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哲學見證了一些新哲學學派的發展——包括邏輯實證主義、分析哲學、現象學、存在主義和後結構主義。這一時代的哲學常被稱為當代哲學,是大致從勒內·笛卡爾發展至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近代哲學的接替者。
與其他學術學科一樣,哲學在二十世紀日益專業化,過去認為自己屬於分析哲學學派或是歐陸哲學學派的哲學家之間同樣發生了分裂。然而,對於術語和分裂背後的原因都有爭議,也有哲學家認為自己可以彌合這一分歧,比如過程哲學的倡導者[1]和新實用主義者[2]。此外,二十世紀的哲學變得越來越技術化,非專業人士更難理解這一時期的哲學。
埃德蒙德·胡塞爾的《邏輯研究》(1900–1901年)和伯特蘭·羅素的《數學原則》(1903年)的出版被認為標誌著20世紀哲學的開端[3]。
分析哲學是20世紀在英語國家占主導地位的哲學風格的總稱。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斯堪地那維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絕大多數大學的哲學系都將自己定位為分析哲學系[4]。
英美傳統的認識論因愛德蒙德·葛梯爾1963年發表的論文《得到確證的真信念是知識嗎?》而發生了根本性的震動。這篇論文對可追溯到柏拉圖的傳統知識表述提供了反例。葛梯爾問題得到了大量哲學家的回應,這些回應者一般可以分為內在主義和外在主義兩派,後者包括阿爾文·戈德曼、弗萊德·德雷茲克、戴維·馬萊特·阿姆斯特朗和阿爾文·普蘭丁格。
邏輯實證主義(或稱邏輯經驗主義、新實證主義、科學經驗主義)是一種將經驗主義——經驗證據對知識不可或缺的思想——與一種包括對數學和邏輯語言學的構造和知識論的演繹的理性主義相結合的哲學。維也納學派是這一哲學的擁護者[5]。
主條目:新實用主義
新實用主義(或稱語言實用主義),是一個自20世紀興起的哲學學派,其重新引入了實用主義的許多概念。2004年的《布萊克維爾西方哲學詞典》將新實用主義定義為「由美國哲學家理察·羅蒂發展的實用主義的後現代版本,同時結合了約翰·杜威、馬丁·海德格爾、威爾弗里德·塞拉斯、威拉德·范奧曼·蒯因和雅克·德希達等人的思想。其摒棄了普遍真理、認識論基礎主義、表象主義和認識論客觀性。其為一種唯名論的方法,否認自然種類和語言實體具有實質性的本體論意義」。
日常語言哲學是一種把傳統的哲學問題看作是哲學家通過歪曲或忘記詞語在日常使用中的實際含義而產生的誤解的哲學學派。該學派的研究方法通常包括放棄哲學「理論」,轉而關注日常語言使用中這些詞語的含義及其使用細節。這一哲學有時被稱為「牛津哲學」因為其與20世紀中期一批處於牛津的教授有關:如約翰·朗肖·奧斯丁、吉爾伯特·賴爾、賀伯特·賴尼爾·阿道弗斯·哈特和彼得·弗雷德里克·斯特勞森。後來的路德維希·維根斯坦是牛津外最有名的普通語言哲學的倡導者。該學派的第二代倡導者包括史丹利·卡維爾和約翰·羅傑斯·希爾勒。
- 路德維希·維根斯坦:路德維希·維根斯坦是一位語言哲學家,其在哲學方面出版了許多著作,如《邏輯哲學論》、《哲學研究》和《論確定性》。這些著作探討了意義、語言和認識論中的概念。在《哲學研究》中,維根斯坦提出了他最重要的哲學貢獻之一的語言遊戲理論。根據這種哲學,語言的功能類似於特定的遊戲,語言中也有類似遊戲規則的語言規則教導玩家如何玩這一語言。但是,對維根斯坦來說,語言的規則並不那麼明確,而且他無法給這些規則命以精確的名字[6]。
- 索爾·阿倫·克里普克:索爾·阿倫·克里普克是一位語言哲學家,他撰寫了《命名與必然性》等論文。《命名與必然性》介紹了克里普克的可能世界理論,以及他如何從識別和命名的角度來理解對實際世界有必要的東西[7][8]。他還撰寫了《維根斯坦規則和私人語言》一文,介紹了他對維根斯坦《哲學研究》的新解讀。這種解讀闡述了懷疑論的悖論,它懷疑人們解釋任何特定語言遊戲規則的根據和理由。克里普克質疑,為什麼人們會不由自主地將「68+57」解釋為一個需要加法函數的問題,而不是如規則為「x⊕y=xty,若x, y<57 = 5 否則」的卡法函數這般的函數[9]
- 威拉德·范奧曼·蒯因:威拉德·范奧曼·蒯因是一位語言哲學家,他對「命名」這一概念以及名稱、屬性和被命名的事物之間的關係做出了重大貢獻。他提出了著名的「gavagai」例子,以說明命名的模糊性;如果一個人說「gavagai!」,另一個不熟悉兔子的人就不清楚第一個人在命名什麼。即使有他人的明示,不熟悉兔子的人也可能認為「gavagai」是指兔子的爪子、耳朵等。他用這個例子說明,沒有明確的命名就沒有辦法從一種語言準確地翻譯到另一種語言。蒯因還提出了「思想博物館」這一概念,這一概念是指,每個人都能接觸到一系列的概念,這些概念有助於命名的進行和我們對世界所確定的真理間的關係。蒯因還提出了兩條經驗主義教條——分析主義教條和綜合主義教條,用他的相對主義削弱經驗主義[10]。
