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俄國軍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俄羅斯聯邦陸軍(俄語:Сухопутные войск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羅馬化:Sukhoputnye voyska Rossiyskoy Federatsii)在1991年底蘇聯解體時成立,繼承蘇聯陸軍在俄羅斯的部隊,中途經過多次改革。
俄羅斯聯邦陸軍 Сухопутные войск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 |
---|---|
存在時期 | 1991年12月至今 |
國家或地區 | 俄羅斯 |
效忠於 | 俄羅斯 |
部門 | 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 |
種類 | 陸軍 |
規模 | 約780000人(540000 in Ukraine) |
直屬 | 俄羅斯聯邦國防部 |
參與戰役 | 塔吉克內戰 奧塞提亞—印古什戰爭 1992年—1993年阿布哈茲戰爭 1993年俄羅斯憲政危機 第一次車臣戰爭 達吉斯坦戰爭 第二次車臣戰爭 俄格戰爭 北高加索叛亂 敘利亞內戰 頓巴斯戰爭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
指揮官 | |
現任指揮官 | 奧列格·薩柳科夫陸軍大將(2014年5月2日上任)[1] |
1917年11月7日,布爾什維克發動十月革命奪去了政權,1918年1月28日,蘇俄人民委員會組建了工農紅軍(俄語:Рабоче-Крестьянская 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縮寫:РККА),在1918年間,工農紅軍先後參與了俄國內戰、波蘇戰爭、蘇芬戰爭、蘇德戰爭,為蘇維埃政權的鞏固與發展立下了巨大功勞。
1946年2月,工農紅軍及工農紅海軍更名為蘇聯武裝力量(俄語:Вооружённые Силы СССР),工農紅軍被改組為蘇聯陸軍與蘇聯空軍,蘇聯陸軍參與了鎮壓1956年匈牙利革命、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等行動。
1991年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宣布蘇聯不復存在[2],蘇聯正式解體,俄羅斯聯邦接管了蘇聯武裝力量的大部分,1992年5月7日,俄羅斯總統鮑里斯·葉利欽發布命令,組建俄羅斯聯邦國防部和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在1993年的憲政危機中,俄羅斯陸軍出動了戰車砲擊了俄羅斯人民代表大會所在地——白宮,迫使最高蘇維埃主席魯斯蘭·哈斯布拉托夫、俄羅斯副總統亞歷山大·魯茨科伊等人向俄羅斯總統鮑里斯·葉利欽投降。俄羅斯陸軍在1994年-1996年參與了第一次車臣戰爭,在1999年-2009年參與了第二次車臣戰爭。
1997年-2001年伊戈爾·德米特里耶維奇·謝爾蓋耶夫元帥擔任俄羅斯聯邦國防部長期間對俄羅斯陸軍進行了改革。弗拉基米爾·普京在他第一次擔任總統時也對俄羅斯陸軍進行了改革。2008年俄羅斯政府對軍隊進行了較大程度的改革,俄羅斯原來的6個軍區被改為4個:南部軍區、東部軍區、中央軍區、西部軍區[3],同時將「師」改為「旅」[4]。俄羅斯陸軍將由過去的「軍區—軍團—師—團」指揮模式改為「軍區—軍團—旅—營」的模式。
在2008年的改革前,俄羅斯的軍區體制以陸軍為主體,在這種體制下,軍區只管得了陸軍,對海軍、空軍的約束很少,但是在改革後的體制下,軍區對軍區內海軍、空軍部隊的控制得以加強[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