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魯道夫星曆表 (拉丁語:Tabulae Rudolphinae)包括星表和行星表,是約翰內斯·克卜勒使用第谷(1546-1601年)觀測和蒐集的資料,在1627年發表的。這個曆表為了紀念神聖羅馬帝國的魯道夫二世而被稱為"魯道夫星曆表"(Rudolphine)。
星曆表已經有好幾個世紀的歷史,並且被用來記錄行星相對於恆星的相對位置(特別是用於占星術的黃道12星座),並用來建構特定日期的天宮圖。直到16世紀末一直被廣泛使用的阿方西內星曆表,最早是在13世紀編制,並且以後定期更新。這是依據托勒密,地心說建立的太陽系模型編製的。雖然阿方西內星曆表不是很準確的,但是沒有其它可以取代的,所以一直被使用著[來源請求]。
在1551年,隨著哥白尼發表的天體運行論,伊拉斯慕士·萊因厚德(Erasmus Reinhold )依據日心說的太陽系模型編製了普魯士星曆表,但並未能比之前的星曆表更準確。
第谷的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測量行星和恆星的位置,並且得到比以前更為精確的數值。他希望這些觀測可以做為製作一套全新和更準確星曆表的基礎。克卜勒籌備使用第谷精確的觀測,和他自己發現的行星橢圓軌道,建立起太陽系的日心說模型,編製出新的星曆表。藉助於新出版的對數表,簡化和使計算更精確,並且不易出差錯。
當魯道夫星曆表發布的同時,克卜勒的經濟狀況已經是捉襟見肘,並且對抗許多第谷的親朋好友。這些人是在出版的過程中虎視眈眈的,一再試圖掌控這些觀測資料和從出版物獲得利潤[1]。他們辯稱第谷的工作是它們自己家族的利潤,並不屬於第谷的競爭對手。克卜勒反辯這是在第谷逝世前的許多年,他一直和第谷合作進行觀測得到的資料。克卜勒進一步辯稱他本人負責絕大部分的計算和資料的組織。最後,克卜勒贏得星曆表的控制並且得以自行印製,而第谷的家族從這兒未能得到任何好處[來源請求]。
第谷本來要將這份星曆表呈獻給魯道夫二世,但是在1627年,星曆表印出來時,魯道夫二世已經駕崩,所以這份星表被呈獻給斐迪南二世皇帝,但是依然被稱為魯道夫星曆表[2]。星曆表中包含1,006顆第谷重新測量位置的恆星,還有超過400顆是來自托勒密和拜耳,以及記載太陽系行星位置的表。表內包含許多對數和反對數的功能表,以及令人信服的計算行星位置的例子。
這份星曆表中的恆星位置精確度都在1弧分以內[3],並且首度包含了大氣折射的修正因素[4]。這份星曆表精確到可以讓皮埃爾·伽桑狄預測和觀測1631年的水星凌日,並且讓傑雷米亞·霍羅克斯觀測1639年的金星凌日[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