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魯巴,馬來西亞稱為阿魯巴或撞柱子,中國大陸稱為鋸人或坐飛機,香港稱為con人,澳門稱為磨柱(英語:Happy corner),與千年殺相同係一種流行於東亞國家男性間,以男性生殖器官撞擊或磨蹭柱狀物的遊戲。推測此遊戲最早可能出現於1980年代中期,始於同儕學生間的打鬧嬉戲,為多個世代男性難忘之集體經驗。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4年2月13日) |
在此種遊戲在不同地區幾種不同的名稱中,港澳所使用、源自生日歌曲《祝你生日快樂》的「Happy Corner」較無爭議。但是關於臺灣所使用的稱呼「阿魯巴」,起源則有點曲折。
在早期,臺灣的年輕學子間就曾見過零星的類似遊戲出現,但當時此遊戲並沒有比較明確的命名,只有像是「撞柱仔」之類的俗稱,或是根據遊戲時使用的工具而有像是上樹、上柱、上飲水機或乃至於上某人之類的稱呼。
臺北市的師大附中學生在玩這個遊戲時,均用閩南語群呼:「予伊死!」(讓他死),這個遊戲也常被稱為「予伊死」,簡稱「予死」。但是「死」與「四」音近,在文字上「予死」則多寫為「予四」。因為該群學生中有一位剛得知阿拉伯語的「四」讀作「阿魯巴」(أَرْبَعَة,ʾarbaʿa),遂以阿魯巴呼之,頓時一呼百應,乃成該群學生後來遊戲時的代號。
不過也有說法認為,阿魯巴的「阿」意即被阿者發出的叫聲,「魯」則是臺語磨擦、磨蹭之意,「巴」則是男性生殖器的臺語諧音。
1987年以後此種用法其後逐漸傳開,流行於建中、成功等六省中,逐漸傳播全臺,乃成阿魯巴一詞的主要意涵。臺灣人對這個詞非常熟悉,其知名度甚至超越實際存在的加勒比地區島嶼阿魯巴。[1]
1990年代香港學界非常流行阿魯巴文化,特別是作為迎新營隊重要活動,這多屬嬉鬧性質,點到即止。有傳指,香港大學於九十年代「con人」時高喊「con you」,實與「Kong U」(港大,意指香港大學)之諧音,故此文化在香港大學曾盛極一時。有小部分人把這種遊戲用到兩個同學身上,類似模擬性交。有學生因為抵擋不住朋輩的壓力而屈就,造成心理上的創傷。因此,這種活動受到一些衛道人士批評,據說會影響性功能。亦曾有人在報章撰文來批判這種文化。據調查顯示,一成被訪者曾因玩阿魯巴而受傷。[4]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泌尿專科醫師陳龍威指出撞擊過度,會引致性器官受傷:「當男性陰莖處於勃起狀態時,會充血和變硬,大力撞擊可使陰莖皮下白膜撕裂,疤痕形成時組織會收縮,以致陰莖彎曲,影響日後的性生活。」[2]
由於這個遊戲具風險又含性暗示,2005年1月中華民國行政院教育部曾發文給各級學校,要求禁止學生玩阿魯巴,而國防部則更早一步於2004年初就已下令禁止國軍玩阿魯巴。至於香港,許多大專院校依然有此文化。2007年12月4日,《中國時報》、《聯合報》、《TVBS》等媒體報導於臺灣發生玩阿魯巴造成被害同學受傷而遭控妨害性自主之案例。[5][6][7]
2010年5月,據傳是阿魯巴活動起源地的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曾下令禁止此活動。[8]
2012年1月,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大陸公映版出現了阿魯巴場景,而在當地報章雜誌和社交媒體的廣泛傳播下,阿魯巴文化在中國大陸的擴散勢頭更為加劇。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