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捲(英語:Swiss RollRoll Cake),又稱瑞士捲,在香港又簡稱卷蛋,是一種卷狀蛋糕。「瑞士卷」一名由來不詳,雖然名為瑞士捲,卻與瑞士無關,是在十九世紀與巴滕伯格蛋糕甜甜圈和維多利亞海綿蛋糕同期發明的[1]

Quick Facts 類型, 主要成分 ...
蛋糕捲
類型海綿蛋糕
主要成分麵粉雞蛋食糖鮮奶油(或果醬
Close

烤爐中將材料烤成薄薄的蛋糕,加上了果醬鮮奶油(混糖奶油、牛奶蛋糊奶油等)和切碎了的果肉,捲成卷狀,還可以加上混和的可可粉和咖啡粉,形成鬆軟海綿質感的蛋糕捲。蛋糕捲在法國聖誕蛋糕的一種。

種類

日本
日本山崎麵包公司於昭和33年(1958年)開始發售「瑞士卷」(スイスロール),這是把厚厚的海綿蛋糕塗上一層薄的奶油然後捲起來,結果大受歡迎。也有公司把奶油換成果醬。[2]蛋糕捲在日本被稱為「ロールケーキ」(roll cake)。
香港
香港將瑞士捲簡稱「卷蛋」,源自英國,也有稱是來自德國的糕餅師引入,在1940年代以前已在香港出現,並且產生本地化的版本[3],香港飽餅店的港式卷蛋的奶油鮮奶油餡料做法和歐洲版本不同,不是將糖水與奶油一起打發,而是把糖煮成糖水後撞入蛋液中,再與奶油拌勻,最後加入食油,使打發出來的奶油鮮奶油更輕浮順滑,減少膩滯感[3],亦有稱港式鮮奶油的出現是和以前生奶油價格昂貴有關,故而使用較廉價的食材調配本地化的鮮奶油來做糕餅[4]。雖然卷蛋在1960年代已流行於香港的包餅店,但當年的西式糕餅仍是高價的食物,一整條卷蛋的售價昂貴,而且冰箱在當年的平民家庭也未普及,鮮奶油糕餅不易保存,故此當年流行將卷蛋切片發售,單件售價相宜,成為卷蛋在香港普及的原因。現在除了常見的奶油,巧克力及咖啡味的鮮奶油餡料外,草莓和香橙味也十分流行,亦有加入巧克力粉、咖啡粉的海綿蛋糕做成的卷蛋[5],現在也有紅茶口味,還有再於卷蛋上塗抹一層鮮奶油並加入芒果、草莓或藍莓的版本。
臺灣
常見口味與香港相同,餡料增加芒果、鳳梨、芋頭口味。另有台灣獨創的奶凍卷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