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環頸鴴學名Charadrius dubius,英語:Little Ringed Plover,中國大陸、香港作金眶鴴),是鴴形目鴴科鴴屬下的一種鳥類。[2]這種鳥類是一種涉禽,以昆蟲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牠們廣泛分佈於歐亞非三洲的海岸、河流、湖泊或潟湖邊,部分個體視季節會遷徙,自歐洲移動至非洲或印度過冬,春季時再返回;但也有個體是全年留鳥。

Quick Facts 小環頸鴴, 保護狀況 ...
小環頸鴴
Thumb
普通亞種夏羽,攝於土耳其鄂圖曼尼耶省
Thumb
普通亞種亞種冬羽,攝於日本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鴴形目 Charadriiformes
科: 鴴科 Charadriidae
屬: 鴴屬 Charadrius
種:
小環頸鴴 C. dubius
二名法
Charadrius dubius
Scopoli, 1786[2]
亞種
Thumb
分佈範圍
  繁殖區
  非繁殖區
  留鳥
  過境
異名
  • Thinornis dubius Scopoli, 1786
  • Aegialitis dubia Scopoli, 1786
  • Charadrius curonicus Gmelin, JF, 1789
  • Aegialitis jerdoni Legge, 1880
Close

小環頸鴴最大的特徵為其金黃色的眼圈。夏季時,成鳥頭上會有著黑色的眼帶,而下頸處也有黑色的環帶,胸腹白色,其他部分多為灰褐色。冬季時黑色的部分轉為褐色,但金色眼圈仍通常可見。雄雌則差別在夏季時耳羽的顏色:其中雄性全黑,而雌鳥會帶有部分褐色。幾乎缺乏翅膀額外條紋,及幾乎全黑的短鳥喙,較小的體型等特徵,使其不難與其他類似物種區分。

其警戒性高,不喜群居。繁殖期時領域性也通常很高,但也有容忍其他同類或物種一同居住之情形。築巢時往往僅在空闊或平坦的砂礫地上挖掘淺坑形成。牠們通常每年繁殖一窩卵,每窩產3—5枚卵,孵化期24—26天,在24—29天後離巢,再8—25天後可獨立生活。雖然有被人類干擾或洪水導致棲地縮減的問題,但目前因分佈範圍廣大且數量眾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其列為無危物種。

物種命名與分類

這個物種由奧地利博物學家喬瓦尼·安東尼奧·斯科波利於1786年描述,其模式產地位於呂宋島[3][4]:426他當時認為其外觀較類似斑鴴屬鳥類,但並不具有後趾,因此將其歸入鴴屬下,並給予了dubius此一種小名。[3]該詞意思為「懷疑的」或「可疑的」,指其分類地位並不確定。[5]:141[6]法國博物學家彼埃爾·索納拉特英語Pierre Sonnerat曾認為小環頸鴴只是環頸鴴產生了一些羽毛變化的變種。[5]:141

其屬名Charadrius有兩種解釋可能,一種是來自於晚期拉丁語,《聖經武加大譯本》中提到的一種黃色鳥類charadrius。[5]:99另一種則是來自古希臘語χαραδριος轉寫:kharadrios),指的是一種棲息於河谷間的夜行性水鳥,亞里斯多德等學者曾提及看到這種鳥可以治療黃疸,後續被認為指的是歐石鴴,因此此名稱被用於小型鴴鳥。[5]:99[6]中文名稱的「金眶」則源自於眼睛周遭一圈相當明顯的金色外框。[7]

劍鴴

小環頸鴴

褐頂斑鴴

三斑鴴

岸鴴

黑額小侏鴴

翎鴴

半蹼鴴

笛鴴

環頸鴴

雙領鴴

2022年所建立的鴴屬支序圖[8]

這個物種在分類學上是鴴屬的一部分,其近親為劍鴴[8]

亞種

根據世界鳥類學家聯合會之名錄,目前小環頸鴴有三個亞種。[2]這三個亞種在羽毛顏色上相似,差別在鳥喙上:其中南方亞種的鳥喙最短,指名亞種的最長;而普通亞種及南方亞種的鳥喙基部黃色的部分較多。[9][10][11]