今日,歐陸哲學是指歐洲大陸19世紀和20世紀的一系列哲學學派[11]。這個詞的起源於20世紀下半葉的英語哲學家,他們用歐陸哲學一詞指稱分析哲學之外的一系列思想家和理論。歐陸哲學至少包含以下學派:德國唯心主義、現象學、存在主義(包括其前身,如索倫·奧貝·克爾凱郭爾和弗里德里希·尼采的理論)、解釋學、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法國的女性主義、法蘭克福學派及其批判理論、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相關分支以及精神分析理論[12]。
存在主義一般被認為是一種哲學和文化運動,其認為哲學思考的出發點必須是個人和個人的經驗。對存在主義者來說,宗教和倫理的要求可能無法滿足個人身份認同的願望,有神論和無神論的存在主義都傾向於抵制主流宗教。索倫·克爾凱郭爾有時被稱為存在主義之父,他作為一個基督教哲學家,從有神論的角度介紹了存在主義的關注點,即關注個人對上帝的理解以及由此對人類狀況的影響。他認為個人的生活只有在與上帝的愛相關的情況下才會獲得意義[13]。存在主義者思想的共同點在於經驗的首要地位、畏、荒謬和本真。
西方馬克思主義,就20世紀的哲學而言,一般是指西歐和中歐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點與蘇聯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同。儘管盧卡奇·格奧爾格的《歷史與階級意識》與卡爾·科爾施於1923年出版的《馬克思主義和哲學》常被視作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先驅,但這一詞彙的出現要等到更晚的莫里斯·梅洛-龐蒂的著作。
現象學是對經驗現象的研究,由埃德蒙德·胡塞爾於20世紀初正式創立,是一種廣泛的哲學運動。在胡塞爾最初的定義中,現象學主要涉及對意識結構和意識行為中出現的現象的系統思考和研究。這種現象學的本體論區別於笛卡爾的分析方法,後者把世界看作是物體、物體的集合,以及相互作用和反應的物體。
- 馬丁·海德格爾:馬丁·海德格爾是一位歐陸哲學家,他的《存在與時間》探討了存在本身的概念(與部分關於存在的問題相反)。他在著作中介紹了他的「此有」(dasein)的概念,以討論深深紮根於世界的物體,並否認任何形上學二元論的主張。他以其關於特殊性的想法和關於人性的存在論主張——即「此有」與其他「此有」的存在——而聞名[14]。
- 霍頓斯·斯皮勒斯:霍頓斯·斯皮勒斯是一位學者,她的理論在種族理論、哲學和文學的交匯處發揮了重要作用。她的重要文章包括《媽媽的寶貝,爸爸的也許》(Mama’s Baby, Papa’s Maybe),討論了在命名和標記黑人,特別是黑人婦女方面的語言哲學。她在文中提出的論點是任何名字都具有歷史性。事實上,為了對當代的名字做出判斷,人們必須了解這個名字的歷史。正因為如此,當代的黑人婦女因為種族的歷史而在有害的名字、不準確的假設等方面遭受痛苦。她認為,種族已經變成了一個單純的否定,因為人們被描述在一個特定的二進制體系下斷言他人要麼是「白人」要麼是「非白人」。雖然在種族主義的影響下,黑人的身體,尤其是黑人女性的身體受到了傷害反映在了這些詞之上,但斯皮勒斯仍認為,對有害詞語的重新認識是有益的,因為這些詞可以用來描述黑人女性對種族主義的憤怒[15]。
後結構主義是一個由美國學者所劃定的標籤,用來表示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的一系列法國知識分子的異質性作品[16][17]。這個標籤主要指20世紀中期法國和歐陸著名哲學家和理論家的思想[18]。
結構主義是一種理論範式,它強調文化元素必須從它們與一個更大的總體系統或「結構」的關係來理解。哲學家西蒙·布萊克本認為,結構主義是「相信人類生活的各種現象除了通過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外沒有別的方法理解。這些關係因此構成了一種結構,所以在表面現象的局部變化背後,存在著抽象文化的恆定規律」[19]。
- 米歇爾·福柯:米歇爾·福柯是一位跨越了社會學、心理學、哲學等領域的學者。他有名的著作包括《性史》和《規訓與懲罰》。他關於權力結構的哲學是他在諸多領域的最大貢獻之一。在《主體與權力》中,福柯斷言權力是一種通常表現在話語中的結構,並發生在人體所處的環境中。他具體解釋稱,人類並不擁有權力,而是以權力為中介。權力是發生在行動中的東西,雖然我們不能逃避權力的結構,但我們可以選擇否認它可能表現出來的特定方式[20]。
William Egginton/Mike Sandbothe (eds.). The Pragmatic Turn in Philosophy. Contemporary Engagement between Analytic and Continental Thought. SUNY Press. 2004. Back cover.
Spindel Conference 2002 – 100 Years of Metaethics. The Legacy of G. E. Moore, University of Memphis, 2003, p. 165.
