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1945年会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雅爾達會議(英語:Yalta Conference;俄語:Ялтинск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羅馬化:Yaltinskaya konferentsiya),又稱克里米亞會議(英語:Crimea Conference),會議代號阿爾戈(英語:Argonaut)。會議的結果之一《雅爾達協定》(英語:Yalta Accordance;俄語:Ялтинское соглашение,羅馬化:Yaltinskoye soglasheniye),又稱《雅爾達密約》,是美國、英國和蘇聯三國領袖——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和蘇共中央總書記兼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約瑟夫·史達林於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期間,在蘇聯克里米亞南部城市雅爾達里瓦幾亞宮內舉行之一次首腦會議。這次會議,制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的世界新秩序和列強利益分配方針,形成了「雅爾達體系」,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局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4年3月21日) |
這次會議是繼1943年德黑蘭會議後,第二次同盟國首腦會議,惟結論在1945年7至8月之波茨坦會議就有爭議。許多人批評此次會議,使蘇聯及各國共產黨得以控制中歐、東歐以及亞洲許多國家,主要是會中羅斯福以及邱吉爾都未尊重戰時被佔領國家之期望,將被蘇聯「解放」之國家先交由聯合國代管[註 1]。此外,為爭取蘇聯對日本宣戰,包括幫助遠在中國西南與日軍僵持的中國從日本關東軍手中奪取滿洲國,會中部份內容「侵犯」中國權益甚大。會議的3份文件中,「雅爾達協定」當時沒有立即公布,其他國家並不知情,故有「雅爾達密約」之稱。
1944年6月,隨著諾曼第登陸,盟軍在德國西線展開大規模反攻,第三帝國已無力回天;而1944年4月至12月,日軍貫穿中國大陸的一號作戰卻取得有效戰果,攻占了能威脅日本本土的盟軍戰略轟炸機場。美英意識到以國軍的戰力難以招架日軍,希望蘇軍能在東亞大陸展開對日作戰。
1945年2月,美英認為有必要和蘇聯商討德國戰敗後對歐的權力分配問題,並商討下一步對日作戰。對歐洲大陸,希望蘇軍加強對德攻勢,基本原則以誰攻克的地區戰後由誰控制,輔以對重要地區相互交換。在遠東,自1944年6月起,B29從中國起飛對日本本土進行大規模無差別轟炸,但隨著日軍「一號作戰」反撲,華東一帶的機場被日軍占領,此舉迫使盟軍採取跳島戰術,開始把對日作戰的重點從海戰轉向陸戰;1944年10月在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領導下,美軍在菲律賓開展一系列登陸戰,終於1945年2月4日,B29從菲律賓的機場起飛重開對日本本土的轟炸,但因航程過遠籌載有限,李梅展開了燒夷彈戰術試驗,後來證明使用有限的彈量取得了更強的效果;此時東亞大陸的戰況即顯滯後,日軍占領大片中國土地,對太平洋上美軍的側翼構成威脅;而滿洲地區則透過滿洲國擁有大片土地,重工業設施,70萬關東軍尚未直接參戰。因此美英在規劃2月19日再次跳島進攻硫磺島以便將戰略轟炸機場進一步推前的同時,希望蘇聯儘快轉入對東北亞日軍的進攻,打消日本依託東亞、東北亞,與盟國長期僵持並得以談判的念頭。
1944年7月19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致函蘇聯領導人史達林,希望再次舉行美、英、蘇三國首腦會議。史達林回信表示,他要親自指揮蘇軍對德作戰,不可出席。1944年10月,英國首相邱吉爾赴莫斯科會晤史達林,英蘇單獨討論歐洲和巴爾幹問題。美國駐蘇大使哈里曼以觀察員身份列席邱吉爾與史達林之會談(史稱第四次莫斯科會議)。1944年12月,哈里曼奉命拜會史達林,詢問蘇聯有關參加對日作戰及參戰條件等事項。1944年底,三國一致同意三國首腦再次會晤[1]。
