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行政圈(拉丁語:Circulus imperii,複數形式Circuli imperii;德語:Reichskreis,複數形式Reichskreise),也可譯作帝國大區,是神聖羅馬帝國的行政體系,囊括了其諸多成員國,但最初不包括選帝侯和哈布斯堡王朝世襲領地。1500年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為改進帝國的治理而推動改革,建立了這一體系,並一直沿用至1806年。
建立
1500年的奧格斯堡議會通過了一項帝國法令,以應對對塵世和平體制的破壞,並執行帝國樞密法院先前的裁定。帝國被分為六個部分(不包括選帝侯領土)。1515年的特里爾議會上,這六個分區被定義為帝國的行政單位。1521年沃爾姆斯議會正式確立了這一體系,並將選帝侯領土也納入其中(塵世和平宣言第二章第1至第10款)。
分區
行政圈最初僅以數字標註,但此後每個行政圈根據自己的地理位置獲得了具體的名稱。於1500年最初建立的六個行政圈如下:
1512年新增了三個行政圈:
薩克森行政圈被拆分為兩個行政圈:
此外有另一體系:
1512年改革之後,帝國行政圈體系亦囊括了哈布斯堡王朝世襲領地(勃艮第和奧地利行政圈)以及選侯國領土(萊茵選侯和上薩克森行政圈)。過去的薩克森行政圈被拆分為下薩克森和上薩克森兩個行政圈。在此體系之外的領地包括波希米亞王國以及西里西亞、盧薩蒂亞和摩拉維亞,以及瑞士邦聯、帝國騎士領地、義大利王國諸侯以及其他一些較小的帝國領土(如耶費爾和迪特馬爾申)。
行政圈的構成
帝國行政圈的建立與其區域面積、政治力量或經濟結構關係不大。
每個行政圈包括諸多帝國成員,而每個成員的大小和地位亦不同。以1532年狀況為例,勃艮第行政圈的三塊領土相距甚遠,勃艮第公國僅與四個較小的伯國相接壤;奧地利行政圈除奧地利大公國之外包括四個采邑主教區、兩個市政官管轄區以及四個小伯國;弗蘭肯行政圈包括三個采邑主教區、條頓騎士團領地、兩個修道院、十二個伯國及領地以及五個帝國城市;施瓦本行政圈則包括符騰堡公國、三個采邑主教區、三十六個修道院、二十七個伯國及領地以及三十五個帝國城市。
到了1806年,帝國行政圈的政治狀況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上萊茵行政圈以及越來越多的西部諸侯為法國擴張所吞併。在其他地區,強大的政治勢力獲取了較小的領土,並同時在不同區域擁有代表權。例如霍亨索倫家族同時擁有上薩克森行政圈(布蘭登堡候國)、下薩克森行政圈以及下萊茵-威斯伐倫行政圈(克萊夫公國)的領土。
在三十年戰爭後,一些非德意志的王侯亦在行政圈中擁有代表權,例如瑞典國王擁有上薩克森行政圈中的瑞屬波美拉尼亞和下薩克森行政圈中的不萊梅公國,丹麥國王則擁有下薩克森行政圈中的霍爾斯坦。
行政圈的作用
最初的六個行政圈最早為帝國政府的選區。此後,行政圈亦有了執行帝國樞密法院裁定的功能,並負責鑄幣和維持帝國軍的軍備。為了執行這些功能,帝國必須在全國範圍內都得到認可,因此新的四個行政圈便建立了起來。過去,由於哈布斯堡王朝以及選帝侯總是在帝國政府中擁有代表權,它們的領土不需屬於任何一個行政圈。
帝國行政圈對其功能的執行相對緩慢。1521年的沃木斯議會通過了帝國執行令,要求帝國行政圈執行維持「塵世和平」的職責,包括在帝國內相互協調和管理。
帝國行政圈的職責日益擴大,到了16世紀中期的1681年和1682年,它們對帝國的邊境安全負有責任,並且要為帝國軍提供軍需。先前在帝國的行政體系中,帝國行政圈的功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它們僅負責執行帝國的決策,並獨立於皇帝進行自行其是。
根據當代政治學家的觀點,帝國行政圈的主要功能如下[1]:
- 維護帝國的和平,使其免受內部叛變和外國的威脅
- 執行正義
- 控制軍需預算
- 管理鑄幣
- 管制關稅
- 選舉帝國樞密法院法官
帝國行政圈仍然有一定的政治意義,尤其是在普遍較為貧困的帝國東部地區[2]。
另見
參考資料
來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