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国曲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評書,又稱說書,在福建閩都地區稱評話和講評話[1],湖北、廣東粵語地區及福建泉漳地區稱講古[2][3],在四川稱為講書,古稱「說話」,是中國東北、華北、 兩廣、湖廣、四川一帶一種口頭講說的表演形式,在宋代開始流行。各地的說書人以自己的母語對人說著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份。清末民初時,評書的表演為一人坐於桌後表演,道具有摺扇和醒木,服裝為長衫;至20世紀中葉,多不再用桌椅及摺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說演,服裝也較不固定。
以說書者的說法:評書起源於東周時期,周莊王是說唱的祖師爺。但這只是一個傳說。實際評說的創始人為明末清初的柳敬亭,最初只是說唱藝術的一部分,稱為「子弟書」,他的老師莫後光提到說話理論是:「夫演義雖小技,其以辨性情、考方俗、形容萬類,不與儒者異道。故取之欲其肆,中之欲其微,促而赴之欲其迅,舒而繹之欲其安,進而止之欲其留,整而歸之欲其潔。非天下之精者,其孰與於斯矣!」[4]。
南宋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五《京瓦伎藝》中曾經詳細開列過一份包括「說話」在內的民間藝人名單,提到北宋汴京人霍四究以「說三分」著名,「不以風雨寒暑,諸棚看人,日日如是」,「說三分」即講三國故事[5]。晚清光緒年間,說唱傳入皇宮中;因皇宮唱歌多有不便,於是改說唱為「評說」,因此評說便以藝術形式固定了下來。
民國是評書中興的時期,據記載:當時「撂地」說書人說《三國》,便萬人空巷,把街道圍得滿滿的。[來源請求]另外,評書與相聲也有很大的淵源。尤其是單口相聲和評書的「片子活」技巧幾乎相同。有些相聲的「段子」也來源於評書章節。
現在,幾乎每個廣播電台都有評書專欄,部分電台更有專門的評書或故事頻率。主要聽眾是老年人或計程車司機,評書仍很受聽眾的歡迎,其中原因除了本身評書喜聞樂見,還由於廣播的局限。但一些評書演員擔心評書會漸漸的消失,實際上,現在很難再看到年輕的說書人了。
在唐代,佛教融入了通俗文學,僧人為了吸引檀越,發明了一種說演佛經故事的藝術,稱之變文。不久,又出現了一種曲藝藝術,和評書的表演方式相似,這種曲藝形式稱為「說話」。到宋代中興時期[6],在中國古典文學認為,「說話」這種表演的形式對明清章回小說的影響是非常大的[7]。「說話」發展到俗說後表演方式與「評書」是非常類似的。比如評書中的開場詩,說話稱為「押座文」。也有「且聽下回分解」一類用句。當然,這些都影響了明清的小說。同時,說話文學也在日本有所發展,成爲一種本土文學形式。
事實上如《三國演義》、《水滸傳》最初都是說話的話本。《三國演義》話本為《全相平話三國志》。晚唐詩人李商隱有《驕兒》一詩寫到:「或謔張飛鬍,或笑鄧艾吃。」說明當時喜歡說話這門曲藝的百姓是非常多的。
研究「說話」,多數是從話本對明清的小說的影響加以研究。也有一些曲藝藝人寫過專門的資料。很多證據表明「說話」類似於「評書」。但兩者似乎沒有任何確實的傳承關係。
說書雖然以講史為主,但多數為引人入勝,並沒有尊重歷史的原貌。比如:商朝有大炮;漢代有銀票;三國有武狀元。但由於說書面向的是百姓,客觀上起到普及文化和歷史的作用。在古代,許多不認識字的人都能吟兩句打油詩、了解歷史,唯一的途徑就是評書和戲曲的傳播。
說書的段子來源分四類:史書(《三國演義》、《隋唐演義》)、神怪書(《封神演義》、《濟公傳》)公案書(施公案、包公案)、武俠書(《三俠五義》、《童林傳》)。但幾乎只要是小說,經過略微加工,就可以成書評說。
每一段的評書稱「回」,小於100回的書稱小段。如果只是一回或幾回稱「片子活」。如果大於100回那麼稱為,「長篇活」。
說一部開篇先賦一首詩,稱為「開場詩」,常說一首詩或小令詩。比較常見的是《西江月》或《臨江仙》。回與回之間一般以「且聽下回分解」和「上回書,我們說到......」連接。這和章回小說是一樣的。
評書以語言除了「開場詩」外,還有多種技巧:
評書從柳敬亭、王鴻興開始,經十代傳承之今。以前三代譜系:
著名的說書藝人: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