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廖承志致蔣經國先生信,是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蔣經國的一封信。此信是繼中國大陸方面1981年發表葉九條之後,發表又一份呼籲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文告。
1982年7月,蔣經國在一篇悼念其父蔣介石的文中寫道,「切望父靈能回到家園與先人同在」,並表示自己「要把孝順的心,擴大為民族感情,去敬愛民族,奉獻於國家」。台灣、香港的報紙都刊登了該文。其中流露出的對故鄉、民族之情,很快被大陸方面注意,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當即開會研究,組長鄧穎超提議由廖承志給蔣經國寫一封信。廖承志專門為此組織了一個起草小組,邀請眾多專家、學者參與,具體起草者有楊蔭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億等人,由耿文卿執筆。起草小組還多次徵求鄧小平、鄧穎超等元老的意見,稿子最終由中共中央批准定稿。[1]
在信的結尾,廖承志將前人對台灣問題的態度融入其中。比如「寥廓海天,不歸何待?」出自周恩來在張治中致蔣介石的信上的批覆:「倨促東南,三位一體。寥廓海天,不歸何待?」又如,1960年代,毛澤東、周恩來托民主人士正式給蔣介石寫過一封信,由章士釗送去。周恩來在這封信結尾加了四句話:「台澎金馬,唇齒相依,遙望南天,諸希珍重」。所以廖承志的信結尾寫道,「遙望南天,不禁神馳,書不盡言,諸希珍重」。寫完後,鄧穎超在最後加了四個字「佇候覆音」。[1]
鑑於兩岸尚不通郵,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決定用電報將該信通過第三地中轉到台灣。該信經中央批准定稿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研究室(也是當時郵電部的對台機構)協調,通過電信總局的兩條經第三地中轉的線路發往台灣。[1]
考慮到這封信不僅要讓蔣經國收到,而且要讓台灣人民看到,廖承志專門找來新華社香港分社秘書長楊奇,希望楊奇想盡一切辦法,讓《星島日報》和《華僑日報》刊登此信,當時香港只有這兩份報紙可進入台灣發行。最終,全文刊登了《廖承志致蔣經國先生信》的這兩份報紙通過巧妙處理,通過了台灣的報檢,成功在台灣發行。[1]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蔣經國先生信》用電報發往台北[2]。信中希望兩岸能蠲棄前嫌,展開通話,再圖合作,「相逢一笑泯恩仇」[3]。
「……廖承志在孫夫人逝世前已再次對我家人作一種統戰方案均未理會日來甚活躍與姬鵬飛為香港一九九七年歸還問題負責襄理又擬來台訪問日前匪方報導謂彭真將負責修改匪方憲法並將列台灣香港澳門為特別行政區此種口號又是抄襲一九二七年代武漢收回英租界之伎倆以圖再一次憒弄懵懂騙局汝予高氏保證乃愊臆既適且當唯望美國左派及昏庸之輩乃患我不懾服而非患我懾服也母七月十六日」[4]:274
收到《廖承志致蔣經國先生信》之後,7月25日,蔣經國函電宋美齡:
「……此固為匪統戰之一貫手法,但顯已推向另一更邪惡之層次方向。兒將一貫的置之不理並密切注意其後續發展伎倆……」[4]:278-284
8月17日,中華民國方面由宋美齡透過中央社發表《給廖承志公開函》回應。[2]
廖承志書信以文言文寫成,以「經國吾弟」開首;頗有家書之感,又隱見兄長勸教之意。當時中華民國政府對大陸實行「不談判、不接觸、不妥協」之「三不政策」,故蔣經國未回覆廖承志的公開信,而是由旅居美國之宋美齡,以同樣文言體裁、家書語調寫公開信回覆。信中開首即稱「承志世侄」,對廖承志在文革中的遭遇加以「問候」,再問記否「先總統」當年兩次釋放之恩;結尾以長輩口吻,教導何謂孫中山遺訓真義;反勸其早日「幡然來歸」。[5]
廖承志並未對此失望。後來他對從台灣叛逃到中國大陸的馬璧說:
「蔣經國先生是不會忘記我的,我也不會忘記他,據我知道他也是思念故鄉的。我在7月致蔣經國的信函中已經說過了,我也可以去台北同他見面,他若是來北京,我們更是歡迎。」[1]
1983年6月,廖承志因心臟病突發在北京逝世,此事不了了之。後來蔣經國以推動政治民主化方式,確立反共與「革新保台」路線,從政治上對抗中共統戰攻勢。[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