  • 指名亞種(C. d. dubius):分佈於菲律賓、新幾內亞俾斯麥群島東側。有些學者會分類出一個分佈於新幾內亞及新愛爾蘭島的太平洋亞種(C. d. papuanus),但現在被認為是指名亞種的一部分。[10]
  • 普通亞種(C. d. curonicus):分佈於歐洲、經俄羅斯、土耳其、中東、蒙古至中國大陸、朝鮮半島、台灣至日本。由德國博物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於1789年描述。[2][12]亞種名curonicus指一個現位於拉脫維亞西部的舊地名庫爾蘭「Curonia」。[5]:125
  • 南方亞種(C. d. jerdoni):分佈於印度至中國南部、泰國北部及中部、柬埔寨東部以及越南中北部到東南部。由澳洲鳥類學家威廉·樊尚·李格英語William Vincent Legge於1880年描述。[13]亞種名jerdoni用以紀念指出這個物種差異的英國動物學家托馬斯·卡文希爾·傑頓英語Thomas C. Jerdon[5]:211[13]

形態描述

小環頸鴴的體長14—18公分,體重26—53公克(平均約38.7公克)。[14][15][16]鳥喙寬平均約2.6公釐、深平均約3.1公釐、嘴峰長平均約16.1公釐;翼展32—48公分,翼長平均約11.5公分;跗蹠平均長約23.2公釐,尾長平均約55.6公釐。[14][15][16]壽命約5—10年。[17]

Thumb
Thumb
小環頸鴴的性別可由夏季時的耳羽顏色區分,顏色偏淡棕者為雌鳥,附圖為左雄右雌

成鳥最大的特徵就是有明顯的金黃色眼圈,鳥喙全黑(下喙基部有一些橙色或淡黃色)。[18][16][19]夏季時,其額頭處為白色,上方黑色,眼睛有一條較寬的黑色條紋穿過並延伸至耳部,該條紋上方則有一圈白色細線,頭頂後方為灰褐色。[6]喉頸處白色,下頸有一圈黑色環帶;胸、腹白色,其餘身軀部分主要為灰褐色。[6]冬季時,其頭、胸部黑色部分變為褐色,額頭和眉毛呈淡棕色,金色的眼圈通常仍可見。[15]眼睛虹膜黑色或深褐色;腿因為胸腹部較不飽滿的緣故看起來較為纖細而長,夏季時呈暗黃色帶粉紅色調,冬季呈現褐色。[15][6][16][19]翅膀上沒有或幾乎不可見有額外條紋,是唯一不具該特徵的小型鴴。[16][19]尾巴單色,但邊緣較淺,末端較暗。[16]兩性體色大致相似,惟雌鳥在頭部耳羽和胸前的條紋中褐色區塊較多。[6][15]

Thumb
小環頸鴴幼鳥

幼鳥類似於冬羽成鳥,但缺乏明顯的眉毛,上背羽毛有淺褐色邊緣,在近距離可見淡黃色的眼圈。[15][4]:426頭頂及背部雜色斑塊較多,延伸到耳羽下方。[20][16]腿則呈黃色調或暗橙黃色。[11]

這個物種體型上比環頸鴴稍小,鳥喙較修長,尾部更纖細,動作也較為靈活。[15][19]劍鴴則差在小環頸鴴鳥喙較短,且眼周的金框較為明顯。[20]冬羽時黑色胸帶較為不明顯的情況下,則可能會與東方環頸鴴相似。[19]

棲息環境與遷徙

小環頸鴴的普通亞種是侯鳥,其他亞種及部分分佈於較南側地區的普通亞種則是全年留鳥,但可能有視水情行短距離的移動。[11][21]該亞種在四月至十月之間於歐洲繁殖,自七月中旬陸續開始遷徙至非洲、印度和東南亞過冬,大多數個體會在九月底之前離開。[15][9]二、三月的春季時則向北返回至繁殖地。[9][11]有一些個體可能會一個地方在繁殖幾年後遷徙至他處。[17]受到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小環頸鴴來回遷徙的時間提早了一週,但待在繁殖地的總時間沒有明顯變化。[21]

這個物種主要分佈於海拔低於800公尺的低地地區,但最高可在尼泊爾喜馬拉雅山上的海拔2750公尺處發現其蹤影。[4]:426[21]會在各種天然、半天然和廢棄地區繁殖,包括有泥濘或沙礫的平坦海岸、人造廢地和礫石河床等;偶爾在沿海潟湖的上空出現,但偏好淡水環境。[17][16][22]通常小環頸鴴會避免在有定期耕作的農田築巢,但會利用排乾的魚塘。[23]

習性

小環頸鴴的生態紀錄

小環頸鴴主要為獨自行動,不喜群居,也不常與其他涉禽有所交集。[9][19]走路時的型態類似在小跑步,在急走一段距離後會停下休息,再向前走。[22][10]飛行時貼近地面,速度較快且直。[17]繁殖期時社交性強且活潑,喜歡發出叫聲。[16]在受到驚擾時或在警戒時,會不斷點頭。[22][19]警戒心相當強,常常蹲伏以隱藏自身,並用單側的眼睛觀察上空動靜。[22]