在1945年2月4日至11日,三巨頭——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溫斯頓·邱吉爾和史達林聚集在克里米亞半島的雅爾達(俄羅斯帝國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的行宮里瓦幾亞宮)舉行會議。這是二戰期間,繼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之後,盟國領袖的第二次重要會議。羅斯福去世後,再舉行波茨坦會議。
這次會議在蘇聯境內進行,是因為史達林拒絕到黑海雅爾達行宮以外開會。結果,丘吉爾和羅斯福必須再度遠涉重洋。
會前未邀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參加[2]。因羅斯福極度鄙視蔣介石的指揮能力,蔣介石又拒絕交出作戰指揮權,羅斯福為防中國戰線潰敗,必須犧牲中國利權換取史達林對日宣戰[3]。
三巨頭各自帶來自己之議程。羅斯福希望遊說蘇聯終止與日本不作戰的協定、對日宣戰,並且支持盟國在太平洋作戰;邱吉爾希望史達林在東歐戰後能放棄部分控制權,自由選出民主政府;史達林則認為戰爭中蘇聯付出巨大代價,希望控制東歐,因為對蘇聯的戰略布局極重要。
還有,三方領袖尚須建立章程以管理戰後的德國。1943年,威廉·克里斯林·布利特之論點預告「紅色阿米巴變形蟲」正進入歐洲。1943年12月底時,戰線仍在蘇聯境內;到了1944年8月,蘇聯紅軍已經在波蘭及羅馬尼亞境內,且繼續向西前進[4]。會議進行時,格奧爾吉·朱可夫元帥之部隊已經到達柏林40英哩外地方,史達林自信可在會議上採取強勢以爭取條件,而羅斯福則希望史達林承諾蘇聯加入聯合國。
「對於俄國人來說,波蘭問題不僅是榮譽問題,而且是安全問題。在整個歷史上,波蘭一直是敵人入侵俄國的走廊,波蘭是關係到俄國生死存亡之問題。」
——史達林,Berthon & Potts 2007,第285頁
因此,史達林清楚表達他對於波蘭的所求是沒有談判空間:蘇聯將從波蘭東部獲得領土,而波蘭將擴張西面領土作為補償。在這個要求下,波蘭西面數以百萬計的德國人將要離開。儘管建立了一個共產黨政府,史達林答應波蘭會有自由選舉。1947年1月波蘭舉行選舉,結果在1949年,波蘭就成為社會主義國家。
會議伊始,羅斯福和邱吉爾即要求蘇聯在打敗德國後也需加入對日作戰;史達林則表示蘇日之間沒有如同蘇德間的巨大衝突,不願單方面毀約,在蘇日互不侵犯條約將於1946年4月到期之前對日發動進攻;羅斯福為此向屬下表示焦慮。有人認為羅斯福要求蘇聯對日宣戰之焦慮是多餘;事實上,史達林很緊張能否一雪昔年日俄戰爭之失敗;他也想得回昔年損失之領土,並擴張蘇聯的影響力及於東亞。
不過,對於羅斯福是否有意讓紅軍登陸日本本土,就存在「爭議」。1945年,美軍在2月雅爾達會議後即在西太平洋開展2月硫磺島戰役、4月沖繩戰役等一系列奪島戰,遭遇日軍強烈抵抗,傷亡慘重,美軍與日軍傷亡比從菲律賓的1:5升至沖繩的1:2,預計進攻日本本島,至少需付出傷亡美軍百萬,英軍五十萬的代價。羅斯福本人一直希望蘇聯亦出兵日本本島,分擔一部分傷亡代價,並焦慮蘇聯是否肯對日宣戰。且羅斯福同意了由蘇聯進攻柏林,以避免英美軍隊傷亡。1945年4月12日,在蘇聯進攻柏林的前4天,羅斯福去世。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8月8日蘇聯全線出兵百萬對日本宣戰;與奪島戰遇到的下層日軍強烈抵抗截然相反,日本上層在雙重壓力下於8月10日6時通過中立國瑞典、瑞士向盟國轉達,在保證天皇地位的前提下有條件投降;後在未獲答覆的情況下於8月15日由昭和天皇廣播宣布無條件投降。投降之快出乎盟國意外。
羅斯福的幕僚和繼任者杜魯門副總統,對羅斯福是否有意讓紅軍登陸日本本土,就存在「爭議」。原本有美國將領希望能以無差別戰略轟炸迫使日本投降,從而避免登陸戰的巨大傷亡;繼羅斯福之位的杜魯門,在日本投降後,更宣稱使用原子彈即可結束戰爭;均希望避免紅軍攻進日本本土,使蘇聯無法如在德國般地瓜分日本的利益。
實際李梅於2月提出的燒夷彈戰術,在日本則取得比在歐洲使用的高空轟炸更好的效果,造成的傷亡比後來的原子彈攻擊還要多。日本本土非但沒有因B-29轟炸造成的傷亡退縮,甚至上下宣揚「舉國玉碎」。同時各國民間對原子彈缺乏認識,日本自廣島受轟至無條件投降間隔僅9天,輻射後效尚未體現,原子彈造成的直接傷亡有限,直觀上只是一個大炸彈。日本籍希望蘇聯中立,決心以滿洲為依託,僵持、拒絕投降且最終迫使盟國與其談判,使盟國無法如在德國般地瓜分日本的利益。