"Without exception, the best philosophy depart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dominated by analytic philosophy, and among the leading philosoph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ll but a tiny handful would be classified as analytic philosophers. Practitioners of types of philosophizing that are not in the analytic tradition—such as phenomenology, classical pragmatism, existentialism, or Marxism—feel it necessary to define their position in relation to analytic philosophy."
John Searle (2003)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N. Bunnin and E. P. Tsui-James (eds.),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2nd ed., (Blackwell, 2003), p. 1.
Uebel, Thomas. Vienna Circle. Zalta, Edward N. (編).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16. Stanford University: The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Introduction. 17 February 2016 [First published 28 June 2006] [31 May 2018]. ISSN 1095-505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18). While the Vienna Circle's early form of logical empiricism (or logical positivism or neopositivism: these labels will be used interchangeably here) no longer represents an active research program, recent history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has unearthed much previously neglected variety and depth in the doctrines of the Circle's protagonists, some of whose positions retain relevance for contemporary analytical philosophy.
Critchley, Simon, Introduction: what is continental philosophy?, Critchley, Simon; Schroder, William (編), A Companion to Continental Philosophy, Blackwell Companions to Philosophy,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4, 1998.
Crowell, Steven, Zalta, Edward N. , 編, Existentialism,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7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2017 [2019-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7)
Merquior, J.G. (1987). Foucault (Fontana Modern Masters ser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SBN 0-520-06062-8.
Blackburn, Simon (2008). 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second edition revis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954143-0
- PhilPapers上的20世紀哲學
- 20世紀哲學,Indiana Philosophy Ontology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