食性

小環頸鴴主要以昆蟲和小型水生無脊椎動物為食,包含鱗翅目鞘翅目螞蟻蜻蜓蜻蛉、蠕蟲、蜘蛛、甲殼類、軟體動物等。[15][17][10][4]:426以站立向前奔跑,傾斜身體的方式啄食獵物。[17]牠們也會以腿攪動泥面或水面,使昆蟲驚起並加以捕捉。[24][22]

繁殖

小環頸鴴的繁殖期是地區而定:在歐洲是4月至9月之間;在中國是5—7月;在北非為3—5月;在南印度的南方亞種則是3月至5月繁殖,但在斯里蘭卡為6月至7月。[11][10][21]這個物種具有領域性,會與其他同類或物種競爭地盤;但有時也被發現會半聚居性的築巢,這時巢穴間的距離可僅有9公尺。[11]也有發現過環頸鴴會與之混巢,而導致有外來幼鳥被收養的情形。[4]:402在求偶時,雄鳥會在領地上進行低空長時間的特殊飛行,展示類似於蝙蝠的飛行方式。[17]

小環頸鴴喜歡在廣闊且空曠的沙灘或礫石平地上興建鳥巢,包含河流邊、湖岸邊、河島及沙洲上,亦可見於稻田地上。[24]牠們通常會習慣在相同的環境中築巢,不會特意傾向選擇於自己曾繁殖過的地點,而是遷移至幾公里外的地方;且偏好在對天敵有危險性的物種旁邊繁殖以避免損失。[4]:426其鳥巢構造簡單,通常僅為一個淺凹及使用一些周遭的材料製成。[24][15]有時會有第三者作為幫手協助繁殖,但與配對的關係不明。[4]:426

Thumb
普通亞種的卵標本,藏於法國土魯斯博物館

雌鳥每年產一窩(南方的可能一年有兩窩),每窩產3—5枚卵(多為3—4枚),每枚約隔36小時產下。[6][10][4]:426[21]卵為梨形,偏沙黃色或似鴨蛋的綠色,另有褐色斑點,多集中於鈍端。[10]卵大小為長28.5—33.5公釐、寬21—24公釐、重7—9公克。[10]雌雄一同分擔孵化責任,主要由雌鳥孵卵,雄鳥則在巢附近警戒,孵化期24—26天。[6][10]

雛鳥為早熟性,破殼後不久即能行走,一個月內能隨親鳥飛行。[10]在24—29天後離巢,再8—25天後可獨立生活。[21]幼鳥的羽毛大約會在離巢後三個月內被完全更換。[11]孵化成功率65—86%,而雛鳥成功離巢率26—64%。[4]:426離巢後的亞成鳥通常在第二年會進行首次繁殖。[4]:426

叫聲

小環頸鴴的飛行叫聲

小環頸鴴最常被聽到的叫聲在飛行中,一種短促而尖銳的叫聲「piu」或「pew」。[15]警報聲則是更為銳利的「pree」或「pri-pri-pri-」。[15]也會發出帶金屬音的「wei、wei、you」或「wei、you」。[20]其歌聲為相當緩慢、有節奏、粗糙的「crree-a、crree-a、crree-a……」,常見於雄鳥求偶時的飛行叫聲。[15][19]

威脅與天敵

小環頸鴴的天敵有八哥、紅冠水雞骨頂雞赤狐、烏鴉、白鼬伶鼬美洲水鼬等。[18][25]當小環頸鴴在繁殖時,這些天敵往往會被吸引過來並掠食巢中的卵導致繁殖失敗。[25]在一次研究中稱牠們對選擇自然環境或人工環境上沒有特別偏好,但在魚塘等空曠處所築的巢特別容易遭受天敵掠食。[23]其他孵化失敗的原因包含洪水、人為擾動和在孵卵期間蛋殼破裂等。[26]

目前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產生了一些棲息地損失的問題,例如在地中海沿岸和約旦河沿岸受到來自石油和焦油的污染後,使得該物種難以在該處繁殖後代;也有來自受到娛樂活動或洪水調節導致的棲息地損失。[4]:426

保育情形

2006年時,全球估計有約28萬至53萬隻小環頸鴴,其中在歐洲有26.9萬至52.4萬隻。[27]而指名亞種跟南方亞種在2011年時預測各有約2.5萬—10萬隻。[21]2002年時則估計亞洲約有2.5萬至10萬隻之間。[6]被描述為「相當常見」的鳥類,並可容忍人類開發過後的環境,如污水處理廠、礦區和垃圾堆等。[19]其繁殖範圍達8760萬平方公里,雖然其族群長期趨勢正下滑,但仍不達易危的閾值,因此《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其列為無危物種。[1][27]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