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的演化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齧形大目(學名:Glires),是咬食性哺乳動物的總稱,包含了齧齒目和兔形目等演化支。其中齧齒目的代表動物有松鼠、河狸、鼠、豪豬等,兔形目的代表動物有家兔、野兔和鼠兔等[1]。
對齧齒動物是一個單系群的假定,長久以來都存在著很大的爭議,儘管最近的形態學研究強烈地支持齧齒動物是單系群的[2][3]。新的化石發現填補了齧齒目和兔形目之間的裂縫[3][4]。細胞核DNA的資料支持齧齒動物是靈長動物的旁系群,且兩者組成靈長總目[5][6],但有些從細胞核和粒線體DNA得出的基因資料卻對此論點較少支持[7]。一份對逆轉位子存在/消失的研究則無疑地支持了齧齒動物的假定[8]。根據分子學的研究成果,齧齒動物在靈長總目內的親緣關係可能是:
北方真獸高目 |
| |||||||||||||||||||||||||||||||||||||||||||||
Boreoeutheria |
世界上齧齒動物的種類或個體數量可能比其他所有哺乳動物加起來還要多,齧齒動物包括:海狸、花栗鼠、老鼠、豪豬以及松鼠等[9]。水豚是世界上最大的齧齒類生物,原產於南美洲的稀樹草原和叢林中[10][11]。
兔形目與齧齒目一樣都有可以不斷生長的門齒,沒有犬齒,其生活習性也和典型的齧齒目比較相似[12]。不同的是囓齒目上下顎各只有一對門齒,而兔形目則有2對上門齒[1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