作為一個附帶影響,俄國人並沒有因此解決當初日本南千島群島的主權問題至今。
1945年2月11日《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的協定》正式簽字:
蘇美英三大國領袖同意,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後兩個月或三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同盟國方面對日作戰,其條件為:
二. 由日本1904年背信棄義進攻所破壞的俄國以前權益應須予恢復,即:
甲、庫頁島及臨近一切島嶼須交還蘇聯;
乙、大連商港須國際化,蘇聯在該港的優越權益須予保證,蘇聯之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須予恢復;
丙、對擔任通往大連之出路的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應設立一中蘇合辦的公司以共同經營之。經諒解,蘇聯的優越權益須予保證而中國須保持在滿洲的全部主權。
三. 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
經諒解,有關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鐵路的協定,尚須徵求得蔣介石委員長的同意。根據史達林元帥的提議,美總統將採取措步驟取得該項同意。
三強領袖同意,蘇聯之此項要求須在擊敗日本後毫無問題地予與實現。
蘇聯本身表示準備和中國國民政府簽訂一項中蘇友好同盟協定,俾以其武力協助中國達成自日本枷鎖下解放中國之目的。
約瑟夫‧史達林
富蘭克林‧D‧羅斯福
溫斯頓‧S‧邱吉爾[5]
會議達成的結果有:
就未來德國問題之處理,雅爾達協議相當含糊,用詞也為後來東西德分裂詮釋造就許多想像空間,亦有人認為這次會議為戰後冷戰之濫觴。
這次會議的結果,就事後來看,永遠的改變了許多國家的命運(東歐諸國成為蘇聯衛星國、朝鮮半島南北分裂、外蒙古獨立和中國國共內戰等),也懸留許多問題至今尚未解決。
雅爾達會議是二戰歐洲戰事結束前及羅斯福總統去世前,最後一次的重要會議。東歐大部分地區的納粹軍隊已被紅軍消滅了,所以史達林有條件和美英談判,結果蘇聯在東歐得到一個夢寐以求之緩衝區。過程中,一些小國利益因為要保持盟軍內部穩定而被犧牲,蘇聯繼續統治波羅的海國家: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
雅爾達會議促使蘇聯對滿洲關東軍發動進攻,而蘇聯曾承認滿洲國,將滿洲作為獨立的敵對國看待,隨後中華民國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以蘇聯擊敗關東軍後退出滿洲為條件,允諾外蒙古在戰後進行公民投票以決定其前途。最後在蘇聯和中華民國監視下,公民投票贊成獨立。1946年1月,中華民國政府通知庫倫方面,同意其獨立;1947年7月28日,中華民國駐聯合國代表徐淑希在聯合國安理會發表演說,指責蒙古人民共和國軍隊入侵中國新疆,反對外蒙古加入聯合國[6]。1955年12月13日,中華民國代表在安理會否決蒙古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理由是「蒙古是中國的一部分」。[7][8][9][10]1961年在美國和蘇聯的壓力下,中華民國最終不得不在缺席的情況下讓蒙古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
另一方面,雅爾達會議更造成了今日的領土、領海問題。邱吉爾、羅斯福為了要讓蘇聯參戰,同意了史達林的要求:「南庫頁半島、北方四島和部分的阿留申群島歸蘇聯所有,不得異議,蘇聯便參戰。」在蘇聯參戰之後美英又有部分反悔,造成了今日的北方四島和靠近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幾個離島的經濟海域、荷蘭港外圍的海底資源探勘等地的諸多國際問題。
經此會議後。蘇聯即對日宣戰促成五日後日本投降,並一次性出動89個師包括1,500,000人、3,704輛坦克、1,852具自走炮、85,819部車輛及3,721架飛機進攻日本關東軍控制下的滿洲國。引發了其後的蘇聯占領滿州及國共爭奪接收滿洲(今中國東北地區)問題。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