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勒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哈勒爾(var. Harrar,Hārer,Harer;索馬利亞語:Adari)是衣索比亞東部城市,也是哈勒爾州現代經濟、資本和行政首府。這個城市位於一個山頭,海拔1885米,在衣索比亞高原的東延伸段,距首都阿迪斯阿貝巴500公里。2006年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登錄名稱為歷史要塞城市哈勒爾。
哈勒爾 | |
---|---|
城市 | |
俯瞰市區全景 | |
坐標:9°18′40″N 42°07′40″E | |
國家 | 衣索比亞 |
州 | 哈勒爾州 |
海拔 | 1,885 公尺(6,184 英尺) |
人口(2008年) | |
• 總計 | 147,306人 |
時區 | EAT(UTC+3) |
根據來自中央統計署的數字,2005年,哈勒爾估計有總人口122,000人,其中60000人為男性,女性62,000人。這個估計是根據1994年人口普查,當時這座城市已有76378人。[1]
幾個世紀以來,哈勒爾一直是主要的商業中心,貿易路線延伸至衣索比亞全境,非洲之角、阿拉伯半島,並通過其港口連接外面的世界。
根據不同的說法,哈勒爾是在7世紀到11世紀建立的,並逐步成為非洲之角地區伊斯蘭文化和宗教的中心。
這座城市很長時間是阿達爾阿曼蘇丹國的一部分,1520年,在阿布巴克爾伊本穆罕默德的統治下,哈勒爾古城成為了首都。16世紀,阿布巴克爾伊本穆罕默德發動戰爭擴大領土,甚至影響到當時的基督教國家衣索比亞帝國的生存。他的繼任者努爾伊穆賈希德,建起了4米高的城牆。這座被稱為Jugol的城牆,至今完好,拱衛著古城。
16世紀是哈勒爾的黃金時代。當地的文化蓬勃發展,許多詩人留下詩歌。它也成為著名的咖啡、織布、草編和裝訂集散地。統治者還發行自己的貨幣,至今發現了最早可能被視為公元1218至1219年發行的。
哈勒爾一直保持著它的獨立,直到1875年被衣索比亞占領。當時,阿蒂爾·蘭波著名的超現實詩人居住在這座城市,他的故居現在是一座博物館。
後來,哈勒爾被併入了現在的衣索比亞的版圖。而鐵路的繞過,也是這座城市失去了往日的繁榮。
200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哈勒爾古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根據教科文組織的說法,哈勒爾古城是伊斯蘭教的第四座聖城,擁有82座清真寺,其中3座可以追溯到10世紀,以及102個聖地。[2][3][4]
哈勒爾本地獨特自然加工的咖啡也很有名。
該世界遺產被認為滿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