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北京人,中國當代作家,電影編劇,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駐會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殘疾人作家協會副主席[1]

Quick Facts 史鐵生, 出生 ...
史鐵生
Thumb
出生(1951-01-04)1951年1月4日
 中國北京市
逝世2010年12月31日(2010歲—12—31)(59歲)
 中國北京市
職業作家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族
教育程度中學
母校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創作時期1979年至2010年
體裁小說散文
主題愛情歷史
代表作《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我與地壇
務虛筆記
《病隙碎筆》
獎項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1983年)
第一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1998年)
第三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2004年)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2002年)
首屆老舍散文獎一等獎(2002年)
首屆綻放文學藝術成就獎(2009年)
配偶陳希米1989年結婚)
Close

史鐵生年輕時就雙腿癱瘓,後又患上尿毒症,需靠透析維持生命,自稱是「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

著有長篇小說《務虛筆記》《我的丁一之旅》,短篇小說集《命若琴弦》,散文集《我與地壇》《記憶與印象》《扶輪問路》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分別獲1982年、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老屋小記》獲首屆魯迅文學獎,長篇隨筆《病隙碎筆》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及華語傳媒大獎2002年年度傑出成就獎。[2]

生平

1951年1月4日生於北京。父親史耀琛,北京農業大學林學系,畢業後曾赴中國東北地區工作,母親在北京林學院工作。鐵生從小跟奶奶生活[3]

1964年畢業於東城區王大人胡同小學,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4]

1969年1月13日18歲時上山下鄉運動展開,自願到陝北延安農村插隊

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生產隊照顧他,讓他擔任飼養員,放牛餵牛。

1971年9月,史鐵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

1972年1月5日住北京友誼醫院,一年有半,治療結束之時即其輪椅生涯開始之日。

1974年23歲時到某街道工廠做工,1981年因患腎病回家療養[5]。後從事寫作。

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其夫人》。[4]《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和《奶奶的星星》分獲1982年、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6]小說《老屋小記》獲首屆魯迅文學獎[7]

1998年被確診為尿毒症,需隔日透析以維持生命,其經費主要由中國作協和北京市負擔。

2002年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8]同年《病隙碎筆》(之六)獲首屆「老舍散文獎」一等獎。[9]

2009年榮獲首屆殘疾人「綻放文學藝術成就獎」。[1][10]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點46分,史鐵生因突發腦溢血北京宣武醫院去世。根據他的遺願,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器官捐獻給醫學研究[11]。31日凌晨6時許,其肝臟移植天津的一位病人[1]

