剩餘的埃姆登號殘骸最終在1940年代被拆解[158]。
第三代柯尼斯堡級標誌著與之前的巡洋艦設計思路的根本分歧[cn]。主炮採用三座新的三聯裝炮塔,內裝新型的25式速射炮,其中一座位於艦艏,另外兩座以背負式布局安置在艦艉。艦體大量使用焊接也是這級巡洋艦的一個特點,而動力系統採用柴油發動機與渦輪機相結合的方式以增加巡航半徑,儘管每次只能使用其中一組發動機[166]。
1936年至1939年間西班牙內戰期間,三艦都參加非干預巡邏。二戰爆發後,三艦被用來與埃姆登號一起布設防禦性雷區[167],並於1940年4月參與入侵挪威[168]。期間,卡爾斯魯厄號[h]在克里斯蒂安桑附近被英軍潛艇魚雷擊沉;柯尼斯堡號[h]在卑爾根被英軍俯衝轟炸機擊沉[169]。挪威戰役結束後,科隆號[h]被用於各種各樣的角色,包括作為在海上操作的Fl 282直昇機試驗台。1945年3月,她在威廉斯港遭到美軍重型轟炸機的轟炸並被擊沉。由於她沉沒在淺水區域,這使得她露在水面的艦炮依然能為德國軍隊提供炮火支援,直到戰爭結束[170][171]。
艦名 | 武裝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服役 | ||
---|---|---|---|---|---|---|---|
龍骨敷設 | 交付日期 | 結局 | |||||
柯尼斯堡號 (德語:Königsberg) |
9門150毫米SK C/25艦炮[166] | 40毫米[172] | 7,700長噸(7,824公噸)[172] | 3軸,4台汽輪機,2台柴油發動機,32節(59公里每小時;37英里每小時)[173][co],68,200匹指示馬力(50,900千瓦特)[11] | 1926年4月12日[166] | 1929年4月17日[166] | 1940年4月10日沉沒[166] |
卡爾斯魯厄號 (德語:Karlsruhe) |
3軸,4台汽輪機,2台柴油發動機,32節(59公里每小時;37英里每小時)[173][cp],68,200匹指示馬力(50,900千瓦特)[11] | 1926年7月27日[166] | 1929年11月6日[166] | 1940年4月9日沉沒[166] | |||
科隆號 (德語:Köln) |
3軸,4台汽輪機,2台柴油發動機,32節(59公里每小時;37英里每小時)[173][cq],68,485匹指示馬力(51,069千瓦特)[11] | 1926年8月7日[166] | 1930年1月15日[166] | 1945年3月3日沉沒[166][cr] |
萊比錫級是柯尼斯堡級的升級型號[cs]。她們都按照修改過的設計案建造,其中就包括將艦艉炮塔回置到中軸線上。另一個重大變化則是在動力系統上採用新的齒輪傳動系統,使柴油機和渦輪發動機同時運轉,從而可以以更輕的推進系統達到與早期艦隻相當的速度[175]。兩艦還設計有球形船首,以提高其流體動力效率[176]。兩艦外觀和配置並不完全相同:萊比錫號[i]的上層建築類似於柯尼斯堡級艦隻,而紐倫堡號的上層建築要大得多。另外,建造時間更靠後的紐倫堡號配備有更強大的防空火力[174]。
1930年代末,萊比錫號和紐倫堡號都被派往西班牙水域執行不干涉巡邏[177][178]。1939年12月13日,英軍三文魚號潛艇以魚雷攻擊兩艘巡洋艦,迫使她們都返回港口進行維修[179]。此後,兩艘巡洋艦退出前線任務,改作訓練艦[180][181]。1944年10月,萊比錫號與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ct]相撞並嚴重損壞,被評估修理無望。1945年3月,這艘受損的艦隻被用來向哥騰哈芬附近撤退的德軍提供炮火支援。戰後,她被用作軍營船,並最終於1946年7月自沉[183]。與此同時,紐倫堡號作為戰利品被引渡給蘇聯,並更名為馬卡洛夫海軍上將號[cu](俄語:Адмирал Макаров)。她在波羅的海艦隊服役直到1950年代末,約在1960年左右被拆解[184]。
艦名 | 武裝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服役 | ||
---|---|---|---|---|---|---|---|
龍骨敷設 | 交付日期 | 結局 | |||||
萊比錫號 (德語:Leipzig) |
9門150毫米SK C/25艦炮[166] | 30公釐(1.2英寸)[172][cv] | 8,100公噸(7,972長噸)[172] | 3軸,2台汽輪機,4台柴油發動機,32節(59公里每小時;37英里每小時)[173][cw],65,585匹指示馬力(48,907千瓦特)[12] | 1928年4月28日[174] | 1931年10月8日[174] | 1946年7月自沉[174][cx] |
紐倫堡號 (德語:Nürnberg) |
30公釐(1.2英寸)[172][cy] | 9,040公噸(8,897長噸)[172] | 3軸,2台汽輪機,4台柴油發動機,32節(59公里每小時;37英里每小時)[173][cz],66,075匹指示馬力(49,272千瓦特)[13] | 1934年[174] | 1935年11月2日[174] | 約1960年拆解[174] |
M級儘管早在1936年就已經開始設計工作,但最終在1939年被納入Z計劃並獲准正式開展。這些艦隻計劃用於設想的破交分艦隊中作為偵察單位[185][186]。為此,海軍在續航距離、武裝、防護、主炮口徑以及航速等方面提出非常高的要求,這迫使設計者在一些關鍵指標方面採取妥協,包括防護和武裝。這導致設計人員重新制定最後兩艦的方案,以修正此前設計案中的一些缺陷。1938年開始前兩艘艦隻的建造工作,但1939年9月爆發的戰爭迫使海軍放棄這些不能快速建成的艦隻建造工作。結果,這兩艘已經開建的艦隻被迫拆解,剩下的四艘也沒有開始鋪設龍骨[18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