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美國新聞雜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時代》(英語:Time,註冊商標為大寫的TIME),又稱《時代週刊》、《時代雜誌》等,是於1923年開始在美國出版的新聞雜誌。現今的《時代》共有四種版本,包括了美國主版、歐洲版、亞洲版、南太平洋版。歐洲版(Time Europe,舊稱Time Atlantic)出版於倫敦,亦涵蓋了中東、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事件。亞洲版(Time Asia)出版於香港。南太平洋版出版於雪梨,涵蓋了澳大利亞、紐西蘭和群島。《時代》之前曾發行過加拿大版(內容與美國版相同,廣告刊登的是加拿大本地廣告),自2008年12月起,終止發行加拿大廣告客戶版[5],目前在加拿大發行的版本均為美國版。
目前《時代》雜誌由SalesForce創辦人Marc Benioff全資持有。[3][4]
1923年3月23日,亨利·盧斯與他的耶魯同學布里頓·哈登(Briton Hadden)出版了名為「時代:每周新聞雜誌」("Time: The Weekly News Magazine")的第一期《時代》[6]。他們在全面考察了20世紀20年代的形勢後,在發起書中宣告:
儘管美國的每日新聞事業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都要發達——儘管外國人對我們的期刊的卓越嘖嘖稱奇,如《世界的工作》、《世紀》、《文摘》、《展望》(outlook)等——但是多半美國人了解的情況甚為貧乏。這並非日報的過失;它們刊載了所有的消息。這並非每周「回顧」的過失;它們對新聞作出了恰當的發展和評論。隨隨便便就將這種情形歸咎於人們自己的過失,是一種武斷的做法。人們之所以不了解情況,是因為沒有一種出版物能適應忙人的時間,使他們費時不多,卻能周知世事[7]。
哈登在《時代》發行量破20萬後,於1929年去世,盧斯成為《時代》掌門人。
《時代周刊》已被公認為是美國最重要的新聞雜誌之一[8],曾經成為《時代》美國版封面人物的華人知名人物有吳佩孚、何振梁、蔣中正、馮玉祥、宋美齡、陳立夫、閻錫山、吳國楨、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林彪、江青、李嘉誠、李登輝、楊振寧、王建民、王維林、薄熙來、習近平[9]、李娜、蔡英文、賴清德等。
自1927年起,《時代雜誌》每年年底都會選出該年度的時代年度風雲人物[10],是對該年度最有影響力的人、事的總結,可能是一個人、數個人(阿波羅8號太空人)、一群人(如1966年的嬰兒潮世代、2011年的「示威抗議者」)。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曾於1978年和1985年二次獲選[11]。與中華民國相關的人物包括蔣中正、宋美齡、何大一。其他知名人物還包括柯拉蓉。
非自然人而獲選者包括1982年的個人電腦(The Computer)[12]與1988年的瀕危的地球(Endangered Earth)[13]。
自2004年開始,《時代雜誌》決定將其變為一項每年評選,選取當年度世界上最具有影響力的100位人物。
在時代雜誌的歷史中,有6個特殊版面,用一個紅色的叉塗抹在一個具體事物上。
與他的耶魯同學
執行編輯 | 任期開始 | 任期結束 |
---|---|---|
約翰·斯圖爾特·馬丁[22] | 1929年 | 1937年 |
曼弗雷德·戈特弗里德[22] | 1937年 | 1943年 |
托馬斯·斯坦利·馬修斯[22] | 1943年 | 1949年 |
羅伊·亞歷山大 | 1949年 | 1960年 |
奧托·富爾布林格 | 1960年 | 1968年 |
亨利·阿納托爾·格倫沃爾德 | 1968年 | 1977年 |
雷·凱夫 | 1979年 | 1985年 |
傑森·麥克馬納斯 | 1985年 | 1987年 |
亨利·穆勒 | 1987年 | 1993年 |
詹姆斯·蓋恩斯 | 1993年 | 1995年 |
沃爾特·艾薩克森 | 1996年 | 2001年 |
吉姆·凱利 | 2001年 | 2005年 |
理察·斯坦格爾 | 2006年 | 2013年 |
南希·吉布斯 | 2013年 | 2017年 |
愛德華·費森塔爾 | 2017年 | 至今 |
以下是美國其他主要新聞雜誌的列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