作品

  • 1979年:短篇小說《愛情的命運》、《法學教授及其夫人》
  • 1980年:短篇小說《午餐半小時》、短篇小說《我們的角落》(又名《沒有太陽的角落》)
  • 1981年:
    • 短篇小說《綠色的夢》、《神童》
    • 散文《秋天的懷念》
    • 小說《樹林里的上帝》
  • 1982年:短篇小說《在一個冬天的晚上》、《黑黑》
  • 1983年:
    • 短篇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獲當年的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青年文學獎)、《白色的紙帆》、《夏天的玫瑰》、《巷口老樹下》
    • 創作談《幾回回夢里回延安》
  • 1984年:
    • 中篇小說《山頂上的傳說》、《關於詹牧師的報告文學》44
    • 短篇小說《奶奶的星星》(獲本年度作家文學獎和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足球》、《春夏秋冬》、《老人》
  • 1985年:
    • 短篇小說《來到人間》(獲三月風金杯獎)、《命若琴弦》
    • 散文《合歡樹》
    • 小說集《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北京出版社)
  • 1986年:
    • 中篇小說《插隊的故事》
    • 短篇小說《毒葯》(獲上海文學獎)、《我之舞》
    • 創作談《隨想與反省》
  • 1987年:
    • 中篇小說《禮拜日》
    • 短篇小說《車神》
    • 小說集《史鐵生——現代中國文學選集》(日本德間書店)
  • 1988年:
    • 中篇小說《原罪。宿命》、《一個謎語的幾種簡單的猜法》
    • 創作談《答自己問》(獲作家評論獎)、《自言自語》
    • 小說集《禮拜日》(華夏出版社)、《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台版和日版)
  • 1989年:
    • 短篇小說《小說三篇》
    • 散文《文革記愧》
  • 1990年:
    • 短篇小說《鐘聲》
    • 散文《好運設計》
  • 1991年:
    • 散文《我與地壇》[12]、《我二十一歲那年》
    • 小說集《命若琴弦》(江蘇文藝出版社)
  • 1992年:
    • 中篇小說《中篇1或短篇4》
    • 散文《黃土地情歌》、《相逢何必曾相識》、《散文三篇》、《隨筆十三》
    • 散文集《自言自語》(廣東旅遊出版社)
    • 英文版小說集《命若琴弦》(中國文學出版社)
  • 1993年
    • 短篇小說《第一人稱》
    • 論集《我與地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1994年:短篇小說《別人》
  • 1995年:
    • 關於一部《以電影作舞台背景的戲劇之設想》
    • 散文集《好運設計》(春風文藝出版社)
  • 1997年:長篇小說《務虛筆記》(獲上海市長篇小說獎)
    • 2010《務虛筆記》繪畫評點本,作家出版社
  • 1998年:長篇小說《老屋小記》(獲首屆魯迅文學獎和北京市文學藝術獎)
  • 1999年:短篇小說《死國幻記》
  • 2000年:短篇小說《兩個故事》
  • 2001年:
    • 散文集《對話練習》(時代文藝出版社)
    • 小說集《往事》(中國青年出版社)
  • 2002年:
    • 長篇隨筆集《病隙碎筆》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獲傳媒文學傑出成就獎,其中《病隙碎筆5》獲老舍散文獎)
  • 2004年:散文集《記憶與印象》(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 2005年:《病隙碎筆》(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
  • 2006年:
    • 長篇小說《我的丁一之旅》
    • 綜合集《史鐵生自選集》(海南出版社)
  • 2010年:
    • 隨筆集《扶輪問路》(人民文學出版社)
    • 論集《妄想電影》(人民文學出版社)
  • 2013年:
    • 小說《男人、女人、殘疾人》(武漢大學出版社)。由史鐵生與陳放劉樹生甘鐵生劉樹華曉劍五人在1980年代中期共同創作。小說原稿由曉劍保存,但因各種原因,長期未能出版[13]
  • 2014《我在》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文集
  • 《史鐵生系列》(全6冊)2008人民文學出版社
  • 《史鐵生文集》(全5冊)2016湖南文藝出版社
  • 《史鐵生全集》(12卷本)2016北京出版社
  • 《史鐵生作品全編》(10卷本)2016人民文學出版社

主題思想

史鐵生許多小說有強烈的自傳要素,如中篇小說《宿命》就是作者的精神自傳;他有強烈的宗教情懷,甚至精深的宗教哲學[14]:140、147,在作品中思索人的救贖需要和終極關懷,追尋上帝,反映世人以意識形態名義推翻親情滅絕愛心,甚至背叛自己的良心和信仰,為了利益而放棄信仰,例如《文革記愧》一篇,記述公安發現了一篇在朋友間傳抄的地下小說,「我」在公安尚未上門時,就決定背叛朋友[14]:138-139。命運出於無法窮詰的偶然性,世間萬物只有不合理的混亂;人在這個充滿殘酷不公的世上,是被任意擺佈的孤兒[14]:140-141。「(神的)仁慈在於,只要你往前走,他總是給你路。」《務虛筆記》記錄了一個尋找神性卻未能企及的痛苦心靈,並批判功利主義,也否定民間氣功風水作為一種尋求超越的可能途徑[14]:144-146

地位

1980年代,史鐵生是「知青情結」的第一個代言人,作品大受歡迎和推崇,是中國文學界的中堅人物,以真誠著稱,也被先鋒派作者奉為精神領袖[14]:135-136。1995年發表的長篇小說《務虛筆記》是中國文學中第一部真正的宗教哲理小說,有里程碑的意義,但此書反應零落,似乎讀者不多[14]:145、135

衍生作品

電影《邊走邊唱》(陳凱歌導演)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