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子珍

毛泽东之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贺子珍

賀子珍(1910年9月20日—1984年4月19日),原名賀桂圓江西省永新縣人,毛澤東的第三任妻子

快速預覽 賀子珍 賀自珍賀桂圓,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5屆委員 ...
賀子珍
賀自珍
賀桂圓
Thumb
攝於1947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5屆委員
任期
1979年6月—1984年
主席鄧小平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10年9月20日(宣統二年八月十七日)
 大清江西省吉贛南寧道吉安府永新縣黃竹嶺
逝世1984年4月19日(1984歲—04—19)(73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配偶毛澤東
1928年結婚—1938年離婚)
兒女
  • 楊月花(長女)
  • 熊化芝(次女)
  • 李敏(三女)
  • 毛岸紅(五子)
  • 阿廖沙(六子)
父母賀煥文(父)
溫杜秀(母)
親屬賀敏學(兄)
賀怡(妹)
學歷大學
母校永新中學
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
莫斯科東方學研究所
宗教信仰
關閉

簡介

Thumb
1937年,毛澤東和賀子珍在延安。

宣統二年(1910年)9月20日[1],賀子珍出生在江西永新縣,同兄賀敏學、妹賀怡一起被稱作「永新三賀」。[2]

1923年夏,賀子珍從縣城秀水初級小學畢業後,即入芬蘭內地會女傳教士創辦的福音堂學校女生部讀書[3]。1927年5月參加中國共產黨,並擔任永新縣委委員、婦女部長兼青年團委書記。「四·一二事件」之後隨其哥哥賀敏學井岡山,在袁文才王佐的山寨躲避國民黨追捕。毛澤東上井岡山後,被袁文才派到毛身邊工作。1928年5月與毛澤東結婚[a][4][5]

1931年擔任中央蘇區政府機要科科長。1934年參加紅軍長征。在路上,為掩護宋任窮的夫人鍾月林,賀子珍的頭、背、肺部被炸入彈片。

1937年初,中國共產黨的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機關遷到延安,賀子珍跟隨毛澤東抵達延安,隨後賀子珍加入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成為一名學生,由於生活緊張、營養不良、氣候不適和貧血症,一日,賀子珍暈倒在學校的廁所中,旋即停學養病。[6] 賀子珍養病期間,毛澤東經常與美國女記者艾格尼絲·史沫特萊以及女翻譯吳莉莉跳舞、聊天,賀子珍看到後產生不滿,兩人感情因此出現裂縫,不久之後,賀子珍懷孕了,由於她生孩子過多不想再生,打算去上海做人工流產,1937年10月,賀子珍離延安遠赴西安[6] 當賀子珍抵達西安,上海被日軍占領,她打算去上海市的計劃破產,11月份,王明康生陳雲從蘇聯莫斯科坐飛機經新疆蘭州、西安去延安,賀子珍受到啟發,於是坐汽車從西安到了蘭州,中共駐蘭州辦事處主任謝覺哉曾勸說其返回延安,但賀子珍還是負氣執意去了莫斯科。[6][7]

1938年,賀子珍去蘇聯治傷,但經蘇聯醫生證實,彈片已無法取出。後入莫斯科東方學研究所學習,畢業後留在國際兒童院東方部工作,因女兒病重和領導發生爭執,時任第三國際東方部長的王明指示強制將其送入精神病院拘押。

1947年經王稼祥羅榮桓向第三國際交涉,被釋放回國,但彼時毛澤東已和江青結婚。賀子珍留在東北任東北財經委員會黨支部書記。 後又調東北總工會工作。1949年8月賀子珍南下上海,華東局任命她為浙江杭州市婦聯主任。

1950年被定為三級甲等殘疾,但終生沒有領取殘疾軍人撫恤金。1950年2月以後,經中共黨組織批准回上海治病休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江青阻撓,無法回北京,於是南下任浙江省杭州市婦聯主任,後赴上海養病。1959年7月或8月,在廬山會見毛澤東。1979年6月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二次會議增補為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各大報和外電對此都予以報道。

1984年4月19日在上海華東醫院因病搶救無效去世。[3]

個人生活

賀子珍的初戀是歐陽洛,為中共湖北省委書記,1930年被國民黨殺害。[8] 1928年,賀子珍和毛澤東戀愛並且結婚,1938年賀子珍負氣出走蘇聯,兩人分手。[8] 1947年,賀子珍回國住在哈爾濱,後來住到上海,兩人的女兒李敏變成為兩人情感溝通的特殊使者。[8] 1959年7月9日,毛澤東和賀子珍在廬山的「美廬」相會,這是他們時隔22年後再次相見,這也是他們最後一次生前相見。[8] 直到1976年毛澤東逝世後,賀子珍才在北京見到毛澤東的遺體。[8]

著作

賀子珍自述,《女英自述》首篇,1988年11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回憶與毛澤東的相識相愛。

家庭

更多資訊 賀子珍家族 ...
賀子珍家族
 
 
 
 
 
 
 
 
 
 
 
 
 
 
 
 
 
 
父:賀煥文(1871-1938)
 
 
 
 
 
 
 
 
 
 
 
 
 
 
 
 
 
賀子珍(1910-1984)
 
 
 
 
 
 
 
 
 
 
 
 
 
 
 
 
 
 
 
 
母:溫杜秀(?1886-1939)
 
 
 
 
 
 
 
 
 
 
 
 
 
 
 
 
關閉

賀子珍和毛澤東共懷有10胎[9],生了6個孩子,但只存活4個,其中三個孩子因紅軍轉移被留在蘇區不知音信,只有李敏一人在蘇聯陪同賀子珍,李敏以後在北京工作。她的其他子女分別如下:

  • 長女,楊月花(1929年3月),原名「毛金花」,生於福建,失散至1973年才被找到,但未能和賀子珍以及毛澤東相見。[10]
  • 四子[11](1930年),生於江西,出生後夭折。
  • 五子,毛岸紅(1932年11月),乳名「毛毛」,生於福建,長征開始後由毛澤覃撫養,毛澤覃死後下落不明。
  • 次女,熊化芝(1935年2月-2006年),長征時生於貴州,後來被一戶苗族人家收養,被稱為「毛妹」,2003年被找到。
  • 三女,李敏(1936年),原名「毛姣姣」,生於陝北
  • 六子(1938年6月),有一個俄文名阿廖沙,生於莫斯科,十個月後夭折。

賀子珍兄妹三人都是井岡山時期的紅軍,賀子珍的哥哥賀敏學後來任福建省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賀子珍的妹妹賀怡(1911年—1949年,毛澤東之弟毛澤覃之妻)曾任中共吉安地委組織部長,因為去尋找賀子珍留在蘇區的兒子未果,在南因車禍身亡,其子女被賀子珍撫養長大。

評價

毛澤東:「賀子珍跟了我這麼多年,受了很多苦,但她是對我最好的一個女人」。[12]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